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将晚,雪落南山。日子漫漫,烟火寒寒。
雪,是冬的灵魂。没有雪的冬天,是不完美的。每年只要一入冬,最浪漫的事,便是期待一场缤纷的大雪。
雪,如约而至。像是一位赴约的佳人,着一身素白裙裳,迤逦而来。
想起诗人谢道韫把白雪比拟成春天飞扬的柳絮,“未若柳絮因风起”,又轻又柔,漫天飞舞。
诗人岑参在边关看到一夜白雪,将千万枝条覆盖,写出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
白居易也是热爱生活的人,当他看到天色已晚,马上就要下雪了,便执笔写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冷冷的冬,白白的雪,暖暖的酒,邀约两三好友,围炉畅谈,人生没有比这更为惬意的事情了!
寒夜喝酒,暖意融融。若是以茶代酒,也别有一番趣味。诗人杜耒曾写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落雪听禅,围炉煮茶,一人一茶,便是当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雪,如鹅毛、似白蝶、若棉花般,轻轻飘落。是诗意的蹁跹,是无悔的执着。
时光很静,静得只听到雪落下的声音。片片雪花,如清凉的月光,落在枯黄的叶子上,落在青翠的竹枝上,落在屋顶房檐,落在每一个夜归人的肩膀上……
一场雪,覆盖了所有的荒芜。雪花如撕碎的云朵,片片遗落人间。目光所及,已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顾不得寒冷,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雪白的帽子和围巾,准备去茶馆,一边喝茶,一边赏雪。
冬日风雅,便是读书、喝茶、听雪、赏梅花。此时节,梅花还没开,那么,就一起围炉煮茶,静赏一场琉璃雪吧。
想起之前喝茶,喜欢喝普洱,尤爱生普的清列。入口微微的苦,淡淡的涩,回味却是甘醇绵长。
有了年份的老生茶,喝起来,更是百转千回。仿佛,时光的痕迹都融在了茶汤里。苦和涩,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幽幽的陈香,是内敛的韵味,是醇厚的汤感。
如今,喝普洱茶也少了。并非不喜欢普洱了,只是没有太多的时间,也没有太多的闲情雅致来品味普洱了。
偶尔,想喝茶了,我便在保温壶里焖上一壶老白茶。白茶温和,焖泡也更方便一些,随时都可以倒出来喝。
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我取出一泡老生茶,等水烧开,温杯洁具,投茶、润茶、洗茶、冲泡……每一个泡茶的过程,我都沉浸其中。
喜欢泡茶,喜欢的便是这个过程。回归内心,自在安宁。每一个品茶的瞬间,都是无与伦比的当下。在一杯茶汤里,阅己,悦己。
15年的老茶,茶汤已是橙红色,泛着微微暖意。茶烟袅袅,香风细细,时光氤氲,醉了浮生。
白落梅说:“品茶,就是为了品一盏纯粹,一盏美好,一盏慈悲。我们就在茶的安静,茶的湿润里,从容不惊的老去。”
生活就像喝茶,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人间烟火是意趣,诗意清欢是底色。
人生也像喝茶,一半拿起,一半放下。拿得起是承担,放得下是智慧。
冬日绵长,唯有一书一茶,还有漫天的飞雪,不可辜负。
清茶一盏,漫煮流年。纵使冬日清寒,也可以在一盏茶的清香里,温暖身心。在一片雪花的晶莹里,重拾浪漫。
听雪声,品茶香。万物冬藏,静待暖春。
一冬一岁晚,一念一安然。温茶看雪落,岁岁不知寒。
作者:茶诗花,安静的写作者,文字里的修行者。安般兰若签约作者,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洞见》《十点读书》等千万级大号转载。已出版美文集《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光阴如禅》。新书《零基础学写作》全网热销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