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美丽来自天然,山在城南,湖在城北。湖山而外,还有七十二泉,泉水成溪,穿城绕郭。
文/杰作家
自从日更后,天天都要想着写点什么,选个什么主题、角度写。其实,在最开始写作时,做了很多关于主题方面的规划,比如,与工作有关的金融、科技、写作等主题,还有自己最喜欢的读书、艺术、心灵等主题。
只是大周末的,不太想写工作的那些事,也不想呆在家里看书啥的,写心灵的东西又太累。所以,决定找点与生活有关的主题写,虽然这不是自己的强项。
具体写什么呢?于是重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有些经典的文章、书籍必须读下),想找点灵感,却看到他另一篇文章《吊济南》写到:“济南的美丽来自天然,山在城南,湖在城北。湖山而外,还有七十二泉,泉水成溪,穿城绕郭。”
真是惭愧,虽身为济南人,这七十二泉还真没看一遍。描绘济南的景致,先有大师的作品在,就自己那点词汇量、那点资质,还真不太敢动笔写,像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济南的秋和冬这样的主题,更是万万不敢写的。想来想去,还是换个角度,更多的是做个介绍或谈点感受,而且只写古街方面的,所以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出去转转。
济南的古街古色说到古街,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芙蓉街,因“芙蓉泉”而得名,是外地客人一定会去的地方。诗人董芸《芙蓉泉寓居》写到:“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郁闷的是自己一直没找“芙蓉泉”在哪儿,所以也没这体会。
听说以前的芙蓉街文化、商贸并行发展,经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刻字、乐器等商铺众多。但现在却变成了吃货一条街,如国足臭豆腐、爆肚等最为有名,每年春节的时候最为热闹,人头攒动。在济南这么多年,实在不经常去那儿,感觉有点脏乱,感受一下氛围还可以。看过成都的锦鲤、杭州的南宋御街等古街,还能保留一点传统、传承、文化的味道,此处却基本没有,只叹“繁华如过眼烟云”。最近正在装修,希望会变好一点。
不过,在芙蓉街最尽头的府学文庙倒是值得一看,作为历代济南文化、教育的中心,除曲阜孔文庙等几座外,始建年代算早的。近几年刚修葺一新,也算把芙蓉街的文化味给接上了。
济南的古街古色芙蓉街的右边,就是王府池子街,因濯缨泉(又叫做王府池子)而得名,坐落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总算拐来拐去找到它了。听说唐宋时期是一处园林胜地,名灰泉。明成化德王府将灰泉划入,为王府西苑之濯缨湖。清军占领济南后划了出去,所以有“旧时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间百姓家”的说法。丰水期时,泉池清澈见底,岸边垂柳依依,加之旁边古色建筑,颇有江南水乡风韵,让人感受到极强的亲和力。
济南的古街古色再往前行并右拐,就是曲水亭街了。个人觉地,这里才是“泉城”生活、依水而居的真正体现,依然有着《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
传说此处原有三间草房,名曲水亭,坐东朝西,房前屋后,小溪弯弯,流水潺潺,垂扬依依,亭门悬挂着郑板桥撰写的对联:“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柳,一湾流水”。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称,叫起来朗朗上口,极富文化韵味。
曲水亭街位置极佳,北接大明湖,南街王府池子,东接百花洲,西接府学文庙,与王府池子的泉水汇成河,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临泉人家淘米濯衣,最具江南生活气息。
济南的古街古色在曲水亭街中间,叉出来一条街——后宰门街,这是我最喜欢、也是经常去的一个地方。
据说,百花洲南有一座百花桥,桥以百花洲而得名,百花桥街又以桥而得名。明成化德王府有四门,南为端礼门,东为体仁门,西为导义门,依惯例北门一应叫厚载门。此街在厚载门外,清代称厚载门街,后又讹传为后宰门街,不如前名好听、有意义。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怎么就不能为建筑等起个高雅的名字,比如,马未都提到的杭州西溪湿地的堤命名为“福禄寿堤”,而不叫“松竹梅堤”,真是太世俗化了。
先不谈这个。从西边进入后宰门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基督教堂,几年前进去听过一次,现在已装修一新,为老街增添了浓厚的异域风情。不过,最让我钟情于后宰门街的,还是因为一家非常文艺的素食餐厅—朵朵开素食餐厅。装修很别致,菜品不多、但也很别致,特别喜欢吃用豆腐做的香肠,味道像真的一模一样。在济南很少有这样的店了,是我经常光顾的一个地。
现在,老街两旁的酒吧、日式餐厅,还盖了很多仿古建筑的艺术商铺,更有一种生活味、文化味了,每次去都会心动。
济南的古街古色在芙蓉街的左边(省府前街)的左边,还有一条有名的街——鞭指巷。据说是因为巷内有若干家经营鞭子、缰绳、鞍子等皮革制品的手工作坊而得名,习惯地称为“鞭子巷”,后改称鞭指巷,这个改名还行,不像后宰门街!
鞭指巷位于原济南历史文化中心,是济南城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条古巷。比较有名的是陈冕的状元府,他是济南历史上两个状元之一。还有就是“泰运昌盛”院落,是济南稍有的民国西洋建筑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完美结合的院落建筑,与状元府前后呼应,体现了鞭指巷丰厚的人文内涵。这让我想起了被拆掉的德国风格的老济南火车站,真是太痛心了。
济南的古街古色最后有一条文化街不得不说,那就是南新街,是一条名人荟萃的老街,老济南府的一张名片。听说是老济南周围除城墙外,还有一道老圩子墙,光绪时增开了四处城门:为通商埠修建经二路而开辟的普利门、为新建的齐鲁大学所开的新建门、为通商埠建设经四路而打开的麟祥门、以及中山门。新建门开辟后,两侧的两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也分别被冠上了“新”名字,它们即今天的“上新街”和“南新街”。
其中,南新街是著名学者、社会贤达、富人商贾、书画界知名人士、表演艺术名家、以及官员等居住过的地方。老舍就是其中一位,当时他在齐鲁大学教书。齐鲁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鼎盛时期号称“华北第一学府”,与燕京大学号称“北燕南齐”,现在已于山东大学合并,与南新街一样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济南的古街古色老舍在济南住了四年,写了《大明湖》、《猫城记》等名篇,也把济南看作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对济南的赞美大家耳熟能详,如“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等等,对济南景致的描绘生动、准确。
但他对济南的建设,或者说是对文化也有批评,如“不生不死,一切灰色。没有崭新的东西,也没有彻底旧的东西。本来可以令人爱护,可是又使人无法不伤心。什么事都在动作,什么可也没照着一定的计划做成。大家都那么和气一团,敷敷衍衍。有电灯而无光,有马路而拥挤不堪。什么都有,什么也都没有。恰似暮色微茫,灰灰的一篇”。
济南市灰色的,想想说的很有道理,大家都觉得济南就是个大农村,至少是前几年。现在,随着全运会举办、违建拆除等大动作,虽然房价上去了,但济南的天更蓝了,道路更通畅了。
济南正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