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新要求,一定要抓时机、提高洞察力,有时硬要、干要往往效果不好。
文/杰作家
科技工作者不容易,特别是对银行业的科技工作者来说。
受经济形势、金融科技等因素影响,计算机专业人才受到各企业追捧,应届毕业生优先选择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比如BAT。
相反,银行地位大不如从前,吸引力越来越低,新员工招聘难,老员工跳槽多,计算机专业高层次人才很难聘到,科技人员供需矛盾突出。
科技工作作为幕后战场,默默地付出着。为了确保项目快速上线、满足业务部门需求,研发人员加班加点写代码,运维人员24小时保持开机,随叫随到,及时处理突发状况,所有变更维护都是下半夜或后半夜完成,周末、国庆等节假日加班已是常态。
科技工作虽然越来越重要,但因不直接创造价值,必须附着于业务才能展现其价值,所以在激励、考核方面并没有受到特殊照顾。
所以一直想着向管理层要些科技奖励政策,以鼓励科技团队。但平时干要还真是不好说,恰巧的是,今年新学生招聘情况不理想,于是抓住这个时机,立即向管理层汇报、说明招聘难情况,再加上新的发展战略需要更多科技人才,管理层就重视起来了,给了一些新奖励政策,这事就这么办成了。
综合上面说的,要提新要求,特别是加工资这种事,一定要抓时机,有时硬要、干要往往效果不好。这就要求,平时一定要非常明确自己的需求点是什么,心里一直装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当时机来临时,才能快速采取行动。
再就是,有些看似不理想的结果,也可能会成为推动其他事情进展的时机,办法总比问题多,总有解决之道。所以,在抓时机的同时,还要发现每件事情的价值所在,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洞察力。
自己其实缺少这种时机意识、随机应变的能力。对于一件事情,往往是一根筋走到底,按常规思路出牌,碰到问题不善于打开思路,多想想其他办法。比如,前期招聘联系一个学生,电话死活打不通,短信也不接,实在没招了。最后,有同事通过添加他好友,备注大体说了自己是谁、那个单位的,很快就联系上了。
以上说的是看事情的宽度不够。
另外,看事情多深度也不够。《教父》里有句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自己看事情往往只看到第一层,人云亦云,没有多问为什么、探求真相,不具备第二层思维能力。就像姜文说的“说点真事”,比如电视剧里日本鬼子很高大,其实真实情况是矮小、瘦弱,最近看二战纪录片《天启》,才发现真是这样。
这种洞察力需要训练,也更容易说服别人。有种方法叫 SCQ 法:背景、冲突、疑问 。
拿上面争取奖励的事,首先是抛出领导认同的背景,也就是第一层思维,如校园招聘难、需求快速增加、现有人员加班加点,需要提振士气等。然后提出冲突,设计此背景下会产生什么问题,这是深入思考的关键。如激励方式选择很重要,用对了就事倍功半等。最后必然是产生疑问,发现导致现状的原因,然后解决这个冲突,这就是第二层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