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明显感到早晚气温的变化,天气转凉间来到了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小时候,对于这个似乎很不起眼的节气,所有的认识,便是老人们会在这一时节不断用“白露身不露”来叮嘱我们,告诫我们不能再贪凉了,会生病的。
长大后,随着经历、阅历的不断丰富,对白露的认识亦愈加全面。
白露,一个充满智慧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凝聚着古人问天的智慧。到这个节气时,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因为阴气渐盛,而水土中的湿气就会遇冷而凝结成为了露水。而对于节气,古人是以四时配五行的,秋属金,金是白色的,正巧露水的颜色也是白色的,所以就用白色来形容秋露,因此也就叫它为“白露”。
关于白露,民间还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
这句谚语说的是,白露过后的秋夜一天比一天冷,如果去地里发现草上边的露水越大,那么今天就越是大晴天。这些技巧都是非常准的,而白露时节的中午一般也是很热的,因此可以提前做出安排,比如晾晒等。
农耕时代,靠天吃饭。所以古人会对天气格外注意,并根据经验积累,从中总结出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再编成朗朗上口的俗语,世世代代传下去。
同时,古人亦发现,动物们对气候的变化往往会比人更敏感。所以用动物的行为变化,总结出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如今北飞为归。
三候,群鸟养羞。"羞"同"馐",是美食。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白露,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气
在我们看来普通而寻常的秋天露水里,不仅蕴藏着古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还有着满满的诗意。
距今两三千年前,先人们就从大家司空见惯的露水中,提炼出美妙的诗句。相信《诗经》里那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打动过多少后人的心。
秋风白露,能从秋意渐浓中折射出世界,也能折射出文人的内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相信那一年的白露明月正当头,而在诗圣看来,在思乡人的眼里,天上的月亮还是故乡的最为明亮,表达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而诗仙李白笔下的“露”充满了美感,比如“秋露白如玉,团团下翠庭”;“白露垂枝滴秋月”……
在白居易诗中,对“露”的感觉是“老”:“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仿佛让人感觉到残荷在一阵阵秋风中东倒西歪的凌乱与衰败……
白露至,秋意浓。这个白露,让我们且看露从今夜白,感受古人“白露不露”的生活智慧,亦吟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篇章,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