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维碰撞读书大学生活
百果园里那些打糍粑的人

百果园里那些打糍粑的人

作者: 四冶读史 | 来源:发表于2017-05-07 00:06 被阅读40次

此次百果园一行,看过数个项目,也玩了项目,独打糍粑让我感触颇多,久久不能释怀。

打糍粑只不过是百果园中的一个项目而已。它的具体位置我不记得了,但只要一打听定是可以找到的。花点钱、买张票,你就可以一尝这“厚重”的农家味道。说来即滑稽也可怜。想要去尝尝淳朴的农家滋味,在一些人看来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而你却必须来这里,而且学的也不伦不类,就像猴子模仿人的行为,苦笑不得,而你却笑得很开心、很快乐。

他们打糍粑的技术,则更不用说了。一个人没打几下就得换人。看的人看得入迷,打得人打得卖力。胆子小一点的虽蠢蠢欲动,但心有顾忌,怕出洋相,只能通过眼睛来感觉别人的身体力行的享受,终没有行动。此番享受是一种心灵的洗涤,也是一种自我的宽慰。怪不得如此累,他们也愿意这么卖力。此时,你不得不感叹场主,真是机关算尽、绞尽脑汁,狠狠地抓住他们的心。他们需要什么,场主就给他们模拟什么。此虽娱乐,却也是他们心灵的圣境。

经过他们轮番上阵,糍粑总算打好了。

打糍粑以前总是男人汉子们的权力,而弄糍粑似乎就是妇孺孩子们的天下。他们将打好的糍粑弄成一坨一坨的,再将其成形。形状各异,有圆的,有方的,各式各样,千奇百怪,不堪入目。有的人因其“作品”逗得他人大笑,便引以为豪。更有甚者,为搏一笑,花样百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彰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弄出各样别类图案。相娱甚欢,各得其乐。当然,这些主角也不乏孩子,其乐融融。说不定那时与他人相遇、聊天,定会炫耀他们此次不凡的玩的经历。对,他们是在玩,以玩为娱,因玩而乐。他们玩的是糍粑,可他们玩的也是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玩的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而他们却少有,甚或根本就没有。试想一下,被玩过的糍粑该何去何从。吃了?估计他们是不会吃的,因为他们吃不起。尝一口?他们也只想尝一口,尝一口味道,可他们却永远也尝不出糍粑的真正味道。或是其他的一些处理。不管怎样,形式不重要,但态度决定了你对它的价值。幸好地方偏远,他们不会来也来不了,不然,他们的心定然碎了。

可以想想,开着豪车来到这里玩的人。也许年轻的时候,他们吃过馒头、啃过馍馍、打过糍粑,这些在当时对他们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艰辛。重要才显得珍贵,艰辛才让他们努力奋斗。正是这种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就。当功成的时候,他们希望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成果,想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给予子孙后代。可他么给予的最没有价值的,而摒弃的确是最珍贵的。所以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穷也穷不过三代。这话是有道理的。你所给予的是一池之水,虽多,总有一天会被用完,被耗尽;你所摒弃的却是一泉活水,虽少,却源远流长,永不枯竭。这就让我想起了杜牧《阿房宫赋》里最后的几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岁月在他们的脸颊上留下了拼搏的痕迹,而安逸奢靡的生活却消蚀了这痕迹。脸上剩下的只是可怜的笑容。因为它没有了魂,朴实的魂。

2012-06-04

相关文章

  • 百果园里那些打糍粑的人

    此次百果园一行,看过数个项目,也玩了项目,独打糍粑让我感触颇多,久久不能释怀。 打糍粑只不过是百果园中的一个项目而...

  • 卖糖人

    我曾幻想过,我是个卖糍粑的人,或者我家是打糍粑卖的,那该多幸福。 卖糍粑的人应该很幸福吧!家里打糍粑卖的人也很幸福...

  • 幼儿小一班中秋活动

    打糍粑

  • 打糍粑

    妈妈今天打电话说,昨天过年的文章听我弟弟读了,她特别开心,我们小时候的模样又在她眼前晃来晃去。。。我答应她,再写一...

  • 打糍粑

    妈妈今天打电话说,昨天过年的文章听我弟弟读了,她特别开心,我们小时候的模样又在她眼前晃来晃去。。。我答应她,再写一...

  • 打糍粑

    白糍霜糖年深远, 婆婆手打孙儿馋。 墟里旧事难忘记, 又见中秋月儿圆。

  • 打糍粑

    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家在千里遥相望,年似春潮滚滚来。迎接年的热潮在全国各地早已掀起。你是否归心似箭?家乡...

  • 打糍粑

    猫抓糍粑…… 竹管捣糍粑, 猫咪不敢抓。 只因粘性好, 俗语妙生花。 ……脱不了爪爪 二/ 野外打糍粑, 清香压桂...

  • 《打糍粑》

    腊月二十八, 最闲数农家。 邻里齐欢聚, 相邀打糍粑。

  • 打糍粑

    爸爸给我打电话说寄了点糍粑给我,挂上电话,一阵回忆涌上心头。 我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风景美丽的小瑶山里,近腊月的时候...

网友评论

  • 凛子哥:“岁月在他们的脸颊上留下了拼搏的痕迹,而安逸奢靡的生活却消蚀了这痕迹。” 这话总结得不错,我觉得奋斗过后,享受一下闲暇和安逸,其实问题并不大,他们的初衷或许是可以接受的。我相信你觉得不应该的是,商家们把辛勤劳作的“打糍粑”,这么做作、懒散地展示,这既是对朴实的劳动者的不尊重,更是对曾经的拼搏痕迹的消抹。这,或许是我在你文字里看到的态度。
    四冶读史: @凛者无畏 最怕的是成功后的自我迷失,我觉得人最大的敌人就是安逸。
  • 九色喵:小时候只看见过奶奶打糍粑,不过不喜欢吃啊,主要是偷工减料:joy::joy:
    四冶读史: @可可拉丁G0 喜欢打糍粑,但不怎么吃,现在老家也很少打糍粑了。

本文标题:百果园里那些打糍粑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oy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