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鹦哥窝

作者: 望北集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22:17 被阅读0次

从国家地理上看,秦岭往东,南北的分界线就是淮河你这条河了。从太白主峰上流下,携带着中原文明的基因,流进这片含蓄蕴藉的土地,在此接受皖风的开智,蜿延东南,化育万方。

作者初学画

在中华版图构成中,以山川形胜命名者,人称江淮地区。然而烟花苏扬,眉目九江,若依人文为尺,老子,管仲,华佗,曹操,释永信(你又号“皖颍上人”,其实不是什么上人,是“颍上”——县名——人),他们的故乡,就在皖西北,淮河的两岸(附近)。如果我们再加上食为天的标准去观测,那么我要带你去的一个地方,顺着淮河走,作为阜阳六安的天然界,这段几十里的地域,淮河两岸,中间十里,人称“鹰戈窩”的地方,算你不虚此行。

有谚语为证: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修行七辈子,来世生成鹦哥窩的人。六月下旬,早西瓜已经下了藤,不像城里人在微信中转发的“如何挑选水果”怎么看花纹蒂结,随手掂起一个来,一手托住,另一手的做平掌从一旁轻敲一下,“好,就是它了”。

切开,刀才挨表皮,咔嚓炸开一道口子,这炸口不快不慢,太快说明已经熟过了,面而不脆。而这个炸口始终只比刀口提前一指左右。不用看,黑籽红瓤。从瓜心到瓜肉,从瓜肉到瓜皮,吃得沙,吃得甜,吃得脆,吃得清爽。

因为这是河水浇灌的沙地西瓜,接收了天上的太阳温度,感受了地下沙土的冷凝,光的抚摸,糖的沉淀,水的滋润,红如鸡血,白似羊脂,在九十九个日夜转换中,成就了炎炎夏日的一牙冰阵。

以鱼为食材入菜,是各地的惯例。早晨从河水或堰沟中打出来的鱼,没有吃过一粒人工饲料,送到家门口,去鳞,除脏,掏腮,码块。放在大粉盆里,掸一撮面,拌一个蛋清,孜然,茴香面,一勺精盐,半盅黄酒,不要放酱油。拌匀之后,锅里的一层水油(植物油,与大油——猪油等动物油相对)也热了,下锅,不要翻动,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没事别去折腾它。水分吸收,下边的一面快熟了,鱼香飘出来,翻个,从锅沿再淋一遍油,切记不要让油淹了鱼块,那就等于炸了,失了鲜香。

小火慢炕,待到两面焦黄,八九分熟,可以起锅了。重新净了锅,炸了葱姜,加上从地下75米深的地方打出来的井水,劈柴大火烧开,倒进刚才炕好的鱼块,豆腐切丁,茴香梗,一饭勺头遍原鸡汤,开后文火慢炖。灶下的火焰通红,将热量通过铁,传给水,传到鱼中,金木水火土,金属的锅,木的柴,水的汤,土的灶,五行交融。这时汤汁厚了,像加了牛奶一般白。盛到瓷盆中,还在翻滚。一道淮河炕鱼汤就上了餐桌的中心。

三月以来,雨水之后。经历了冬的蛰伏,春的萌发,淮河岸上的小麦由鹅黄变成鲜青,由鲜青变成油绿,叶色快要淌下来,一场新生即将孕育了。

看,麦杆的中间开始肿胀起来,打胞,抽穗,养花,灌浆。天干路俏,小麦黄芒,再见几个好太阳,端午节前后,一场丰收年景来到了。

乡里老人大限将至,人们不说能到多久,只用时令的吃物表示,以借代的修辞,有一种说法就是:大概是吃不到今年的新麦面了。新的小麦脱粒之后,扬净晒干,到麦完场清。 新麦虽是下来了,但是急不得,经过三伏天的反复大晒,除尽了水,上了茓子,这样藏上半年,到了面粉最佳的生成期。

今天就用这麦面烙几张鏊子馍,卷上辣丝干串鱼。热水烫面,和得硬硬的,多揉几遍,做成半个拳头大小的面季子,醒个五分钟,案子上撒层面不,大面杖擀开,虚溜纸薄。铁锅已热,面杖一挑,平铺锅底。灶下改成小火,右手锅铲探底,左手从上面配合,半撩起半不离,顺时针转动30度,10秒钟重复一次,面皮上逐渐起泡,两分钟后,翻个烙另一面,动作重复,小泡增大,连成一片,直至中间鼓起一个大包,锅铲轻压,出锅!

另一锅的青椒丝炒河水里出的半扎长的晒干串鱼条,红炒之前温水浸润,此时也已盛盘。

鏊子馍摊开,夹上两刀辣椒串鱼,卷起来。还想吃?等等,要吃新鲜,第二张还没出锅。

堂屋里觥筹交错大快朵颐,厨房里锅上锅下有条不紊。亲的流动爱的滋长就在在酒香面香柴草香中了。

相关文章

  • 我的家乡鹦哥窝

    从国家地理上看,秦岭往东,南北的分界线就是淮河你这条河了。从太白主峰上流下,携带着中原文明的基因,流进这片含蓄蕴藉...

  • 大河长流.鹦哥窝【一】序言  修订版

    我的梦, 多着来, 都搁墙上贴着来。 ——皖北鹦哥窝民谣 ...

  • 鹦哥

    我愿意自己是,一只 鹦哥,喉咙发出轻和 那位马尾姑娘,用她温柔的眼睛 给了我一个温柔的世界 此刻,天是蓝的 如同她...

  • 鹦哥儿

    鹦哥儿 街口胡老板的典当行里有只鹦哥儿。 鹦哥儿没有名字,但是胡同里的街坊没有不知道它的。谁家新养了鹦鹉都另起名字...

  • 黛玉的鹦哥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读书笔记 作者:白先勇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ISBN:978754...

  • 大河长流.鹦哥窝(六) 第二章(中)

    社会不错,朝前走,进步的是啥,是技术,高楼大厦从前没有,电脑飞机以前没有,但最重要的人,人情人心人性人思想,一百年...

  • 大河长流.鹦哥窝(七) 第二章(下)

    此刻,我想到曾经“自己的与别人的”命题,徒费了多少心思与笔墨去做肤浅的玄论,企图以象牙塔的理性工具为之正名,竟都是...

  • 大河长流.鹦哥窝(十四)第五章(上)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讲起来不是,讲起来也是,生活好了,谁不想有个老的多活几年尽尽孝呢,那是不错,不过都要是子欲孝而亲...

  • 大河长流.鹦哥窝(十六)第五章(下)

    “故乡那棵开花的树”,是伪文学青年们的一个热主题,尽管有许多的牵强附会。我的院子有两棵树,一棵,不是枣树,是泡桐;...

  • 大河长流.鹦哥窝(五) 第二章(上)

    老猫头枕屋笆睡, 传了一辈又一辈。 无数条溪水叮咚,淌淌着断断的,鱼虾虫蠓的,最后不就汇成河了来,我们这里不是,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家乡鹦哥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ew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