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青春》作者王忆,是一位残障女孩。王忆2007年毕业于南京市宁海中学。毕业后自学了高中及大学课程,自幼爱好文学。2008年完成了第一部小说《天若有情之心中的青鸟》,2010年完成《百合绽放时》个人散文集,《轮椅上的青春》是王忆出版的第三部作品。
此书不是简单的文字记录,而是一位26岁女孩生命里灵魂的音符,是她全部的世界及人生的点点滴滴。我是用一颗敬畏的心去打开,慢慢地品读,去感受她那不完美的世界里跳跃着的一颗坚强、乐观、执着追求梦想的心灵。
此书共有七章,每一章都有一个时间年份。我想这一年又一年代表了王忆的生命历程,这简单的文字里记载了王忆成长的脚印以及追梦过程中,在挫折与困难下坚强乐观的心态,正是因为走过了无数个苦难的昨天,才成就了这本书的诞生。
开篇《引子》里,王忆讲述了她幼时不幸的遭遇,由于出生时羊水破裂,加之接生医生的疏忽,造成缺氧窒息,导致她落下小脑偏瘫,无法站立行走的终身残疾;父母带她四处求医问药的奔波与辛劳以及后来求学路上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看似简单的叙述,这期间的挫折、困难和痛苦也只有王忆自己体验与感受过。
王忆是坚强的,也是乐观的,我想这主要取决于她有疼爱她的父母,在不幸的命运降临之时,爱她的父母没有将她抛弃,她们用无私的爱在她残缺的天空里释放着爱的温暖与希望。所以,她只能选择坚强。
十年,对于我们来说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而王忆十年的时间里,从1998年到2007年,从熟悉的故乡迁居到了陌生的城市南京。从1999年的圣诞节的篝火晚会开始,这若隐若现的火焰照亮了她黯淡的人生,点燃了她心灵深处的渴望与梦想。
那天,她写下了第一篇作文。也就是从那一天,那一刻起,她喜欢上了写作,从此,文字成了她表述情感和内心想法的心灵花园。
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写作成了王忆唯一的乐趣,日复一日的写作,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表扬,父母也因此为她感到骄傲,以至于学校成绩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于文学的热爱与文字梦想的追求。
在悄然流逝的光阴里,她从小学进入了中学,告别熟悉的环境,适应新的环境,又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但王忆并没有退缩,她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同时也收获到了纯真的友谊。
《二》
初中毕业的王忆,告别了老师与同学,也告别了校园里熟悉的一切。闲暇的时间变得多了起来,王忆面对家里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却没了任何的灵感,每天除了发呆,就是胡思乱想,让原本平静的心开始变得迷惘与惆怅。
一天,清晨起床后的王忆,坐在窗前发呆,突然有一抹阳光投射进来,她顺着阳光升起的地方,静静地凝视着太阳从东方慢慢的,一点点的升起,然后照亮整个人间大地,世间万物。她看着被暖暖的阳光包围着的自己,嘴角扬起笑意。瞬间,感觉心情也明媚了许多。是啊,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想着这一切的时候,王忆明白,时光一天天的流逝,无论是开心或者不开心都是一天,那为何自己不选择开心的去过每一天呢?太阳也是一点点升起,才能汇聚所有的光亮,照耀这万千红尘。
就这样,王忆振作起了精神,开始跟随父母为她请的家教老师学习文化知识,她希望每天点滴的学习与积累能慢慢改变自己未知的明天,渐渐地,心态也开始平和,也学会了自己一个人适应独处的时光。
心态变了,心情也跟着改变,人也变得更加坚强与乐观了。那是一个雪后,阳光明媚的下午,她看着窗外暖暖的阳光,又看了看一放学回家就看动画片的弟弟。她想自己带弟弟下楼去玩。却不巧,被正回家的父亲制止了。她为了不让父亲担心,没有出去。
可是,父亲再次出去后,她禁不住弟弟的催促,还是决定带弟弟下楼了。虽然,她知道,自己身体不便,带弟弟下楼,一定会管不住弟弟的。但,她还是鼓起勇气,尝试带弟弟下楼玩耍,这也是她生命中的一次成长,更是生命中难忘的记忆。
《三》
平淡的日子里,也会有许多温暖的时光。那一天,她的同学双双带着她去了龙江,那里曾是她的家,是她南京生活了九年的地方,她在这里读了小学、中学。可是,多年以后,故地重游,物是人非,那些鲜活的往事却成了回不去的昨天
她们一一走过曾熟悉的街景、校园、住宅区及闹市,回味着生命里最初的温暖与感动,这里所有的岁月都是她人生的财富,丰富了她生命的旅程。走到小学校园时,她发现许多年过去了,这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实最大的变化是自己长大了,而记忆里仍然保留着最初的纯真与美好。
王忆说:“因为找不到自己生计的方式,唯有坚持自己最初的写作梦。”这或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王忆却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上帝在为她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为她打开了这一扇窗。她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自己的选择,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让写作来点缀自己未知的人生,这是生命中唯一的选择。
随着时光的流逝,王忆的生活也不再是开始的单调。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王忆跟随家人去了上海。距王忆第一次来上海,时隔了10个年头。最初的记忆也变得模糊,那些昨天的繁华也成为了历史。再一次清晰地感受眼前所有的一切繁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视角享受、不同的美丽。
王忆说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当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注视它,你总会发现它是多面性的。当你站在城市中央,你看到的是繁华与光鲜;当你走在小弄堂里,你看到的是陈旧与不堪。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座城,在华丽璀璨的光环下,都有成长中坎坷的经历与岁月流逝中沧桑的痕迹。
我说,其实,一本书就像一个人,当你翻开书页时,便开始了与另一个人的对话,慢慢地在文字中探寻另一个人的秘密及心事。王忆是不幸的,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好闺蜜晓红,也就是她的最后一任家教老师,这份真挚的友情给她带来人生的快乐、温暖与感动。因为真心与信任,所以彼此互相珍惜。一次生日,她的好朋友晓红送给了她本书《人生不设限》,让原本安于现状的王忆,开始问自己,难道自己就这样被定局在设限里的围城中,坦然的过完这一生?
《四》
王忆的人生变化,从2014年7月去三亚旅行说起,这是她二十年后,再一次乘坐飞机;二十年前,是乘坐飞机去北京治病,而这一次是去旅行。我想无论从心态或心情上都有本质的不同。虽然坐着轮椅有太多的不便,但一路的行程中总能遇上好心人的帮助,一切还算顺利与愉悦。
当王忆结束旅行,带着美丽的心情回家后,又意外的接到了某网站的邀请,撰写残障人看青奥的专题文章。在青奥会这个特殊的夏季,不仅让王忆的文字,有了一个受关注的平台,还因为被采访,让她结识了让了原本认为距离十万八千里的记者朋友。相处与交流中,让王忆感觉自己瞬间“高大”起来,最重要的是他们传递出的关怀温暖与文化底蕴的感染力和正能量,在悄无声息中,也让王忆拥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将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就这样,王忆开始忙碌起来,从写青奥会各种稿件开始,面对各种采访与关注,让王忆的社交圈突然也变得广泛起来。王忆由于一篇《我也想去看青奥》的文章,受到了新华网的记者朋友们关注与帮助后,他们尽心竭力地帮助,实现了王忆去看青奥会的心愿。
一场场青奥比赛,诠释了那种努力拼博的精神力量,深深地触动了王忆的内心。尤其是一位白俄罗斯女选手以13秒44的成绩跨过了100米的跨栏,看着运动员每一次大步的跨越,让王忆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是啊,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面临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要如同赛场上的运动员一样,将每次遇到的困难、阻碍都当作跨栏一样勇敢去冲过去。
一场场精彩的赛事,犹如一个个舞台,每个运动员都在演绎着自己的精彩,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就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演绎着自己的精彩。很多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鲜花与掌声。殊不知,很多时候,过程才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敢于选择,敢于尝试,坚持努力,经历了,便是精彩的一生。
2014年10月下旬,王忆有幸地成为中国江苏省残疾人代表团成员之一赴日参加日韩第四届残障人福祉国际交流会。这是王忆人生成长道路上最精彩的篇章,是她的勤奋与努力馈赠与她的奖赏,也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成为她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有人说,身患智障的孩子其实是上帝创造的天使,因为她们思想单纯,永远不会掺杂杂念。如同王忆,正是因为身体有了缺憾,却成就了她文字方面的天赋。交流会上,她受到了中日韩三国残联领导人的接见,并获得大会纪念奖牌一枚……
我想,这一路走来的艰苦与磨难,更多的是王忆父母无私的爱与付出、鼓励与肯定,才让王忆有了今天的收获,当然还有帮助她的朋友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书的最后,王忆用那些简单的诗句及文字,表达她发自内心的感谢与感恩,对父母、亲人、朋友以及有爱的善良人士……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作为一位残障女孩,她的坚强与乐观感染了我,她用单指敲击着梦想,用文字创造了生命的传奇。是的,这本书圆了王忆完美的作家梦,同时也是王忆另一个全新的人生的开始。
现在的她已经又出版了好几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