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

作者: 甘草国老 | 来源:发表于2024-09-10 21:5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100期“非”主题活动。

    快到一年中秋了。一年365天,每月都有一次十五,每月都有一次月圆。都说,中秋的月最圆。

    且不说中秋的月是不是一年中最圆的,我想,月亮当真有圆的时候吗?

    《太白阴经·占月篇》中说“月者,阙也。”这是一本有两千年高龄的古籍。“阙”既是“缺”,那就是说月亮本身就是不会圆满的存在。

    那么美的月亮,被咏诵了几千年的月亮,原来从古至今都未曾圆满过。那种不完满的美,是不是就是人们所追求的?

    中国有两个半圣人,曾国藩是那半个圣人。这位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满腹经纶、功成名就,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求缺斋”。为什么要求“缺”,为什么不求完美?

    月,是缺,很迷人的美,不完满的美。曾国藩,求缺。这些非圆满,真的很有意思。

    “阙”,“缺”,有什么好?

    人们称颂一切难得的美好,比如“花好月圆”,比如“幸福美满”。没有哪朵花保证自己一定能开放,花开是一个偶然事件,就像月不圆是常态,花不开自然也是“常态”。

    天地广阔,自古跟神明一样被人们尊崇,但是这样的天地也是受过伤的。

    《山海经》《淮南子》《史记》记载过一个共同的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因为版本和成书时间不同,记述稍有差异,但是,意思大致是一致的。相传上古时期,共工和颛顼为了治理水患而产生矛盾,导致惊天动地的大战。神话传说都是劳动人民的杰作,应该是颛顼更得人心,因为故事的结果是颛顼赢了。恼羞成怒的共工,撞向不周山,结果折了顶天柱,斜了地平面,致使日月星辰变换位置,东南大地缺陷,水流万世都灌不满。

    “周”,周全,不周山,一座有缺陷的山做了顶天柱。我们美好的世界是由非完美构成。

    再往上追溯,关于天地的来由,也有神话传说。中国纳西族人的神话体系里说,天地是由男神和女神共同创造的,女神负责造地,男生负责造天,他们各自辛苦。在打算把天和地合起来的时候,他们发现,因为女神过于勤快(中国女性的勤劳是自传说就有的),她们造的地太大了,根本没办法和男神造的天相匹配。好在,聪明的神想出一个解决办法,他们把大地折叠了一部分,隆起一座座高山,凹陷出一些低谷,这样,天地就能合在一起。

    纳西族人自称是大山的儿女,那里的高山峻岭给了他们灵感,创造出这样的神话。

    无论哪里的传说,这样看来,天地都是有缺陷的,都不是生来完美的。这样的缺陷褶皱成就了奇峰峻岭,暗渊深潭,成就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的雄浑;成就了“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沈约的朦胧之美;成就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的佛性之美。连孔夫子也不遑多让,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花开是偶然,月亮不能长圆,人生也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心平气和承认这一切的缺陷和非完美的时候,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呢?

    几千年来,中华汉民族就在这样倾斜的天地间昂首走来,我们相信了残缺,接受了残缺,并且歌颂着残缺带来的美。

    月亮,真正圆过吗?世上有真正圆的东西吗?一元钱不够圆,一张鸡蛋饼不够圆,圆规画出的,也是相对的圆。

    真正的圆满只存在于意念中,开或不开,见或不见,花总是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盼与不盼,中秋都会来到。

    不做一朝的赏花人,不做一夕的赏月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在非完美中,在每一刻的欢欣中。爱今晚不圆的月亮吧,因为它和十五的月,原本是同一个月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缺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mu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