一:好故事的标准
真实性,有逻辑,能够带动读者情绪,甚至影响读者做出改变。
无论是虚构故事还是非虚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所讲事件能够反映某种现象,代表某一类型,或者揭示一个道理。
二:怎样从0到1写出一个好故事
1: 确定选题(就是要讲的事件)
原生家庭,婚姻,脑海中记忆最深刻的事情
2:确定人物(是谁身上发生的故事,以谁的角度写)
重男轻女(母亲,女儿,儿子,丈夫,……)
3:确定要用的人称(要用第几人称呈现)
第一人称(具有真实性,更好地展示心理活动、动作,更具有代入感)
第三人称(宏观,上帝视角,关注到每一个人)
讲述朋友的故事,第一人称切入,讲述别人的故事,不太好掌控,功力不强时不容易写好。
这个呈现方式我用过一次,无戒学堂没有过稿,理由是故事没有爆点,道理不深刻。过后与七七老师仔细聊了之后,我发现以第一人称讲述的道理太多,不是主人公亲身经历后讲出的道理,确实不深刻。
初写时最好用第一人称。
4:确定好切入点(开头要从哪里切入)
直叙,倒叙,高潮部分切入,用金句引用(发出一个感叹,然后接着叙述)
我一般会采用倒叙和高潮切入,因为吸引人,如果是平铺直叙,开头很难吸引人。
三:故事的框架和结构(举例:被抱养女孩的一生)
因为故事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想发展,所以故事才变得吸引人。
平时我们也是对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件很感兴趣,因为超出了正常的发展轨迹,这一点从来没有注意过,写故事时需要刻意思考。
1:目标(主人公想要的结果)
幸福地长大,拥有完整的家庭。注意是想要的结果,而非实际结果。
2:经过(事情发展的经过)
在养母家生活幸福的场景,最后知道真相带来的冲击就是高潮。
3:阻碍(现实和理想的冲突)
事实上现实和理想的冲突,知道了并非亲生的心理活动,可能采取的行动。
4:转折(怎样解决阻碍)
知道当初被抛弃的真相和事情的来龙去脉。
5:结局(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
最终做出什么决定,表达的主题有关。(女儿谅解母亲,写大团圆;重男轻女,不择手段,抨击这种行为,就写不谅解……)
故事一定有波折,一定要给主人公制造麻烦,无解的麻烦,站在读者角度思考读者想要看什么样的故事。
主人公一定要过得难过,快要幸福的时候快速地失去,爱而不得……(听起来好残忍,所以才写不出好故事吧)
假如通过一个故事,能够带给作者改变,或者影响作者的行为,就是一个成功的故事。
目前的创作阶段还没有试着从故事的框架和结构进行创作,经过严密的对比,其实我发现自己曾经写下的故事不一定有这些部分,所以不能称之为好故事。
四:写故事的注意事项
1:不需要总结道理
2:逻辑要合理:因果联系
3:主题要明确
4:与主题无关的全部删除
5:情感要充沛,真实
6:学会创作,升华故事
为了故事更精彩,更凸显主题,可以进行文学创作,添加虚构部分,真实故事改编,改编后可以更深层次地揭示某一个道理,更有意义和价值。
不合理的地方也需要改编。(记忆深刻的是无戒老师例举过的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因为来月经,流血死掉的事情,听起来真的不可能,现在的医学条件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添加一些情节,父母不合,没人管她,没钱上医院看病,或者其实并不是来月经而是小产,这样这个故事就变得更真实。)
创作的艺术或者文学的意义就是我们用自己的能力让东西更完美地呈现,带给别人启示和价值,而不是把生活中的事情变成文字。
给我一个启示:其实一个好的故事的出发点必须是好的,我们写出一个故事,一定是要给读者传递某种思想或者是揭示某个道理,更甚至对读者的行为和思想有所引导和改变,这样的故事才能称之为一个好故事。这也才是故事创作的意义所在。
网络上有很多很曲折的故事,故事情节很吸引人,但是看完会觉得这不是真的吧,怎么会有这种人或者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这样的故事阅读量很大,但实际上却偏离了好故事的标准,因为故事本身已经让读者怀疑这是虚构故事,更别说给读者以启发。
以后我创作的故事一定要把能够带给读者什么改变放在首位,切勿为了阅读量创作吸睛话题,写不出一篇好故事也没关系,从文字里传递想传递的东西也是创作的一种意义和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