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伴你(37)
吴鸿勇
蓝姐:您好!简信已悉,迟复为歉。知道您春节前已从国外返至杭州,且诸事顺心,高高兴兴和亲友们度过了欢乐的春节,甚威欣慰。
您日前发在简书上的文章,我也看到了,所言极是,写得真好。人是要有点自觉、自律、自制精神的,要不,这人生非“乱套”不可。
自古以来,许多有所作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前贤,不仅自已十分自律,还会教育自己的子弟严格自律,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用心治学,严谨做事。
读读已公开出版的前贤家书,我们就能从中领悟他们的拳拳之心。象我们这一代人,青少年时期,哪个没看过电影《林则徐》?许多细节或许早已淡忘,可他所书“制怒”两字,我们忘得了么?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一种自律精神。
我们祖国的语言,真是奇妙无穷。用得好,可直击灵魂。就是“制怒”两字,引起我对林则徐的极大兴趣。
这些年来,每去淘旧书,我都注意搜集有关林则徐的史料。可惜,地处僻壤,寻寻觅觅,所得仅《林则徐》电影文学剧本及刊有其所书楹联的两本书。
我认真看了一下,林则徐所书楹联,也不过九副。让我最感兴趣,也记得最牢的,当是:
“偶然风雨惊花落;
再起楼台待月明。”
“家少楼台无地起;
案余灯火有天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蓝姐,你在简信言中言及:“我还以为,自己在简书里是另类呢?看看周围都是水灵灵的年轻人。我们应是一代人!”
是的,我们是同时代人。是在时序的轮转中,从人生的风风雨雨里一路走过来的人。
其实,简书还有不少老年作者,只是各自为战,没有互相关注,少有联系罢了。据简友心如静水12说,旺草老牛的年纪比我还大,我关注了他,也看过他的诗文。看到他踩着自行车悠哉悠哉,乐乎乎的样子,我就很感动,为他高兴。
有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的文友,他告诉我,每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读至“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想到老大不堪回首,就不禁潸然泪下。
我说你那是何必呢?我那个老友罗锡锦,退休后乡居36年,96岁的时候,还吵他的孙子开摩托车载他上城看我,对我一脸自信的甜笑。
就我们的祖国而言,文坛老将真的不乏其人,巴金、冰心、沈从文、孙犁、杨绛、端木蕻良等先生,七老八十的时候,一样笔耕不辍。
这朋友想想也是,这才释怀。
蓝姐,我们的年纪是比较大,但凭着我们的学识素养、生活阅历,只要身体健康,精神尚可,思维清晰,便可大胆作文,写出来或许并不比一般的年轻人差。
我昨天发文3篇,近3200字,我不敢妄夸写得好,但就写作素材、內容变化方面说,沒有生活阅历、写作实践经验的年轻人,那怕他是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他一天之内都写不出这样的3篇文章来。
后生可畏,年轻自然是他们可引以为自豪自傲的资本。但谁没有经历过年轻?他们的爷爷奶奶、父母、叔伯,也如我们一般,曾经有过豆蔻年华和青春情怀。这是人生的规律,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年轻人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可以好好利用这珍贵的时光,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却不值得为此自傲。人,总有老的时段。
蓝姐,我相信你在互联网上,浏览过不少文章,从行文上看,有很多年轻人的文章,写得比我们好,但有少许年轻人作文,比较浮躁,欲图虚名又不肯花切实的功夫,或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过重,根本无暇顾及真正的文学创作,只能东搜西索,组合成文。这样的文章,一看便知,李逵和李鬼,毕竟有别。只有待他们有了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去了浮躁,心平气和地作文,那肯定会超过我们。
不知你以为然否?祝您
健康快乐!
您的简友 雁韧
2019年2月21日上午,发自广东遂溪
我心伴你(3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