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19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19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1-29 09:46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四章:信仰之原罪与救赎

艺凡:接前文,前文咱们提到基督。

易中天:基督,就是希腊语的弥赛亚。弥赛亚就是救世主,基督教的救世主是耶稣。耶稣在希伯来语中就是“耶和华的拯救”,耶和华则是唯一之神上帝,犹太教称雅赫维,基督教称耶和华。救世主,则称基督。不过,救世主解救人类,是因为上帝认为人类有罪。而且,这罪恶还是与生俱来的,叫原罪。

艺凡:那犹太教有原罪的说法吗?

易中天:没有。

艺凡:那为什么基督有呢?

易中天: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而且众所周知。这就大有问题,因为耶稣是上帝之子。神之子怎么会死呢?他怎么死得了呢?上帝怎么会见死不救呢?所以耶稣还得复活。死而复生,才是神子。然而这位救世主毕竟死过一回,还流了血。据说他死前曾被鞭打,背着十字架还没走到刑场就倒地身亡。

艺凡:为什么呢?

易中天:解释说:耶稣是上帝派来的,他的死当然也是上帝的安排。目的,是为了替人赎罪。神子赎罪以后,只要相信上帝和我主耶稣,人的灵魂就可以得救。这就叫“耶和华的拯救”,也称救赎。

艺凡:耶稣是替罪羔羊。

易中天:既然是替罪羔羊,那就意味着有人有罪。那么,是谁有罪呢?人,一切人,所有的人。如果仅仅只是某个人或某些人有罪,上帝是不会牺牲自己儿子的。

艺凡:人人有罪的观念,还是很难让人接受。

易中天:这就必须解释为天生有罪,原本有罪,是一种原始的罪恶。

艺凡:这解释彻底改造和翻新了犹太教。

易中天:启迪。启迪的方式,就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耶稣是上帝之子,他的受难与复活就是上帝的启示。这就叫天启。提出了原罪和救赎教义的,是圣保罗。

艺凡:圣保罗是谁?

易中天:圣保罗不是耶稣的门徒,甚至没有见过耶稣,却把耶稣之死这件事用到了极致。后来,当传教士们绘声绘色讲述这个故事时,台下听众几乎个个涕泪纵横。所以,基督教的创始人与其说是耶稣,不如说是圣保罗。没有圣保罗,就没有原罪和救赎的教义,基督教也就得不到最广泛的传播,甚至会销声匿迹。但,既然认定耶稣是救世主,也就必须认定人人有罪的观念属于耶稣。于是,就又有了一个故事。

艺凡:什么故事?

易中天:这故事说,一天清晨,一群法利赛人押着一个行淫时被捉拿的女人,到迦百农殿堂去见耶稣。法利赛人是墨守陈规的犹太教士。他们问: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女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怎么样呢?

艺凡:这是来找茬的了。

易中天: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死她。结果,那些法利赛人听完,竟然全都退了出去,没有一个人留下来,更没谁用石头去打那女人。

艺凡:这说明什么呢?

易中天:人人有罪,无一例外。至此,新老宗教的区别一目了然。

犹太教:犹太人才是“上帝的选民”。

基督教:所有人都是“上帝的罪人”。

艺凡:哪个更有开放性?

易中天:基督教。

艺凡:既然人人有罪,那就无分你我,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也都需要救赎,不管你是罗马人、希腊人、西班牙人、日耳曼人,还是别的什么人。

易中天:所以,基督教降低了入教的门槛,取消了犹太教的许多规定。它成为世界性宗教,也绝非偶然。更重要的是,核心价值观诞生了。

艺凡:什么价值观?

易中天:平等和博爱。博爱来自救赎,平等来自原罪。道理很简单:人人有罪,则人人平等。人人生而有罪,则人人生而平等。平等的权利既然为造物主所赋予,那就不可让渡。

艺凡:天赋人权的观念,在这里埋下了种子。

易中天:何况平等并非人的许诺,而是神的旨意。下一步是制度的设计。

艺凡:创造出什么制度了呢?

易中天:制度设计的目的,是让人不敢犯罪和无法犯罪。对公权力的使用,尤其如此。三权分立的制度,也在这里埋下了种子。不过天赋人权也好,三权分立也罢,都是后来的事情。从基督教的诞生到现代文明的建立,需要漫长的过程,甚至在走向光明之前,先得堕入黑暗深渊。这是人类文明不得不支付的学费和代价。在此刻,则必须有人以血献祭。

艺凡:谁呢?

易中天:这个羔羊,就是罗马。且听下回分解,救世主还是掘墓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xo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