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系列游记,共分1、2、3三篇。
这是第一篇~
01
初夏的武夷山夜晚,清凉的微风拂面,温润、干净的空气中带着淡淡的稍许花香;这花香并不是一种,而是混合了多种花的味道。
真是个浪漫的小城。
陶然居在武夷山,是间有格调的雅致客栈。
到达陶然居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刘老师、青林,以及其他几位小伙伴正在有阁楼的房间喝茶,看上去相谈甚欢。
刘老师是一位有着低调品性的专业茶人,对茶的品质要求极高。
此次专程从山东来武夷茶山,寻找他心目中最干净、最生态的好茶。同行的还有其他六七位爱茶之人,从各地同至武夷山,预备开始寻茶探源之旅。
我对武夷山最初的印象,就是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武夷山仙凡界》,剧里有像仙境一样的自然美景,还有飘逸的神仙姐姐,好看的不得了,让我向往不已。
前几年,开始喝茶;而武夷山的岩茶又闻名于世,因此对武夷山又有了那么一点点皮毛的了解。
这便是我对武夷山的全部印象了。
这次,有幸与资深的刘老师、及其他几位做茶的朋友,同行探寻岩茶,深感内心忐忑。当然是因为担心自己处处显露出对茶的无知,而遭友人笑谈。
在青林姑娘的引荐下,与即将同行的朋友简单认识过后,就各自散去休息,开始期待第二天的美好寻茶之旅了。
青林姑娘是刘老师的徒弟,可爱极了,总是能够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在这次寻茶途中,也是我们的生活向导。
02
五月的阳光总是明晃晃的,叫人欢欣不已。
我们很幸运。
第一天旅程,就遇到了明朗的好天气。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流动的叫人可以忘掉许多事情,更不用说那远处黛青色、层次分明的山峦,和清澈的溪流了;眼里能够看到的每一处景物都美的让人心醉。
阳光闪耀的动人,在这样浪漫的天气里,跟随刘老师和小伙伴们去往牛栏坑,实在是一件美事。
牛栏坑因土质肥沃、日照较短,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区之一。
说到牛栏坑,就必须隆重出场一位年轻的“少坑主”了,牛栏坑的主人。
这位“少坑主”呢,就是陈孝文。据说他可是史上最年轻的武夷岩茶非遗传继承人哦。不过30出头而已,就已经对制茶技艺炉火纯青了。
在武夷山,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少坑主的“牛肉”,也就是“牛栏坑肉桂”。
最初,我听到”牛肉“这个词的时候,大脑还在反应平常吃的那个牛肉呢。哈哈,此刻可以开始笑我无知了~
在“少坑主”孝文的带领下,来到离制茶厂大约十分钟路程的牛栏坑。
刚进入坑口,就被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包围。
雀跃过茶树枝清脆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水声,婉转流畅;还有初夏明媚的阳光,满眼的嫩绿、碧绿,不同层次的附着在山脉中,如同进入仙境一般。
朱熹很早就说过一句话“武夷山上有仙灵”,看来所言不虚。也只有在这样美妙的幻境中,才会有仙灵追随而来修行于此吧。
还有,仙灵前辈们应该也是很爱喝茶的吧。^_^
03
美妙的仙境带来轻松愉悦的心情。
小伙伴们顺着小径往前,路两边有许多岩茶基地,分别种着不同品种的茶。
茶田中有弯腰劳作的采茶工,带着竹编的斗笠帽,动作娴熟轻快,看上去也是一道别致的风景呢。
时常偶遇挑茶的茶农,同是竹编的两个椭圆篾框,在肩膀的两头有节奏的跳晃着。
磨薄的鞋底、密麻的汗水、因长期从事挑茶而练就出来的矫健步伐,都见证着他们的辛苦劳作。
我们喝到的茶都是他们这样一片片采摘、一步步挑送,再加上严谨的后期制茶工艺才获得的~挺不容易呢~
遇到一些不错的茶树,刘老师就停下来,看、闻、分辨,再给我们讲一些专业的茶知识,老枞、肉桂…
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获益颇多呢。
明亮的光线透过层层叠叠的绿色,洒在山间的每一处景物上,斑驳光影十分动人。
有时遇到一片凉凉的绿荫,再伴随着随处可听的清泉声,雅致的古意似乎就在身边,眼前明明是画中仙境,却又有许多诗的浪漫,叫人时刻触碰到一丝灵性。
听说柳永故居也在武夷山,他可是一位浪漫的词人呢。他在古时就被这里的湖山美好所迷恋,浅斟低唱出生动活泼的传世佳词。
在这样美好、干净的生态环境中长出的茶,必然是品质极好的茶。
“少坑主“孝文家的茶,就是在最适合茶生长的自然环境中,耐心的的长着长着,最终长成为”最好的自己“,给爱茶之人带来了口感上乘、品质干净优良的好茶。
04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一步步严谨的制茶过程,怎么也想不到原来自己喝到的一片小小叶子,竟然要经历如此多的过程。
对于制茶过程,怎么说呢?“仪式感”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词。
孝文家的茶被采茶工、挑茶工从灵境般的山里辛苦的运出来,这还只是制茶前端的基础步骤。
接下来是晒青、摇青等…每一个步骤都有严谨的专业技能支撑和把控。
晒青是在茶厂门口的小广场上进行,根据天气状况来决定晒的时间长短。
把从茶山挑出来的新鲜茶叶,散铺在一块块四平见方的白色棉布上,让它们充分接受日光的沐浴。晒到恰好的程度了,就把棉布的四角往中间折,将绿色的叶片收起。
这个过程,需要经验以及独特、专业的判断力。
晚上看了摇青的过程。
制茶房内温度并不低,上百个圆形的竹编篾簸箩,整齐的码放在架子上。每个簸箩中都盛放着晒过的叶子。
负责摇青的茶工娴熟、有规律的晃动着手中的箩筐,绿色的叶片欢快的跳跃着,被控制在浅浅的筐内。
看上去似乎也不难,可是自己上手试过之后,才知道一点也不简单。要保证每一片茶叶不洒落在地上,还要保证叶片均匀的被翻个儿。
不仅是个技术活,还要眼、心同步。
听说这个过程是为了均匀散发出叶片的水分,而且对间隔的时间也有严格的控制,并需要十几个小时甚至要通宵工作。
05
在摇青休息的间歇中,随同刘老师、少坑主孝文来尝毛茶。所谓“毛茶”,就是经过做青初步完成的粗制茶叶,还没有经过炭火复焙的成品茶,有着极大的火气的。
在尝茶的过程中,轻啜一口,在囗腔中反复滚动茶水,细细品味口感,不可咽下去,否则火气极大会伤身体的。
可我并不知道这个,又不太好意思问别人,喝了几杯都咽了下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儿,仅尝了三四杯就退后看别人品茶了。
请继续笑我的无知吧~^_^
这几天刚好是制作新茶的关键时期。因为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顶级好茶的标准来做,所以“少坑主”孝文几乎每天都熬通宵,来把控制茶过程,以保证品质。
任何好的品质,都不能将就。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茶的好坏。
从得天独厚干净的生长环境,到制茶的过程,正是因为对细节的把控之严格、严谨,抱着用心的态度,才会有如此好的牛栏坑肉桂。
刘老师也是因为着孝文一丝不苟的制茶态度和坚守,又一次次实地探访、考究,坚持“匠心”般精益求精的态度,才为更多的爱茶之人寻到这么珍贵的上好佳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