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2a1248bba4cdde9e.jpg)
我读书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打开书之前我喜欢阅读封面。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封面的时候,我就有了必须读这本书的兴趣与冲动。
封面上有一头犀牛,它几乎占据了封面一半的面积,而犀牛鸟站在右边书名中的“关键”上,这说明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下面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
犀牛是个“暴脾气”,它发性子时,连大象也要远远地躲着它。这个粗暴的家伙却也有自己的“知心朋友”,那就是犀牛鸟。犀牛的皮肤虽然坚硬、厚实,但是皮肤皱褶之间却又嫩又薄,一些体外寄生虫和蚊虫便乘虚而入,从这里把它们的口器刺进,从而吸食犀牛的血液,让犀牛又痒又痛。
犀牛鸟正是捕虫能手,它们成群地落在犀牛背上,不断地啄食着那些企图吸犀牛血的害虫。犀牛浑身舒服了,就会很欢迎这些小伙伴。久而久之,也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除了帮助犀牛驱虫外,犀牛鸟对犀牛还有一种特别的贡献——犀牛虽然嗅觉和听觉很灵敏,可视力却非常不好,是近视眼。若有敌人逆风前来偷袭,它就很难察觉到。这时候,它忠实的朋友犀牛鸟就会飞上飞下,叫个不停,提醒它注意。犀牛意识到危险来临,就会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合作才能双赢。”而《关键冲突》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化解激烈的冲突,达到不仅冲突的那个问题能得到解决,而且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更能得到提升的目的。
这本书是我所需求的,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当然不可避免也会出现冲突,我们必须知道卓越的管理者和一个普通的管理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处理冲突的能力,我们需要和学生达成的是合作而不是冲突。
比如学生上课说话,我们第一次提醒他之后,他依然说话,我们下课找他谈心,他答应不会违反课堂纪律,但是第二天他还是我行我素。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首先这个孩子已经不再是一个说话的问题,而是一个不信守承诺的问题。
于是我们就不再选择和他谈心,而是用批评的方式约束他,但是他依然还是挑战我们,那么这件事就变成了两个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在乎跟老师之间的关系,所以他才敢一直挑衅老师。
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依靠批评学生是不行的,我们要从根部找原因。试想,如果我们和学生的关系很好,我想学生肯定是尊重老师的,因为尊重他们肯定是会和我们达成合作。
教育学其实就是关系学。
当然我们会认为这个学生根本不值得我们和他搞好关系,只要他犯错误,我们直接处理他就行了,这种靠权力打压的硬性管理模式治标不治本,而且容易让冲突升级,我们需要的是有领导力的老师,自然我们需要用智慧解决问题。
生活中大量的矛盾是因为推理产生。比如我们认为这个学生简直就是无可救药,或者说我们认为他不能被改变等等,这些都来自我们的推理,说白了就是我们缺少勇气和不自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冲突?
首先,在和这个学生交谈之前,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情绪是稳定的,特别是我们和学生说话的时候,如果我们用吆喝的语气或冷嘲热讽等,这都说明我们没有把学生当做平等的对象看待,这都会让他缺乏足够的自尊感,自尊感低的孩子,自律水平就会低。
我们和孩子说话其实就是修炼我们平等待人的好机会,如果我们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对待,他会有自尊心。
谈话的时候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我们在和学生交谈的时候,要说事实而不是我们的观点,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和我们合作,而不是数落和批评他的缺点。
其次,我们在进行了事实的陈述之后,也塑造了足够安全的这个氛围之后,我们要把自己的期待和学生事实上的表现描述出来,找出差别,整个过程中,我们要表达的是事实和自己的感受,切记不要表达观点,因为那是评价。
比如上课说话的这个学生,我们可以可以这样表达:
你今天这节课上一直说话的表现让我很失望,我希望看到的是你认真学习的样子,但事实上你一节课练笔也不拿,这样的落差让我很是吃惊,我内心充满了失望,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你有好的方法吗?
这时候很多学生肯定说不出更好的方法,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他寻找适合他的方法来约束他。
最后就是寻求合作需求的最大利益化。我们要记住犯错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帮助,所以我们在和学生寻求合作的时候,一定要追求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我们说了算。
就像这个说话的孩子,我并不批评他,而是先选择相信他,但是他依然不能控制自己。我不批评他,依然选择相信他,只是他得搬着凳子坐在讲台附近听课,他竟然一节课都不说话,每节课下课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一个大大的赞,肯定他的进步。
当然有没有特别的学生呢?有!比如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特别没有集体意识,集体活动从来不参加,而且他霸占着最后一排捣乱,上课总是故意制造混乱影响大家听课,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培养他的合作意识,让他意识到没有集体帮助的后果。
他的考评分肯定全班倒数第一,但是他也不想服从老师的安排坐在第一排,这时候我们不和他较劲,而是让他找班上学生签名,如果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同意他坐后面,那么他就可以继续坐在最后一排。
我们会发现调皮的学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一天下来愿意给他签名的孩子是个个位数,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造成的后果,自然他也只能乖乖做到第一排。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不管是学生,还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只要记住冲突的终点是为了更好地达成“合作”,我们就已经赢了。
当然有时候,不合作也是赢,比如和损友断绝关系,这时候不合作对彼此来说就是减少了互相折磨与伤害,这也是共赢。
愿我们都能做一只犀牛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