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个人管理-规划篇

作者: Paulyuan31 | 来源:发表于2016-04-09 22:33 被阅读5275次

前文三篇《系统篇》《收集篇》《整理篇》分别介绍了:

  • 通过GTD、KM、PMP原理建立个人管理系统
  • 电子信息收集是合理使用不同的智能设备、通过不同App的组合,经梳理后形成信息文件流转路径
  • 将经筛选的信息文件进行结构化管理,留待后用

本篇计划介绍项目规划的工具与思路。
如系统篇所言,本文所言规划是指对有一定周期的较复杂项目进行思路梳理、任务分解,零星的任务和提醒就无需在此处处理了。

规划中心

首先推出本文的当家花旦——Curio。如官网首页的介绍所言:

With Curio you’ll discover an intuitive, freeform environment with all the integrated tools you need to take notes, brainstorm ideas, collect research, and organize your tasks and documents. A single, incredibly powerful application where you can be more productive and focus on getting things done.

Curio是一个应用简单且功能强大的应用,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它来记录笔记、头脑风暴、整理研究、管理任务与文件,帮助我们专注、有效的解决问题。关于软件的介绍与简单应用除了官网外,还可以参见scromper《Curio 整理想法的笔记本》系列文章。

看板区

作为项目的规划中心,首先我们需要一个项目清单。Curio 10提供了一个新的元素『Stack』,通过Stack我们可以轻松的搭建我们的工作区首页——看板区。

看板

我设置底色为橡木板,根据项目的状态与轻重缓急,设置多个Stack:

  • Ideas —— 灵感区。其实,我更愿意用念头这个词,更贴切一些。这个Stack用于放置不成熟的想法或尚未规划的远期计划,比较接近GTD中的情景”Someday“;
  • Pending —— 等待/停滞区。这个Stack用于归集两种类型的项目:
    • 等待:由念而起并已开始规划,或已完成规划但尚不准备实施条件的项目
    • 停滞:已推进实施,但由于各种原因产生重大变更或前景不明,需重新评估
      规划或长期等待的项目
  • Next —— 下一步区。如字面理解,即将着手开始的项目。
  • Active —— 活动区。正在进行但不紧迫的项目,可以是一个长期的日常计划,也可以是尚不具备条件推进下一步短期暂停的项目。
  • In Fight —— 进行区。相比Active,本区的项目推进工作更为积极一些,是目前花费最多精力推进实施的项目。
  • Done —— 完成区。已完成但尚未总结的项目。

Stack之间可以自由拖曳项目条目,标题栏预设有自动计数,善于Coding的小伙伴可以考虑自行添加其他功能。

状态管理

Curio中的可以对每个元素设置条目状态

状态栏

带有CheckMark的每个条目都视为代办任务,会在状态栏中集中显示。如果没有移动端与多平台同步的需求,可直接将Curio作为GTD工具来使用。

我将看板栏中项目清单同时用作回顾任务使用,Idea(季回顾)、Pending/Next/Done(月回顾)、Active(周回顾)、In Fight(日回顾)。

设置跳转

最后,通过右键选择性粘贴功能设置Jump Action建立链接,实现快速跳转至目标项目页面的功能,跳转链接可设置为文件内跳转,也可是跨文件跳转。

项目工作区

组织栏

Curio的组织结构可分为Project/Section/Folder/IdeaSpace,主要在界面左侧体现:

  • Project —— 即文件,在Finder中显示为单个文件包。
  • Section —— 工作簿,下图左上区域中显示有法学学习/归档两个工作簿,单层级结构。
  • Folder —— 文件夹,多层级结构,用于归类整理,图标较为干净,收缩后能避免视觉影响。
  • IdeaSpace —— 工作区,主要的工作区,同样为多层级结构,也可用于归类整理,与Folder的差别仅限于本体可包含内容。
工作区

工作区中可随心所欲的放置各种元素来规划、整理项目,包括思维导图、清单(大纲)、逻辑图、表格、便签、相册等,多图预览可见官网介绍。

素材引用

Curio可通过项目内容引用、本地文件引用、预设元素/模板引用以及Evernote(国际版)集成的方式调取各种素材,也可通过简单的拖曳方式从将文件放置至工作区。

Curiota

还有全局速记/快存工具Curiota,通过可在Library/Local/Scope中选择Connect to Curiota调取笔记与素材。需在App Store中单独下载,可独立使用。

Sleuth

Sleuth是Curio内置的搜索工具,预设了数十种搜索引擎,覆盖图片、视频、字体、新闻、参考资料等多种信息,并可通过自定义添加国内搜索资源。
如果有使用Devonthink Pro Office的小伙伴,可以参考官网论坛《Using DEVONthink Pro Office Server with Sleuth》的教程,简单设置后可即可调用DPO中的资源。

效果演示

当我们完成每阶段的规划、笔记、批注、清单后,将需形成任务的元素设置好CheckMark和Start/Due Time,在Inspector/Project中设置与OS X日历/提醒事项同步。

日历提醒事项同步

可自定义同步规则

  • 将有开始时间或结束时间或两者皆有的条目同步至日历或提醒事项
  • 可选择是否同步无日期的条目
  • 同步的条目名称是否添加项目前缀。

我选择针对每个Project建立一个Reminder清单,将所有任务条目同步至Reminder,不同步无日期条目,也不同步日历。

时间管理中心

轮到我们最经常使用的GTD工具了。有人说,不对日程进行管理的GTD都是耍流氓。因此,经过多番尝试,我最终选择的是Informant for Mac OS X。

Informant for Mac OS X

Informant在移动端是一个相当老牌的效率工具,有iOS/安卓双平台版本,功能涵盖任务、日历、联系人、笔记等功能,可同步内置提醒事项/日历/通讯录;Google日历/任务、Toodledo和Evernote。任务管理方案更是提供了Franklin Covery/GTD/Simple Tasks三种模式。

而桌面端版本Informant for Mac OS X目前仍是测试版,但已满足基本使用需要,选择Informant的主要原因是:

  • 与OS X内置提醒事项同步,而非导入,可实现通过提醒事项中转后与Curio同步;

通过提醒事项中转的另一个优点就是,Win平台可以通过Microsoft Outlook连接iCloud帐号轻易实现跨平台同步的目的,安卓平台亦然。

  • 同步任务备注,通过Curio、Devonthink以及Airmail生成的任务都含App内部链接,可直接跳转至需工作的条目,其中Devonthink链接是跨平台的,如果同步了同一份文件在移动端会自动转链至Devonthink to Go,Airmail链接亦然;
  • 集成日历,并可将设有起止时间的任务显示在日程表上,估算任务耗时后,可一目了然的安排何时做什么、时间是否充裕。

在这一点上,OmniFocus的Forecast功能还有所欠缺,虽然可设置估时、起止时间,但实际起作用的只有Due Time。

日程规划

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需要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用。有时间管理野望的小伙伴们总是会伴随着各种习惯养成、打卡激励。每天的日常能否完成最大的敌人除了懒癌症外,其实就是时间。是否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每天的计划?

在每个周末,我会把下周已定的日程先规划在日历中,可以使用Informant进行规划,不过我更喜欢用OS X的内置日历。

行程估时
  • 根据前后两项日程的地理位置自动估算行程时间的功能实在太贴心了,能在应该出发的时间自动提示。
  • 地理位置的本地化也做的非常好,输入地点名称或地址多数情况下都能自动显示,在iPhone日历或者PocketInformant中点击地址都能自动跳转至地图进行导航。
一周日程规划

完成了日程规划,剩下的就是给大石头留的坑了。

任务规划

每天晚上睡前,在Informant中挑选几个大石头填到日程的坑内,然后就可以安心的去睡了。

相关文章

  • 浅谈我的个人管理-规划篇

    前文三篇《系统篇》、《收集篇》、《整理篇》分别介绍了: 通过GTD、KM、PMP原理建立个人管理系统 电子信息收集...

  • 浅谈我的个人管理-执行篇

    前言 过去的三个月中发生了很多,一次旅行、一次全国联考、两篇论文、换了一份工作,原先制定的每月一篇的计划没能很好的...

  • 浅谈我的个人管理-系统篇

    前言 上班之后,由于工作原因开始逐渐对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产生兴趣,看了不少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Getti...

  • 浅谈我的个人管理-线上收集篇

    前言 如果你读过《奇特的人生》,或许你会对时间记录感到好奇。如果你真切希望管理自己的时间,有一个诚恳的建议:你可以...

  • 浅谈我的个人管理-线上整理篇

    前言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每天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信息接收的方式也变得愈发散乱无序,经前文《线上收集篇》梳理以...

  • 浅谈个人规划

    排练节目既然抽到我,也显示出我的重要性,毕竟医院的不少节目都有我的份!我再怎么不想参加也没有办法~那就认真排练吧,...

  • 浅谈个人管理

    论坛里面的朋友最近在讨论个人管理,个人觉得所谓个人管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管理,自己管理好自己。个人管理这...

  • 浅谈个人管理

    在工作岗位摸滚打爬了好几年,虽然说碌碌无为,好比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好歹混成了一线生产现场的负责人,但是不像传说中富...

  • iOS内功篇:浅谈Crash

    iOS内功篇:浅谈Crash iOS内功篇:浅谈Crash

  • 浅谈如何打造个人ip (续篇)| 后补13条秘诀,全面打造个人i

    浅谈如何打造个人ip (续篇)| 后补13条秘诀,全面打造个人ip 作者:卡尔赫林 昨天,笔者写了一篇文章《浅谈如...

网友评论

  • kakafan:好文
  • 小妖带:哇,感觉好复杂的样子
  • 卧寅:OmniFocus 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是配合透视图来用的。Forecast本就不需要那两项,毕竟那个场景下,那只是一个todo list
    Paulyuan31:@腾风无踪 如果对时间线没有要求的话,Busycal、Fantastical、OF、Blooter都能1 app实现;2 apps有提醒事项+日历也能搞定,配合通知中心的显示效果也不差。其实蛮难理解Fantastical被称为大杀器的。。。其实就只有自然语言+清单+日历而已,有这功能的app很多,除了UI,唯一的优势就是在App Store上架吧。
    卧寅:@Paulyuan31 对OF原始的定位而言,就是一个GTD的工具,关注于精力分配,而不是时间线分配,单纯使用OF确实无法对日程预判起到作用。这个是场景导致。而且就OF的定位,估计也不太会调整。毕竟Fantastical这种大杀器的存在,也限制了OF在这方面扩张。
    对我而言,时间需要预判和预分配的场景不至于占了工作的大部分,所以一般是配合日历来完成。
    Paulyuan31:@腾风无踪 Forecast视图是预设的预判视图,同时显示清单与日历。任务可以根据截至时间在日历中定位。而所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定位的任务有终点而无起点,并不能真切的起到时间、日程预判的作用,仅能作为当日清单使用。官网论坛上自从这个功能推出时就一直有人提出这个需求,希望能提供设置起点+估时、终点-估时、起点终点三种模式设置设置时间线,而非截止时间点。当然,OmniFocus本身的特点就是功能强大、定制灵活,每个人的使用方法与理解也不尽相同。
  • 8392f26a36bf:这种软件有手机版的吗?在手机软件上找不到耶
    Paulyuan31:@makeit 只是作为速记的话,iOS自带的备忘录、Evernote就够用了。
    8392f26a36bf: @Paulyuan31 那您有移动端的笔记软件推荐吗?(您回答的这么详细,心里好激动)
    Paulyuan31:@makeit Curio无移动端,不过iPad端有MagicalPad和iThoughtX,功能可用,但无Curio全面,好像也缺少任务同步功能。实际上并不太推荐在手机上用这种需要较多操作和输入的工作,较费时间。
  • e9a44a336dfe:图文并茂
  • 彭小六:很赞!
    周小白补习班:@彭小六 哈哈。评论区就我和小六。😊
  • 周小白补习班:用这种软件是不是对英文要求很高?
    周小白补习班:不好意思,再打扰一下,我是下载百度搜索出来的盗版还是购买正版更好?
    周小白补习班:@Paulyuan31 好的,非常感谢,哈哈,那我去百度搜索并下载 :smile:
    Paulyuan31:@周小白的碎碎念 没太大要求,大部分意会即可,少部分查过用过也就熟了。

本文标题:浅谈我的个人管理-规划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jb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