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一场因瑜伽不期而遇的相见洞山普利禅寺
三年前,那时候我刚接触瑜伽没多久,但是我已经开始教一些基础的瑜伽。那时候我从来没有去健身房上过瑜伽课,直到有一天有一个玩的好的朋友问我:“你有去健身房上课吗?”我说:没去过,也不想去。我说健身房上课课时费太低。我朋友说,你去找一个健身房,离你家最近的一个,你去那上课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认识人、另外一方面健身房每天的人流都不固定,这样反而很锻炼上课的能力。就这样,我听了朋友的建议,去了健身房,也就是在健身房上第一节瑜伽课的时候认识了我身边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推广和传播国学的一位老师:覃老师。
第一次在健身房上课,也是第一次上瑜伽课有见到男会员。结果是下完课覃老师激动的找我聊天,加微信。原因是覃老师也是第一次见到有男瑜伽老师上课。而也是在这一次不经意间的相遇,通过覃老师,我知道了有一个地方叫:洞山。有一位师父叫:古道师(洞山寺住持)也是通过覃老师给我介绍,我知道了另外一位我一直在找的瑜伽老师:卓娜老师。
洞山普利禅寺当你准备好了,老师就来了
2017年于我而言有太多意义重大的事情发生,第一次去到洞山,
第一次见到一直想见到的古道师父,
第一次见到并认定要一辈子跟随的卓娜老师,
也是第一次在寺院林林总总加起来住了两个月
……
还有太多于我而言意义非凡的事情这里就不一一到来了,有机会再分享。
我是17年4月底5月初在洞山住的第一个月,第一次上卓娜老师的课至今记忆犹新,甚至想起来还让我激动不已。瑜伽里面有一句话:当你准备好了,老师就来了。
其实我当时去洞山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见古道师,想看看禅宗。因为一直以来都对“禅”这个字有特别的感觉,却不知道禅是什么。我想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种感受,就像我对国学的东西知道的少但是只要有人说起,我总是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有人说这是一种潜意识的爱过情怀,但是谁又说的清这是怎么回事呢。
去洞山之前我知道会有一个月的瑜伽练习,并且也知道是卓娜老师带领阿斯汤瑜伽。但是没感觉,为什么?因为去之前我还没见过卓娜老师,更没上过卓娜老师的课。
第一次上卓娜老师的课我当时有几个特别的感受。
一是觉得卓娜老师上课是在传法
说老师上课是在传法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卓娜老师当时讲了“十六特胜”,而十六特胜是南怀瑾老师亲自传给卓娜老师的心法,这也是卓娜老师的瑜伽和其他任何瑜伽老师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有心法,并且老师真的把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分享出来,当时给我的震撼可想而知。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清晰的感受,所以当时我在心里给自己说了一句话,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二是我要拜师
这是我当时上课直到现在我也是那么想的,我当时就想我这辈子没拜师过,如果要拜师就是这个了。有朋友会问那到底我拜了没有?当时我跟另外一位师兄一起跟老师提起过此事,老师说:现在什么年代,还拜师。反正我就在这里,你有时间就过来就是了,一切随缘。想想确实也是我们也没有过于纠结这个事了,重点是对老师的教导:依教奉行。
卓娜老师 卓娜老师三是被开头和结尾的唱诵的共振惊艳到
我们自己上瑜伽课也有唱诵,但是那天的唱诵我真是第一次有共振的体验。也因为在场的有很多修行的师傅,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场吧。
四则是老师上课的教导了
每一句话都让人深思,总是在不经意间渗入到心间,让我有如被醍醐灌顶之感。
老师说,瑜伽是好玩的修行法门,用修行的心去练。
先明理再去练,理不通一切都空。
呼吸是生灭法,身体也是生灭法。
不要带着有所得之心去练习,瑜伽是里面不动外面动,打坐是外面不动里面动。
练习不要急,有耐心,身体就会开。身体要放松体式才会深,太急就会紧。
有太多惊艳到我的教导老师张口便来,之所以这么惊艳到我重点是老师就是知行合一的教导。老师讲的话都是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境界自己的真实感受。换个人来讲同样的话我肯定听了没感觉的,因为那不是她真正的东西,而卓娜老师却是真正的把十六特胜把生活把自身所有经验把打坐带来的那份静定慧都融进她的瑜伽里面去了。
分享这些文字的时候恰好是我刚从山上回来一天,突然想分享一下。在山上的时候老师跟我说现在教瑜伽特别有意思,以前在香港全部是女孩子学,在山上上课却是都是男的,有趣的很。我跟老师说我现在教课也基本全部是女生学,我要组一个男士的瑜伽班出来。事实上瑜伽最开始是传男不传女的,在印度练瑜伽的都是男的,然而当代社会却是女多男少了。但是我相信慢慢的男人们练瑜伽的会越来越多的,瑜伽路上德不孤必有邻。第一次见古道师,师父就说,你们瑜伽是为了打坐的,而打坐是为了悟道的。我没有古道师那么高境界但是我深知师父所说一点都没错,因为所有瑜伽经典也会,那些有经验的瑜伽老师说的也好,都是一句话:所有的瑜伽体式练习都是为了最后能坐下来。这也正契合洞山曹洞家风,默照为宗:只管打坐去。
瑜伽路上一路走来我遇到的都是非常好的老师,卓娜老师说她以前跟的老师都是把她当自己子女一样孜孜不倦的教导的。我当时听了老师说的这句话,心里想着我和另外一些师兄们在老师身边老师对我们又何尝不是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无私的教导呢。
这辈子能遇见老师是我的幸运,而关于瑜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分享完的。以后有机会再分享其他的,今天只想分享:
有一个地方叫:洞山普利禅寺
有一位主持叫:古道师
有一位瑜伽师叫:卓娜
而卓娜老师在洞山教阿斯汤伽瑜伽,古道师是洞山的住持。这么好的机缘让我遇见两位老师,只有听从南师书中所言:依教奉行来报答老师了。Namaste
洞山处处是禅意 只管打坐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