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练字&书法书法或写字
启功、濡舒、溥濡的书法都充满个性,自成一家,你最喜欢哪个?

启功、濡舒、溥濡的书法都充满个性,自成一家,你最喜欢哪个?

作者: 燕京书画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23:03 被阅读0次

关注我们,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喜欢书法的您,不知道听没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舒同的圈,启功的竿,溥濡的尖。简简单单一句话,把这三位书法名家的个性特点给表达得非常到位。

1、 舒同的圈。

舒同的书法,大家应该都见过。作为近代名家之一,他的书法取法自颜真卿、柳公权、以及清代的何绍基等人。

舒同的书法是比较有个性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圆笔比较多。特别是在遇到转折的时候,他喜欢用圆转的方式直接带过。这种用笔方式好不好?客观地说,笔法没有对错,但是老是用一种也未免有些单调。再者说,舒同的这种圈,多少有点程式化,有点过于圆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么认为。

2、 启功的竿。

启功的书法,大家更熟悉了。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首先是结体,挺拔秀美,比较符合大家伙的审美,属于人见人爱的那种类型。另外呢,启功的线条也是比较有力量和韧劲的,就像是一节一节的竹竿一样。

启功的这种线条是怎么炼成的?这和他取法前人有关。熟悉启功的朋友都知道,启功常年坚持临写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不求其他,只为得到那种线条的骨力。总体来说,启功的用笔变化不那么多,在线条方面,确实是大家级别的表现。

3、 溥濡的尖。

溥濡是谁?简单地介绍一下,全名爱新觉罗溥濡,清代恭亲王之孙,近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在书画方面,他和张大千齐名,有"南张北溥"之美誉。启功先生曾夸他说:"心畬先生的书法功力,平心而论,比他画法功力要深许多。"

溥濡的大字楷书主要学的是唐代名家。尤其是欧阳询和柳公权,对他的用笔影响很大。当然了,他的书法还受到了成亲王的影响。总体来说,他的楷书,用笔精到,法度性强,特别是在起笔和收笔处,棱角分明,斩钉截铁,力道十足。

学过唐楷的朋友都清楚,类似溥濡的这种尖,是非常吃功力的。如果你没有过硬的控笔能力,或者说,如果少了书写时的一丝不苟和心平气和,是很难写得如此精到的。最为难得的是,溥濡的用笔虽方硬,却并没有那种僵硬呆板的感觉。

看了上面三位名家的书法,我们也能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书法要出彩,最好要有一个或者几个自己拿手的招法,或者说,你要在某些方面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这样,你才能写出有异于别人的表现,才能让别人看到后眼前一亮。

当然了,这些拿手的一招一式,并不是一天就能炼成的,也不是靠着自己凭空臆造就能写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当然还是取法借鉴前人,然后呢,进行一个整理加工。

话不多说,最后想问问大家:舒同的圈,启功的竿,溥濡的尖,这些个性书法,你更喜欢哪个?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相关文章

  • 启功、濡舒、溥濡的书法都充满个性,自成一家,你最喜欢哪个?

    关注我们,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喜欢书法的您,不知道听没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舒同的圈,启功的竿,溥濡的尖。简简单单一句...

  • 清白为人 正直传家

    临启功书法,两张哪个好些?

  • 七月的鸟儿, 被微风吹醒, 在窗外展示着自己声音的优美; 吵醒了的舍友, 不小心的抬头, 吓走了歌声, 也不知鸟儿...

  • 对启功先生的敬仰和学习其书法

    从书法的国学传统元素上说,启功先生应是当代第一人。其学问丶个性素养丶社会阅历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启功书法成就的养成...

  • 濡女

    “那夜空里的星辰明明是黯淡的,却灼得我开始扭动,我好像是没有了下肢一样地,轻轻松松地就能游起来。衣服已经全部都松开...

  • 濡沫

    我是一艘搁浅的船 误入了你的星辰大海 卸下一身盔甲 倦鸟归林 你是巴啦啦小魔仙 会变鲜花、饺子和樱桃 你是恒温的暖...

  • 《濡化》

    在神的动物园 建有青春期园区、婚姻园区 我们是被美德濡化的 一群鲁莽的虫子 灵长类的自作多情 总是赋予蜉蝣动物 新...

  • 至简/恭喜你,2017年爱上书法!

    恭喜你,2017年爱上书法 多年朦胧的艺术理想, 终于濡墨染翰, 在墨法传家悄悄启航! 恭喜你,2017年爱上书法...

  • 脉14

    十四、濡脉 【体象歌】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主病歌】濡主阴虚,髓绝精伤。左寸见濡,健忘惊悸;...

  • 启功:练书法不要乱问人

    来源 中国书法家论坛 启功先生在《启功讲书法》中,很明确地指明:“学书法不要乱问人。” 启功先生说:“问多了反而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启功、濡舒、溥濡的书法都充满个性,自成一家,你最喜欢哪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xt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