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到简友一篇“由台湾作家袁哲生罹患“精神官能症“想到的” 的文章,虽然这个话题很“抑郁”,但是,我还是决定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文章链接如下。
https://www.jianshu.com/p/e549c7ba4d18
我很理解这类人群内心的苦痛。
他们真的很无助,可是,他们却又真的不想成为最终如此这样的结局。
据我个人理解,这类人群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家庭矛盾,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或者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在孩子幼小成长过程中,不健康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们的心灵成长造成过阴影。很多家庭的孩子们缺少幼年期应该获得的家庭的父爱和母爱却没有及时得到。
长大成人后的这些人们,由于不同的阅历,激发他们形成不同意识认知结果,有些认知是积极的,赶上时代的脚步,有些认知是消极的,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还有一种抑郁症我认为是权力者们的抑郁症群。他们的担忧来自于本该不能获得的却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得到了,结果却忧心惶恐。每日饮食坐立不安,导致抑郁后不能自拔,最终采取绝生的案例频频发生。他们很多人中都是鲜活的年轻的生命。
如此珍贵的一生,亦如此方式结束,我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极其不尊重。
人们对待抑郁症群体,确实,陪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我认为, 除了亲人的陪伴,同时,还应该积极引导这类人群,开导患者敞开心扉,劝导他们积极与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开放式思想沟通,通过自身的努力,慢慢的,随着家人的陪伴,走出思想的误区中。
要积极鼓励患者,抑郁不可怕,面对抑郁,不要逃避。很多当代人抑郁患者,担心他人认为自己患有抑郁,就是不光彩,会被讨厌,最终,自己把自己圈在一个孤独寂寞的角落,甚至逼迫自己走向绝途。我认为这是极不可取的。
确实,社会文明的进步速度已经极高地超越过人们接受新的认知的速度。
在这个时代转换过渡过程中,太多的人们已经不适应如此快节奏而丧失迷途。他们被新信息、新高科技时代淹没,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这种现象,导致了频频发生的抑郁症。
有条件的地方,会有抑郁康复中心,患者可以去那里接受专业老师的心理疏导。
作为我们大众,应具有爱心怀有一颗平常心去善待这类人群,不去厌烦他们的行为和思想,积极鼓励他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每一次哪怕是很小的进步,善意与他们沟通,共同陪伴着他们走向新的正常生活。这会是一个长期的时间过程,这也是锻炼家人们心的耐力磨练过程。
有时,我会想到,如果有一种xin yang 或许会有很多机会让这类人群得到相应的解脱而不至于任何事情都压抑在各自心底,而无从诉说。比如说,学习传统在经过文化, 儒释道家的思想、这些经典或对提高人们的认知有帮助的,我认为是这样。你们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