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作者: 甘草国老 | 来源:发表于2024-09-05 22:22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则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99期“学”主题活动。

    读张晓风散文《梅妃》篇,里面有关于梅妃的生平片段。

    梅妃,名江采苹,福建莆田人,因为喜爱梅花,明皇因此赐“梅妃”名。后来,杨贵妃入宫,梅妃失宠,逼迁凋敝的上阳宫。

    安史之乱,皇帝带贵妃仓皇南逃,没有带上梅妃。

    曾几何时,她是皇帝的心尖肉,温婉靓丽,能文善乐。虽迁上阳,皇帝每念,赐一斛珠,梅妃谢辞不受,回以诗。诗句凄婉绝丽,皇帝令乐府谱曲,名曰“一斛珠”。后世以词牌用。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

    李煜《一斛珠·晓妆初过》,温艳俏丽,颤巍巍美娇娘似花叶露珠。可是,梅妃不是。在杨妃爱情誓言犹在耳边,人已挂在马嵬时;在皇帝归来鬓霜白,不复从前意气洒脱时,梅妃,你是不是在冷眼看长安?是不是在凉了梅花瓣上雪后,心已不惊?

    梅妃,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说、影视剧里的杜撰,我自是不信,读史,还看《资治通鉴》。

    阅读软件里输入“梅妃”,无搜索结果。

    梅妃,史书里没有属于你的书页。

    暗自颓然。目光扫过明皇的奶奶一朝,突然发现陈子昂在朝堂上辛苦劳动的身影。不是那个“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拾遗又是谁?

    知道陈子昂,多是从他的诗歌而来。恰逢最近正在学习中国文学简史,又刚好学到盛唐时期,他对诗歌的贡献,倡导风雅,传承“魏晋风骨”。他的诗歌清峻雄浑,语言古朴,意味悠远,对后来的张九龄、李白、杜甫都产生了影响。

    拾遗,官阶不高,是为皇帝论述政令得失的文职。陈子昂在这个岗位上任劳任怨。

    《资治通鉴》中引用陈子昂的文折内容有五篇之多。他建议朝廷慎重选用地方长官,要安抚百姓。“天下有危机,祸福因之而生;机静则有福,机动则有祸。”机,就是百姓。百姓安,则国安。他的“危机论”让皇帝未雨绸缪,而不要妄想转危为机。

    麟台正字,负责校对文书,整理档案。陈子昂不嫌官小,针对当时酷吏当道,上书力呈:百姓痛恨徐敬业造反,但是更反对大兴昭狱,捕风捉影,致使奸人乘机诬告,获取奖赏。

    在史书里看到这样要撑起唐帝国天空的陈子昂,不由让人感慨:诗作继往开来,让人铭记也就罢了,强国的抱负也顶天立地。令人倾佩更甚。

    不光于此,依附武皇的张易之也现身 ,自然让我想到依附张易之的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偏偏这样惶惶归乡的秀雅文人,没有个好名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且不说偷诗的公案真假与否,忍不住又把他外甥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抄写一遍。

    按照时间走,凤阁舍人张说也登场了。张说,从武皇到玄宗,侍三朝,对张九龄、贺知章、王湾等多位后辈有提携。

    还有李峤。他在唐代“文章四友”中排第一。文学简史课,讲了李峤的两首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简单些。跟初唐四杰相比,四友没太大名气,但学到了他们对中国诗歌的贡献。这次,在《资治通鉴》里看到他们的名字还是很激动。还有苏味道、崔融,像见到老朋友。只是没见到杜审言(杜甫的祖父)。

    拉拉扯扯读了一个多小时,把狄仁杰读逝去了,武皇也80岁了,梅妃的故事还停留在开始的一点。

    没有阅读张晓风,想不起读《资治通鉴》,没有学习中国文学简史,就不会在厚重的史书里发现还有许多自己熟悉的名字,也跟诗歌一起璀璨。

    学习,从来不是孤立的文字拼凑,同样的字,讲述不同的灵魂。梅妃依然神秘,会做诗歌的名臣,依然由不得人继续痴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rd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