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硕士被杀不是偶然,生而为人不想当人
7月24号,中科院硕士被杀案开始进行审讯,当所有人都在等待结果的时候,被通知取消了。
阳光帅气的正能量学霸被昔日高中同窗捅死的惨案,让人唏嘘,好像是人性恶意的偶然事件,但不知道生活里潜伏着多少像周凯旋这样的“失败者”。
这场惨案是一个悲伤又诡异的真实。
周凯旋首次高考被川大录取,但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应止步于此,所以大一就退学回家复读。第二年,考入西安交大,硕博连读的专业。但因为他在校期间沉迷于游戏,多次挂科,本科勉强毕业并没继续深造。
之后他在重庆到处求职,并不顺利。
周凯旋和谢雕在同学会上相聚,谢雕规劝他振作起来,却被周凯旋理解成炫耀式的嘲讽,他觉得被否定和侮辱,恼羞成怒,进一步作恶。
两年后,也就是2018年的6月份,周凯旋带了刀”专门“来看谢雕,在中科院附近的餐馆等待时机。
热情待客的谢雕对周凯旋的计划一无所知,主动接风,带他吃饭,陪他聊天。
(图为谢雕)
根据目击证人的口供,周凯旋等谢雕熟识的同事走出餐厅后,掏出刀子突然捅向谢雕的胸部,颈窝。之后他从背部连捅谢雕四刀,最后一刀割向谢雕的颈部动脉。
这七刀把谢雕推向了死神。
当餐馆有人反应过来,举起椅子砸向周凯旋,还是没能拦住他。在逃跑之前,周凯旋高举双臂,庆祝他的千里追杀成功。
周凯旋自首了,对所有指控都承认,但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却是无所谓,也无悔意。
周凯旋的父母和儿子是一个调性,一年多来,从未对谢家道歉。
周凯旋能考上川大,之后又考上西安交大,智商没问题,但人格从未完整。
他大学本科毕业,难道没有杀人偿命的法律常识吗?
(图为周凯旋)
刀子是提前买的,所以并不是高亢情绪下的冲动犯罪。
周凯旋仇恨的种子开始于那场你强我弱的同学会,我们曾经是差不多的人,为什么你有了光明前途,而我却在你面前低人一等;我的失败被众人旁观,你却在享受追捧。
(图为谢雕)
这份自卑嫉妒也许是基因自带的“缺陷“,也许是现在社会巨大的外部干扰让我们对别人的言语格外敏感。
也就是现在的“仇富仇强思潮“。
在互联网和高流动的社会,你能看到一切的优秀和财富拥有者的“自由生活“。
你看到了精彩,却够不到精彩,好像一切的可能性都平铺在你面前,但一步之遥却又有万里的距离。
仇恨拥抱这些精彩的人,才让你有了发泄后的“舒畅“。
你对别人的生活羡慕嫉妒,但因为无法迅速达到而迷茫。
你对外部的评价嘴上说着不在意,却在心里画个圈圈诅咒看不起你的人。
你对于连续的不如意感到窒息,沉重,开始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好像一切都是虚无。
其实很多人都会偶尔或者经常的冒出这些情绪,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把这种情绪变成了悲剧的源头。
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我们大部分人都承认自己的无力,平凡和普通。我们会通过现实生活的像子,去调整,去适应,去努力。
但像周凯旋这类人,从自命不凡到被社会否定,之前理想中的设定被打碎了,却没有心理建设能力去平衡自己。
这样的偏执无法自愈,就会在心里挖一个洞,把自己是人的部分扔进去。
当他们觉得自己不重要了,别人的生命在他们眼里也不再需要敬畏。
某些男性娶不上老婆仇视所有女性,走在大街上用刀刺向不认识的女孩。(南昌红河谷事件)
在婚礼上,某些男性用风俗当借口,猥亵伴娘。旁边有人制止,有人起哄,就算被鄙视也不害臊。从未看得起自己,在兴头上,又怎么会记得尊重女孩。
杭州的章子欣被租客带走,遗体在海中被找到。这一对男女自杀为什么要残害一条无辜生命。在他们心里章子欣也许是他们需要的某种符号,而不是鲜活生命。
生而为人却从不想当人。
小七的微信公众号简七七文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15743/5631ba08fa068d5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