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遇见读书万卷好书读书会
【读书笔记】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三)

【读书笔记】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三)

作者: 涯疆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18:30 被阅读15次

    读《简史》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这两章讲的是宋以后儒学出现的两个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第二十五章叫“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第一,介绍了朱熹的地位。朱熹和由他所完成的理学,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刻影响了宋以后的封建王朝。

    第二,阐述了朱熹的“理”的主张。

    按照朱熹的主张,“理”是一切事物都具有的,它早已存在,是永恒的。而在事物之“理”之上,包括一种万有的万般之“理”,又是“理”的概括,称之为“太极”。同时,一件事除了包含事物之理,还是气聚产生的结果。另外,照“性即是理”的观念,这种事物之“理”,也就是事物的特性。

    譬如,一只钢笔。钢笔的产生是气聚的结果,但作为钢笔这类事物的一分子,钢笔又具有了“钢笔之理”,也就是钢笔的特性。除此之外,钢笔作为宇宙万物的一分子,除了具有“钢笔之理”,还包含终极之理——太极。这就是我认为朱熹的“理”所要表达的意思。

    同时,朱熹区分了性和心的不同。性是抽象的,心是具体的;性是静止的,心是运动的。二者之间根本不同。

    第三,讲述了朱熹的政治哲学。他认为,国家作为一个具体存在的事物,也自有其理。这种“理”就是先前圣王教导和推行的为政之道。

    第四,讲述修心养性的方法。这一点,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格物致知”,二是“用敬”。“格物致知”在讲方法,指研究事物,扩大知识,从而领悟更多的“理”。而“用敬”是一种态度,要求专心致志。两相结合,从而使人恢复本性。

    第二十六章叫:“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第一,阐述陆九渊心学的主张。他认为,“心即是理”,现实是只包含心的世界。

    第二,介绍了王守仁的宇宙观。他继承了陆九渊“心即是理”的主张,提出宇宙是一个自身完整的精神实体。

    第三,阐述了王守仁对《大学》的解释。

    他将《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归纳起来,就是在明明德,明白自己的本性,进而达到“致良知”的境地。

    所谓“良知”,就是对良善的知识是一种直觉的认识,它要求照着良知的命令去做事,不得有任何增益或减损。比如。人饿了会吃饭,这就是“致良知”;要是饿了,还在想吃还是不吃,就是违背了良知。

    第四,介绍了王守仁的精神修养方法。他认为,人应该做的,首先是确认自己有一颗本来与天地一体的心,然后“用敬”存之。

    第五,介绍了理学和心学对于佛学的批评。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是儒学的派别,对佛学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批评。

    这就是这两章所讲的内容。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三)

    读《简史》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这两章讲的是宋以后儒学出现的两个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第二十五...

  • 品哲学

    读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首先需要读哲学史。中国哲学可以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

  • 用脑图来读《中国哲学简史》(10)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全记录: 《中国哲学简史》(第1-3章):https://ww...

  • 2018年8月28日读《中国哲学简史》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本书对中国文化和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想要了...

  •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哲学 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既理想而又现...

  • “知命”而无忧

    “知命”而无忧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正在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先生的知识真是太渊博了,古今中外...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读《中国哲学简史》

    ——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 看文字太累了,点我打开好听。 内容简介 :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享誉中外、具有...

  • 知行格第145日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45日 日阅读:读《周恩来传》、《中国哲学简史下》、《中国哲学简史补二集》等,阅读3小...

  •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打压商人?

    前几天,看到坑友写文推荐涂译版的《中国哲学简史》。 第一次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还是上大学时,但读下来并没有太...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上》读书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上》读书笔记: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每种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和一定的上层建筑,中国哲学既是出世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as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