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良言今日看点教育
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你相信过这句话吗?

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你相信过这句话吗?

作者: d7d2669cbcea | 来源:发表于2017-09-02 20:02 被阅读737次

    正逢新生报到季,前几天有一条新闻:“最小新生!13岁天才少女浙大报到”,说的是13岁的陈舒音被浙江大学医学试验班录取,她7岁读初中,9岁读高中,高二时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大学基础课,喜欢读《遗传学》等医学书籍。照片中的陈舒音没有“天才”的跋扈,反而坚定平和,家长对媒体也甚为低调。

    但这并不能改变“天才少女”新闻本身吸引眼球的能力,网友们纷纷留言:“如果勤奋有用的话,还要天才做什么?”“对比之后,我仰天长问:你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世界上最大的不公平是智商不平等。”

    每位不按寻常节奏来的“天才”都会成为一条新闻。前不久27岁的杨树被聘为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曾引发类似的反应。他们让那些按部就班考学、读书、毕业、找工作、被工作虐的人们既羡慕又感叹:算了,洗洗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准备考试/挤地铁/做早饭送孩子上学呢。

    为什么人们总是会去关注和“天赋异禀”有关的故事?究竟怎样才算天才?天才和普通人之间是否真的存在鸿沟?天才们的生活都好吗?

    谈论的是天才,其实照见的还是我们自己。

    撰文  |  张畅

    天才,分享着某种“神性”

    天才当然不只属于这个年代。

    自魏晋时代起,智慧超拔、气度过人的天才少年就比比皆是,这一点从《世说新语》中的记载便可见端倪。

    庚亮的儿子庚会“数岁,雅重之质,便自如此”,骤遇惊吓仍“神色恬然”。第一种天才少年老成,仪容端庄,过早拥有了成年人的心智和风度,遇事不慌。

    王戎七岁就知道“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在其他小伙伴争抢树上的李子时,淡定走开,第二种天才是为有主见,能明白自身所处的境遇,不多忧、不奢求。

    竹林七贤画像砖上的王戎(右)。

    卫玠总角时,问“梦”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有人为其剖析后方痊愈,自幼便思考形而上的问题,第三种天才的理解力、记忆力超乎常人,好学善思,自幼求知欲极强。

    钟毓、钟会兄弟十三岁晋见魏文帝,“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第四种天才是谙于情理,急中生智,善于巧妙化解尴尬与困境。

    少年风流,谁人不羡?所谓“生而有异象”,古书里记载的文人雅士、帝王将相大多如此,似乎非要生来不凡,日后方能成就一番伟业。而事实上,当我们今天再回看这些“典故”,惊叹和歆羡之情少了很多。因为我们今天的孩子似乎更“早熟”。

    根据儿童史学家熊秉真在《童年忆往》中的研究,每过100年,中国儿童进行同一学习活动的年岁就提前一岁,比如在宋朝,司马光七岁砸缸,人们就认为他是神童了。100年后,人们认为六岁的孩子也可以做。到了今天,两三岁的孩子说不定就可以做了。看起来人们对于“天才”的定义越来越“苛刻”了,其实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个角度看,13岁的大学生、27岁的博导似乎也不算稀奇。

    《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作者: 熊秉真 版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1月

    早在1759年,英国诗人、剧作家兼文艺评论家爱德华·杨(Edward Young,1683—1765)就在其著作《对原创性作品的猜想》中为“天赋”下了定义:

    多数时候,我们说的天赋是什么,不用通常的必要手段就能成就大事的能力?一个天赋之不同于一个好的理解力,正如一个魔法师不同于一个好的建筑师;前者用无形的手段立起他的大厦,后者则需要依赖对普通工具的熟练使用。因此,天才一直分享着某种神性。

    天才与神,只有一线之隔,他们无需经过凡人日复一日的打磨,甚至不需要寻找工具和砖头,就可以建起一座厦宇。他们生活在我们中间,和普通人一样吃喝坐卧行走站立,除却其专长的领域,都再平凡不过了,而一旦触及那个场域,他就会瞬间成为一个恣意游走于天地间的侠客,飞花摘叶,招式利落。

    正因如此,人们对天才总是分外垂青,就像对神的顶礼膜拜。在天才面前,普通人容易被刻意刻画成“庸才”,能力不足、嫉妒心却极强(比如电影《莫扎特传:上帝的宠儿》中的作曲家萨里埃利)。而对“神童”的主动献媚,则曝露了成年人的庸俗审美和功利之心,在儿童这个无辜客体上的狂想和意淫。神童们的成长过程,就像马戏团中卖力表演的小丑,在成年人的观看欲和欢呼声的挑逗下,逐渐走向倦怠。

    被消费的命运: 天才从不属于自己

    吸引人的不只是“天才”之所以为“天才”的故事,还有“天才此后如何”。不管过去多少年,依然会有好事者追踪昔日“天才”的近况,继续为“伤仲永”这个古老的故事寻找现当代的例证。尽管听起来有些不怀好意,但人们的确会一面仰慕天才之才,一面质疑其是否长久。

    天才因其光芒过于夺目,更容易被世人消费。

    1925年,爱因斯坦曾说:“对他们来说我就像一朵发臭的花,而他们仍然把我缀在他们西服的钮孔上。”此时的爱因斯坦已经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并已经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却仍躲不过异于他人的孤独感。

    后面的故事大家早已熟知,尽管在爱因斯坦去世前,要求死后将整个身体尽快火化,将骨灰撒在众人不知的角落。尽管他的密友经济学家奥托·内森按照遗愿处理了骨灰,但在此之前,爱因斯坦的大脑依然被病理学家移除,并被后人反复研究。

    爱因斯坦的大脑在他死后7.5小时之内被切除下来供研究之用。据称,此后科学研究显示,爱因斯坦大脑里负责表达与语言的区域较小,但负责处理数字和空间的区域比较大。还有研究表明,爱因斯坦大脑里的神经胶质细胞多于常人。但爱因斯坦的大脑被切下一事是否经过本人事先同意,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

    这一切早已不受他本人控制,因为一个天才的大脑,不独属于他自己,而属于全人类。

    就像电影《天才少女》中,生在数学世家的天才女孩Mary在母亲自杀后,由舅舅领养,舅舅只想让她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而Mary的外婆则执意将其培养成数学天才,并开始和儿子争夺她的抚养权,她的理由是:“这样的天分是属于全人类的,没人有权利私藏。”

    电影《天才少女》剧照。

    因为没有私藏天赋的权利,在普通人看来,天才过凡人的生活无疑是一种浪费。人们以“非人”的标准要求他们,期待看到他们改变所有人的生活;反过来又因为他们太不会生活而指责他们(“智商高有什么用,连衣服都不会洗”)。回头看看过去几十年间“少年班”的天才们受到的质疑,就知道这群七嘴八舌的凡人有多苛刻了。

    这并不是属于天才的好时代。“就像命运多舛的渡渡鸟一样,科学天才已经灭绝。”从事“科学天才”研究三十余年的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迪恩·凯斯·塞蒙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2013年,塞蒙顿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由于科学发展到一定高度、科研大多以团队方式而非单打独斗进行,人类已经不太可能生产出像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这样的天才了。

    在塞蒙顿看来,“天才时代已亡”。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一边苛刻地要求天才,一边传播天才的神话。

    从幻想到教育: 普通人也能成为天才吗?

    但天才果真只能让凡人望而却步吗?

    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Daniel Coyle)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The Talent Code)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Malcolm Gladwell)的《异类》(Outlier: The Story of Success)提出了“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任何领域的任何专家都要经过1万小时(10年,每天3小时)专心致志的练习;只要普通人也经过这1万小时的练习,也可以成为天才。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作者:  [美] 丹尼尔·科伊尔 译者: 张科丽 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2月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于2010年译入国内后,因其耳目一新的励志理论,立刻引发国内阅读热潮,普通人终于从中看到了自己成为天才的希望。尽管目前没有相关调查表明,究竟有多少人因为读了这本书,开始了他们1万小时的练习,又有多少人最终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人物。

    在美国,这类书其实被归为“成功学”的范畴(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科学理论读物)。作为美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成功学的内核是人人皆平等,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是“美国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19世纪经济发展,移民迁入,成功学在美国播种发芽;到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席卷美国的资本市场,让成功学中的拼搏、奋进毫无意义,成功学便转向关注通过自我调节获得内在幸福,比如我们熟知的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等;二战后,美国经济逐渐繁荣,成功学不再讲勤奋和节约等传统美德,而转向提供更多通向成功和财富的捷径,比如N个窍门教你投资、理财、收获幸福人生之类的。这些成功学的丛书,自改革开放起陆续译入中国,至今仍占据着年轻人的精神书架。

    在美国,诸如《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样以科学理论为外壳,以成功学为内里的励志书并不罕见。这些书给了年轻人一线希望,告诉他们努力还有用,所以哪怕穷、丧、累,也不要气馁。这类理论的流行,未必能教会你成为天才的方法,它不过是反衬出普通人内心难以平息的成功焦虑。其负面作用大概就是,你读了,按照上面说的做了,生活依然没有改进,既成不了天才,也获得不了财富和成功,接下去,你该信什么呢?

    《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作者:  [美] 杰夫·科尔文 版本: 中信出版社 2009年9月

    如今,什么都要趁早、图快,成名要趁早、读书要趁早、嫁人要趁早、生娃要趁早。大多数人从一生下来就怕输在起跑线上,一路上都匆匆忙忙地奔跑,忙着读书考试,忙着毕业找工作,忙着工作赚钱,忙着养家糊口,忙着结婚生子。好像一停下来,什么都晚了。

    年龄焦虑、成功焦虑、中产焦虑、婚育焦虑,无论做什么,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快来不及了。”天才,在这种社会心态的驱使下,已经和才华、天赋、能力无关,而成了人们眼中节约时间成本的最佳途径。他们用五年做完别人十年、二十年做的事,难道不值得羡慕吗?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天才形象Sheldon Cooper,被设置为智商超群而共情能力低下。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人们对天才总是乐于关注和评价,并想象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天才。天才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生命另一种可能性的想象(原来真有这样的人存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这种可能性可能更新我们的认知,也可能松动眼下的生活。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介绍19世纪初德国“神童”卡尔·威特培养过程的书一经问世,畅销百万册,成为很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圣经”。卡尔·威特(Karl Witte)1800年生于德国,据书中介绍,他八九岁时能熟练运用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希腊语,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三角术》一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创造了吉尼斯“最年轻的博士”的世界纪录。《卡尔·威特的教育》是1818年其父就其教育理念写就的一本书,中译本打出的卖点是:“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能成长为天才。”

    《卡尔·威特的教育》

    在《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炮打响后,书中提及的卡尔·威特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随之而来的教育丛书层出不穷。然而,这本曾一度风靡全国的早期教育译作,后来却被证实是一本“伪作”。尽管英译本《卡尔·威特的教育》确有其书,但中译本却是剽窃日本学者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和天才》。

    如果说幻想天才填补了平庸人生的空白,天才教育则弥补了家庭教育的空白。教育的目标变得更明确更实际——成为天才,异于常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但无论是“早期教育”还是“一万小时理论”,都存在吊诡之处:必须靠长时间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一件事,这本身违背了天才的本义。真正的天才,是和别人付出同样或更少努力,记忆、技艺、才能便可轻易过人的人。1万小时的训练,即便带来了成功,也不应以“天才”来称呼,他们至多只是努力、自律、心怀梦想的凡人。

    1922年,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一文的开篇这样写道:“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

    完成他的人格,而不是将他变成迎合自身对天才想象的工具。听到天才的故事,不要用过分激动的语气,迫不及待地讲给他听,更别轻易用“别人家的孩子“去比照、中伤。这是家长对子女的最起码的尊重。

    曾几何时,我们也曾幻想过梦想成真,曾被父母寄予厚望,希望能从我们身上找到“天赋异禀”的佐证。但不知从何时起,生活才将我们从这种天才式的单纯幻想中一步步剥离,与天才的世界相隔两岸,最终成为屏幕这端七嘴八舌的看客,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要知道,天才毕竟是少数,改写人类命运的,有时更非人力可及。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都只是在生存而已。

    做一个能够冷静思考的凡人,不被天才的热潮冲昏头脑,再回头面对平淡、无波澜、也无惊喜的人生,或许就能多一分祥和,少一分灼躁。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张畅;编辑:小盐。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你相信过这句话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vr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