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转绕做学问而展开,从学问是从做人开始,到孝悌,到用三面镜子照自己,再到如切如磋地举一反三,知过往而知未来,层层推进,演绎,最后得出结论,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有吃有住就可以了,做事不拖延,说话需谨慎,按照做人做事的道理修正自己的言行,这个样子就叫做好学。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老师,人穷了,倒霉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低头;发财了,得意了,还能够对人不骄傲,何如?
孔子说: 你做到了富而不骄,待人以礼,因为你觉得自己有钱有地位,非得以这种态度待人不可,这也不对,仍旧有优越感。所以要做到真正的平凡,在任何位置上,在任何环境中,就是那么平实,那么平凡,才是对。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就是比喻教育。一个人生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学问就越难。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这句话就是说:“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
“告诸往而知来者”告诉你已知的道理,就可以推知到未来的事情,能够举一反三了。懂了过去就要知道未来,这也就是诗的精神。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学而的最后一句,和开头的“人不知而不愠”相呼应。意思是不要怕别人不知道你,就怕自己不知道自己。
学问的最高修养是自己有真才实学,不要怕别人不知道,即使没人知道也不要怨天怨地。就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半桶水咣当,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那才是失了修身之本。
学问不能以文凭来衡量,也不能用社会地位来认定,而是要从做人做事的言行中去体察。学而时习之,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学以致用,从已知推未知,每天有进步,不亦乐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