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的真相,一场可笑的闹剧
职场上,领导永远只会说不可能出错的话,而为了自保,下属的应对策略就是只做不可能出错的事。
咸丰作为一国之君,把这点发挥到了极致,也造就了一个一级蒙混一级,只为自保的官员体系。
《南京条约》十年修约日期将至,英军如期北上,只想当面和咸丰换约,然后就回去。可咸丰觉得,大清朝皇帝不能见这些夷人。他也不给谈判的人明确指示,只说了一个原则:拒绝洋人的一切条件,但不许和洋人决裂。
这样一来,谈判出了任何差错都是直属负责人的责任,与他咸丰无关。最初当时的天津治理总督谭廷骧用拖字诀,算是拖了几个回合。
谈判的两条路都被咸丰堵死了,谈判一直拖了几个月,最终英军失去耐心后应战,直接攻入了大沽炮台。慌张之下,咸丰想起被他冷落十年多的耆英。想让两拨人去和洋人谈判,安抚对方情绪。
英军人见到在广州被欺骗的人,耆英,对于清朝这种伎俩表示气愤,根本不再相信耆英,咸丰一看耆英也不管用了,直接赐死。
那边桂良实在拖不下去了,瞒着咸丰签订了一个《天津条约》,全名:《和平友好通商条约》。这个条约最终成了火烧圆明园的导火索。
其实原本《天津条约》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英国人占了不少便宜,清朝这边也觉得自己没吃亏。但因为咸丰的小九九,事情越来越复杂。
条约换来的和平,被咸丰“作”没了
额尔金那边对于条约只有一个要求,到期后,能允许他在京面圣换约。可咸丰因为有了美国使者的不用面见换约的例子,再次耍起了小心思。
1859年夏天,英法联军前来换约的时,咸丰不仅没有派人迎接,而是让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的几万蒙古铁骑,严阵以待。
第一回合,因为英军抱着和平换约的心态前来,没有应战的准备,清朝侥幸赢了一个回合。但随后得知自己使者被斩首的英国政府,快速集结了军队,北上出兵论理。
清朝的武装力量面对英国的装备自然是溃败,面对新的烂摊子,咸丰派出自己堂兄怡亲王载垣前去谈判。
但英国那边对于清朝的信任已经破产,一再要求一定要在北京当着皇帝换约,换完就走,其他都好谈。
咸丰皇帝永远都只能说对的话,如果你选择明哲保身,那就大家一起完蛋。
咸丰这时候也是这个糊涂策略,竟然要求穆荫对于前来签字的英国使者予以击杀。
英国派来的25名使者,被关在刑部大牢里,有15位因营养不良已经死在大牢里,活着的10位也被打得面目全非。
英法联军那边,得知情况的额尔金,直接发动所有部队,直奔通州,一通炮轰。
面对这样的对手,额尔金觉得必须给对方一个教训,但中国是无辜的,所以把这笔账都算在了皇帝头上,火烧皇帝私家园林圆明园。
直到逃跑的最后一刻,咸丰还在玩他那套大组织潜规则。给自己的六弟恭亲王提点了四条建议,自然又是一番理论没有差错的正确废话。幸亏恭亲王没有按他的指示来,要不然也就没有后来的同治中兴了。
火烧圆明园把清朝彻底从一个成熟组织变回了一个创业组织:开始有洋务运动,同治中兴,也让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这些愿意去试错的人有了创造历史的机会。
一个成熟的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犯错。对于一切新鲜事物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因为一个小错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果学不会大组织的潜规则,最后就是牺牲品。就算学会了在其中的生存之道,但因为这种组织承受不了错误,也注定没法创新。所以对于这个组织的人来说,外界的一切进步对他都是一种戕害和威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