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挑战11天高质量日更能感动自己的好文章-收录原创好文章专题
【教育观点】病不治己,旁观者清|老师未必是自己孩子的好老师

【教育观点】病不治己,旁观者清|老师未必是自己孩子的好老师

作者: 晰念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08:55 被阅读31次

女儿四年级,这次期末考试没有考好。年末小聚,难免会被谈及成绩。

前天,三个小伙伴相聚肯德基,边吃边聊,各种聊。难免也会聊到成绩。

阿姨提到:"这次考试都怎么样呀?"

一年级的迪迪平淡地说:"我考俩100。"

二年级的睿睿说:"我考得还行吧,语文英语都是100,数学98.5"

据说我闺女沉默一小下说:"我网球打得最好,是我们教练最优秀的学生。"

元芳,你怎么看待此事?

同样的情景,作为妈妈回家的路上我对她说:"馨妞,你看是不是只有优秀的孩子才能和优秀的孩子玩到一起,这样大家才能愉快地玩耍……"

闺女只是默默地听,终于忍不住了:"行了,妈你别说了!"

我能感受到孩子,蹦出这句话时候的内心强大的反抗力量。

同样的情景,作为观察者的老师,假如孩子是别人的,我会对她的妈妈说:"孩子和孩子不同,多看优点,不要拿孩子的短板和别的孩子的长处比,对孩子不公平。"

人性具有多面性,妈妈也并非只能是一个样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老师的我,看待我的学生们都是比较客观,并能相对准确地了解孩子们的情况,给出家长合理化建议。

作为妈妈,我又是千千万万个家长中的一名,劝别人管用的育儿道理,在这里都"失灵"了。

一个老师,迷失在了自己的孩子里,找不到自我,女儿对来说,也越来越未知了。

深夜,专门请教懂心理学的朋友,给孩子做了"房树人"测试。

很多描述,和孩子的情况很吻合。沟通了很多,我记得最深的就是每棵树上的"疤",那是她心灵上的创伤,按照她现在的年龄推算应该是2岁、4岁、6岁时候的伤害。即便我很努力地去回忆,也回忆不出自己或他人对孩子做过什么……

没有完美的孩子,她的内心还算可以。拥有一个内心健康的孩子,远比拥有一个只是成绩好的孩子重要。成绩,只能作为一个身心健康孩子的"锦上添花"之物。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过去的事,只能弥补,未来的事要看当下的一言一行。认识自己、认识孩子,及时止损。

中医自古就有"病不治己,旁观者清"的说法,晚清名医叶天士就是这个说法的一个支持者。叶天士认为医生在给自家人看病时,避免不了一种情绪上的影响,尤其中医,完全是靠观察病人的气色、脉象等来诊断,自家人给自家人看病,难免感到紧张、着急,甚至怀疑,对大夫来说,下药必定会犹豫,所以叶天士不主张大夫给自家人看病。

在教育里同样适用,情之深爱之切,却着了魔,失了张法。

从人性和心理学角度来看,老师未必教得了自己的孩子,以自己孩子为版本的、完美育儿论中的案例或多或少会具有虚假性。

何况,孩子是千差万别,你的孩子不是他的孩子,他的套路未必适用于你。有时候,拿着自己孩子当教育案例的行为,是对他人的一种坑害。教育成功的个案,反而掩盖了教育的本质,当故事听听就行了。

当我的孩子出现问题时,我选择听听其他专业人士的看法。综合考虑,希望可以帮到孩子,更是帮到自己!

不期待做一个多么优秀的妈妈,但是我们应该尽量降低育儿过程中自己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用爱和包容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用理解和宽容去接纳自己在育儿路上"挖过的坑"、"走过的弯路"。

毕竟你第一次做我的孩子,我也第一次做你的妈妈嘛!

相关文章

  • 【教育观点】病不治己,旁观者清|老师未必是自己孩子的好老师

    女儿四年级,这次期末考试没有考好。年末小聚,难免会被谈及成绩。 前天,三个小伙伴相聚肯德基,边吃边聊,各种聊。难免...

  • 无知的人太多

    原文:“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

  • 为什么要学点养生常识???

    为什么要学医学常识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 乱。 —— 《黄帝 内经》 想种好庄稼调土...

  • 开启身体自愈本能

    《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冶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

  • 盘点即使不学中医,你也应该知道的几个中医思想!

    一、未病先防,不治已病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 养生先养情绪再养生

    养好心,就是养好你的容貌,就是养好你的精神长相。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

  • 《黃帝內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分已病与未病,曉未病、治未病的中醫師當然是上上醫。 病之所...

  • 上医治未病

    我在今年五月份按摩培训期间,老师一直给我们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上医治未病! 《皇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

  • 养生与医院的区别,你了解多少?

    1、养生保健是不治已病治未病,医院是治已病不治未病; 2、养生保健的目标是防疾病,医院的任务是治疾病; 3、养生保...

  • 分享

    【每日分享 感恩结缘】439条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治未病首先得保持对身体的敏锐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观点】病不治己,旁观者清|老师未必是自己孩子的好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ts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