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326971/d754b14625b16bfc.jpg)
红林悟道《韩非子-用人》 第七章 积怨
红林悟道《韩非子-用人》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了依法而治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中国人传统思想中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同社会,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奋斗实现大同社会,对于大同社会圣贤们有各种美好的描述,不管是民众的生活,还是社会的发展都让人无比向往。大同社会如同共产主义一样,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物尽其用,人尽其力。大同社会的实现需要“道”一般的能力,而在人类社会有如此能力的只有国家律法,所以依法治国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唯一方法。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真正的深层“民主”思想,从“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我们能看到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民主,而西方社会的民主只是表面民主。韩非子在《八奸》中讲过“民萌”的危害,也就是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与选票随意顺从民意的表面民主。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与腐朽暴露无遗,美国人崇尚自然界动物级别的优胜劣汰与适者生存的民主自由思想导致了面对新冠病毒“宁死要自由”的局面,这不是文明社会与国家应有的素质。
韩非子一直在提倡明主要立法设规,依法治国,依法用人,依法行政。韩非子重点举了伍子胥的故事,就是要告诉君主人不能随便杀,要有法律依据。伍子胥让吴国成为诸侯一霸,如此功臣却因奸臣一句造反谗言而被害,不能不让人感到痛惜,也为吴王的蛮行而愤慨,但那个时代就是这样,依法治国的思想还没有形成主流,所以韩非子说“贤者劝赏而不见子胥之祸”明君立法设规,贤者立功而不会有子胥之祸。韩非子引用古人的话来说明依法用人的重要性,古之人曰:“其心难知,喜怒难中也。”故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意思是:古人说:人心难以捉摸,喜怒难以猜中。”所以要用华表给眼睛当座标,用鼓声给耳朵传信息,用法制给人心作规范。人心难测呀,“以表示目,以鼓语耳”这就是人认知局限性的表现,更是人面对自然与社会能力有限的表现,同样人心是脆弱的,如果没有法规与规矩的规范与约束,人在欲望与诱惑面前将彻底崩溃。
华表正视,鼓声正听,法制正心。然而君主却是“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一难知之心,如此,则怒积于上而怨积于下。”意思是:做君主的放弃这三种容易的方法而用一种难以摸透的思想行事,这样办事,君主就会积怒,臣下就会积怨。“行一难知之心”这就是随心而治,人治之治,韩非子认为人心难测如果依心而治是难之又难的事,而且根本无法治理,祸患无穷。随心而治的结果就是君臣相互猜忌与提防,无法以诚相待,结果就是相互积怨,君主不依法行政,必会对臣子产生偏见与不公,这样就会积怨于臣子,久而久之,君臣就会离心离德。用法制教心,既能规范臣子的行为,更能教正臣子的思想。这要比君主整天揣摩臣子的心理要好管理多了。相由心生,思想决定了行为,隐藏再深的思想终会被行为所出卖。
韩非子认为“以积怒而御积怨,则两危矣。”意思是:用积怒的君主来驾驭积怨的臣下,君臣就都危险了。话已经很明白了,君臣积怨太深,君主会生杀臣之念,臣子会有弑君之想,两者都有危险。韩非子的这一论述很有历史与现实价值,历史上种种君臣相害的事件总归为没有“以法教心”造成的,现实中种种相伤的事情总归为没有依法诚信造成的。
【古之人曰:“其心难知,喜怒难中也。”故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一难知之心,如此,则怒积于上而怨积于下。以积怒而御积怨,则两危矣。】
就事论事,以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来论事,事情就很容易解决。以心论事,人心本难测,何以能论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