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子 图:pinterest
我从梅里雪山回到香格里拉后,小谢也从丛古草原回来了,我们在古城会合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香格里拉并没有下雪,天气很晴朗。我们订好旅店放下行李后,立即去租了自行车,打算去看看纳帕海和周围的民居环境。虽然在车上被烟熏得很难受,但我并不想在旅店里躺着辜负冬天里的阳光。
从古城旁的达娃路和长征路的十字路口出发,在通往石卡雪山的路途中,会经过布伦草原和丛古草原,还可以去看纳帕海,在去梅里雪山的路途中我对纳帕海一见倾心,想再去好好看看它。
香格里拉海拨3000多米,骑行在路上,快五点的阳光依然猛烈,寒风也很凛冽,风刮在脸上生疼,但是天高云阔的草原美得让人想伸手触及她的脸庞,纳帕海也在前方向我们召唤,烈日寒风算什么?用围巾包裹在脸上继续前行。放眼望去,冬季的布伦和丛古草原略显沧凉,马儿却闲适地啃着草晒太阳,不时抬头向我们张望。
快到布伦村的时候,有指示牌显示纳帕海就在拐角的前方,于是我们加紧步伐向纳帕海的方向冲去。
渐渐地感觉到有点冷,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已经隐去,一片乌云从石卡雪山上压了过来,伴着雪粒。途中有个藏族青年告诉我们要下雪了,纳帕海还有二十多公里,叫我们赶紧回香格里拉去。我想起早上梅里那边是下雪的,估计冷空气飘到香格里拉来了。谢过那个藏民青年之后,我们决定回到滇藏公路去,从那条路去纳帕海。
高原的天气真是奇特,乌云在头上飘撒雪粒,乌云的两旁却是艳阳高照,名副其实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阳光照耀下的滇藏公路象条灰带子在向我们招手。
由于从布伦草原回滇藏公路是顺风,我们十几分钟就到了阳光普照的滇藏公路上,这条路我并不陌生,去噶丹松赞林寺是这条路,去梅里雪山走的也是这条路。但当时坐在都吉的车里,路的坡度我并没有注意,但自己骑自行车,才发现山上的公路坡度很大,我们除了推着车走外,是骑不了的。
在我俩推着车子爬坡的时候,遇到同样骑车闲逛的三个女孩子,于是结伴一起骑骑停停往前探。
终于爬上了坡顶后,转身望去,有大牌子显示“香格里拉欢迎您”,几个人纷纷在牌子下留影。爬到了这个坡顶,同样也可以看到远处的噶丹松赞林寺和奶子河,但我和小谢的目的地是纳帕海,我知道顺着滇藏公路一直走是可以到的。
没想到接下来是弯弯曲曲的下坡路,一直在下坡,我们简直是顺着公路沿山飞驰而下,直至路旁出现一条小岔路,标牌上显示“依拉草原欢迎您”。 原来,从“香格里拉欢迎您”至“依拉草原欢迎您”,是段长达四公里的下坡路,这个也是走过之后才知道的。
在我去梅里的印象里,是在很高的山坡上俯视纳帕海,如果骑车续继向前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而我们仅有的一张旅店给的漫画地图上显示依拉草原就在纳帕海的旁边,上面既没有标距离,也没有别的信息,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漫画方位图。我当时完全忽略了这张地图的不专业,我竟然就凭着这张地图想当然地以为纳帕海真的就在依拉草原的旁边,这种想当然的判断,后面给我和小谢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我们选择走小岔路穿过村子抄近路走走看,后来才知道这个村子叫依拉村,住的全是藏民。我和小谢走在前面,等快到村子时回头发现那几个在后面拍照的女孩不见了,唉,回去了也没和我们讲一声。
依拉村口有两条分岔土路,我们走了其中一条,有个藏族青年跑出来说前面是景区,不能走。于是我俩折回来想原路返回,但这时已经六点多了,阳光虽然很好,但也是尽黄昏了,想想那条飞驰而下四公里长的下坡路,回去就成了上坡路,心有余悸。
我和小谢商量后走村子另外一条路,想绕过景区穿过依拉草原,回到我们下午走过的从布伦草原至滇藏公路的那条路上去,相当于转了个圆圈回到起点。只要穿过这个草原,这样就不必爬四公里长的坡,而且顺风回去很快。我们这样打算着。纳帕海是看不了了,只想怎么样抄近路回到香格里拉去。
我们偷偷摸摸地穿着小村,途中遇到一群没有圈养的黑水牛,小谢还和这群黑水牛合了影。
其实并没有什么人管我们,这个村子很小,没看到什么人,很快到来到草原上。夕阳下的依拉草原真是美呀,比布伦和丛古草原壮观许多,蓝天白云下,四面环山的冬季草原被夕阳染成一片金黄,牛儿羊儿在上面悠闲地吃草,置身其中深深感受到无尽的壮观与美丽。
闭上眼睛吸了几口草原上的清新空气,听到远处传来几声鸟鸣,不时有黑胫鹤时而飞起时而落下,让人不忍心惊扰它们。
在草原上享受了片刻的美景后,我们需要尽快地穿过草原到对面去,找到快速回香格里拉的路。
天快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