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各个学校都开始用上了国家教育部编写的统一的教材,这是件好事,是为了给农村孩子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更重要的是新的教材注重拓展孩子的能力和综合素养。可是在教材运用中却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诸葛亮的《诫子书》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之中,原文如下:诫子书 三国时期 ·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的主旨是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而且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对于文章的主旨,我不想多说,说了也无益,这个机会还是留给孩子的语文老师去吧!我想说的是文章中的“险躁则不能治性”一句。这句中的“治性”还是“冶性”颇有争议。我也问过度娘,她也是二者兼而有之,都不太确定,到底是以那个为准,一时没有了准星。尤其是这样的名篇,应该给个定论吧!看看解释也都差不多,可是书上也没有说是通假字“治”通“冶”,所以想来应该不是,古代典籍我读的不多,是不是编写者能给个明确的答复,该以那一个为准,我们老百姓拿不准,老师想来更是一头雾水,可是孩子们应该听老师的!他们都相信书本上的。可是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怀疑的精神还是应该有的!到底以哪一个为准,让人哭笑不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