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滴滴鲜血染红它
-----《绒花》
我出生于1988年,对于我的同龄人以及我们这代人之后出生的人们来说,《绒花》这首歌是非常陌生的。这首歌来自于1979年上映的电影《小花》,我恰好因为所学专业的原因对这首歌有所了解,所以在电影《芳华》开场时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感觉很亲切,却也并没有太注意。
但当两个小时的时间随着大荧幕上的光影流逝之后,这首《绒花》再一次出现的时候,我却突然明白了这首歌反复出现的意义,这146分钟的光影故事,其实就是《绒花》这首歌歌词的体现。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芳华》的开始,便是豆蔻年华的何小萍跟随着刘峰来到某军区文工团的场景。青春年华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像二月梢头的豆蔻、像春风中绽放的鲜花。何小萍离开了气氛压抑的北京,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这对她来说是美好的新开始。而在这里,有着一群跟她一般年纪的男男女女,虽然外界的运动仍然是一个接一个,但对于高墙大院之内的他们来说,生活却是那么快乐和自由。
虽然大家都一样,但在他们之中,有两朵“花”其实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他们就是刘峰和何小萍。
刘峰,一个木匠,参军后由于表现出色从基层连队被调到了文工团,在这个以高级知识分子和军政官员的子女居多的群体中,刘峰深知自己跟他们的差别,这是一种骨子里的自卑,所以他才会事事争先,去做“活雷锋”、去成为标兵模范、去帮战友做沙发、去谦让上军校的名额。因为他觉得,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很知足,只有这么做,才能让自己更加融入这个群体中去。
何小萍,一个文革中被打倒的“坏分子”的女儿,甚至为了生活不能姓自己生父的姓。在那个唯成分、血统论英雄的年代,她无疑是最底层的存在。何小萍勤奋刻苦,但因为身上背负着不应该背负的包袱,总是有意无意的成为被怀疑被嘲笑的对象。
虽然刘峰和何小萍在文工团中算是比较另类的存在,但他们终究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是这群吐露青春芳华中的一朵,虽然时常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这不快乐的时光总会被那些美好的回忆所遮盖,能让人回忆起的总是充满青春荷尔蒙的排练室、欢声笑语的游泳池以及灯光照耀的舞台。
对彼时的他们来说,芬芳的青春年华似乎会永远的停留在这军区的大院之内,不受风雨摧残,不随时光流逝。
铮铮硬骨绽花开
时光不可能不流逝,军区大院的高墙也不可能永远为他们遮风挡雨。在他们无忧无虑的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时,外面的世界已经悄悄的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阵阵微风,这微风带着颠覆三观的洋装,带着声音柔美的邓丽君,翻过高墙,渗进文工团这片世外之地。
而这也是悲剧的开始。
虽然一直是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但刘峰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美好憧憬,在那个天地一片红的年代,他固然可以压抑住自己的内心,但当温柔的春风吹来之时,他也不想再坚持了,于是他迈出了自己勇敢的一步,但这一步却让他掉进了深渊。文工团要的是“活雷锋”刘峰,而不是“普通人”刘峰,他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宣泄自己的欲望。于是,不愿低头的刘峰被扫地出门,再一次下放去了基层连队,从尘埃中爬上来的他,再一次回到了尘埃之中。
而作为另一个“另类”的存在,何小萍从来到文工团的那天起,就始终把刘峰当成了自己的精神依赖。在那些最难熬的日子里,远方看不见的父亲和近处看得见的刘峰,成为支撑她生活下去的动力。刘峰的离开也从精神上击垮了她,她对这个群体感到绝望和愤怒,对曾经想的靠跳舞迎来美好新生活的梦想感到破灭。终于,她也被扫地出门,去了医疗队。
浪漫的时代已经结束,血色的年华才刚刚开始。中越自卫反击战的爆发让刘峰和何小萍这两朵已经蔫了的花朵再次盛开,刘峰在反伏击战斗中的勇猛决绝,何小萍在抢救伤员中的尽心竭力,如果说在文工团时期他们只是轻轻绽放,那么在这场遥远之地的战争中,他们是剧烈的盛开。
对他们二人来说,这场战争,才是他们真正吐露芳华的时刻。
滴滴鲜血染红它
战争终有结束的一天,盛开的花朵也只能面对凋谢的命运。这场发生在国门之外的局部战争让刘峰失去了右臂,也让何小萍精神崩溃成了一名病人,而他们当初的那些文工团战友们,也在平静的春风中迎来了被解散的命运。
就像朴树的歌《那些花儿》中唱到的那样“他们就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曾经一个群体中毫无差别的人们,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每个人的命运都大相径庭,有的成为了富商之妻,有的远走海外,有的著书立传,但他们之中过得最艰难的,无疑还是刘峰和何小萍这两朵不一样的“花儿”。
站台上那一抱是那么的令人难过,二十年前的青春年少时,这一抱是一个埋藏在心底的秘密,而当这个秘密最终实现的时候,两人却是一个肢体上残缺不全、一个心灵上千疮百孔。
他们的命运都不是他们自己所造成的,但他们却必须背负着命运活下去,在汹涌的时代大潮面前,有根基的人尚且随波逐流,无根漂萍般的他们自然难以抗争,洪流裹挟着他们跌跌撞撞的向前走,他们能做的也只有抱紧对方,沉默而温和的活下去,只有在别人的回忆中,才会想起他们充满着血色浪漫的芬芳年华。
《芳华》是近几年来我在大荧幕上看到的尺度最大的电影,文革的迫害、劳改农场的虐待、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惨烈、大批伤残军人的安置、改革开放初期明目张胆的腐败等等,这些以前都是禁忌的内容这次竟然能一刀未剪的出现在国内院线上,实属罕见。
但这些场景也成为导演冯小刚被诟病的主要原因,有人说他故意抹黑,有人说他是跪舔,看不见的互联网给了这些极端的人宣泄的舞台,却没有给他们思考的空间。我觉得恰恰是导演在这些事情上的“暧昧”态度和处理手法,更能烘托《芳华》这部电影的主题。
本片的原著作者严歌苓在书中曾这么写道“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有着令人憎恨也令人热爱,令人发笑也令人悲怜的人性。并且人性的不可预期,不可靠,以及它的变幻无穷,不乏罪恶,荤腥肉欲,正是人性魅力所在。”我们看待一个人尚且不能用非黑即白的观点去审视,看待一个时代更是如此,充满变数的时代只能是让我们用一个复杂的眼光去回视它,既有青春的芬芳,又有混乱的血腥,纠缠在一起,成为沉淀在经过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心底的记忆。
这些记忆从来不会被想起,更永远不会被忘记。
PS:片中最让我喜欢的一个场景是郝淑雯面对着推到刘峰的联防队员说的那句“我X你妈,你敢打残废军人,战斗英雄!”在爆出这句粗口的时候,泪水在郝淑雯的眼里打转,在她含泪的眼中可以看到难过、绝望、愤怒等诸多情感,让人动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