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快乐呢?收获知识?吃到美食?感受到幸福?……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对于教师而言,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让他们的思想得以深化,这就是教学的快乐。
2022版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思维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和教师的关注。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节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的作文讲评课。
师:同学们,这节是作文课,那我们这节课就来讲同学们考试写的作文,题目是“我从 中收获了 ”。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热身活动。
谁能告诉我,这次作文属于什么类型的作文?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该怎么补全内容呢?请同学们思考:这两组作文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又有区别?
屏显:
第一组:我从读书中获得知识,我从综合实践活动中收获勇气,我从比赛中收获自信,我从家务中收获成长,我从教室中收获友谊,我从谈话中收获快乐,我从打击中收获了坚强,我从社团中收获了自信……
第二组:我从成长中收获快乐,我从快乐中收获知识,我从读书中收获成长。
两组题目都表现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可以看到文章的灵魂。
第一组题目比较具体,第二组题目很宽泛。
第一组题目内容明确具体,第二组题比较笼统。
确实,第二组题目让我们感到老虎吃天,无处下爪。成长是一个好大的话题,究竟是什么成长了呢?我们摸不着头脑。那么碰到半命题作文时,我们该如何补全题目呢?
我觉得今后再添加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添加事件,但是事件一定要具体,比如在比赛中,在读书中,在阅读中,我从篮球中收获了坚持,这些具体的事情让人觉得内容真实可信。
我觉得可以写一些地点,比如在教室中,在学校外,在家庭中也可以。
这样的具体地点能将人带入一种身临其境之中,也能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我觉得还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事物,比如我在社团中,我在足球中,在篮球中收获了一些精神品质。
这些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些事或物,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屏显:
补全题目方法多,
人物事物与事件,
内容具体主旨明。
有了具体的标题,确定了一定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内容该如何确定呢?今天我们讲评作文的话题是“选材与中心”。
活动一:推荐佳作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相互看各自的作文,在组内推荐出一位优秀的作文,每个人为他说一句推荐的话。
运用以下句是我推荐 的作品为优秀作品,因为 。
8分钟时间,学生相互看作文,交流讨论。
第四组王欣语同学展示佳作:
我从社团中收获了自信
啊!愉快的暑假犹如昙花一现,一下子就过去了。我迎来了新的生活——初中生活,有了新的名字——初中生。虽然我怀念署假,但全新的生活更值得我憧憬。
记得在选择社团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播音主持,一是我想学习普通话,二是这个社团让我眼前一亮。说实话,当时的我还沉浸在开始新生活的喜悦中,完全没有察觉到马上到来的困难。
“上课时间到了……”响起的铃声将我激动的心一同带回教室。这节是社团课,老师带领我们走到播音教室,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便开始讲课。
开始的内容是主持人的站姿与坐姿,接下来,老师便抛下了一颗核弹: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构思,然后请大家一个一个上讲台做自我介绍。
哦!天呐,自我介绍?那怎么可能呢?要知道,就我这内向的程度,别说自我介绍了,一学期跟同学连话都说不了几句,还自我介绍呢,还上台?毁灭吧!我在内心不停地狂怒。但是没办法,这是老师的要求,我只能开始构思。
要不先听听别的同学的,我的脑子里浮现出这一想法。好。就这样,我尽量将自己的介绍顺序往后拖,到最后,实在没法拖了,我才缓步走上讲台。
“冷静,冷静。”我安慰着自己。“大家好,我叫……我从自己的名字说起,到年龄,性格,成绩,再到爱好,我越说越顺,最后成功完成了演讲。我走下讲台,心中是前所未有的平静,我做到了……我做到了!我开始欢呼,我感觉心在剧烈的跳动,我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在舞蹈。
这是一节丰收的课,我得到了我从未想过的东西——自信!
现在请组员为王欣语说推荐语。
桂静怡: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真实,将我们带入到那种创设的环境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真实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深有同感,所以身临其境,板书“真实”。
曹旻垚:我觉得这篇文章心理描写很精彩,让我感受到作者听到老师布置任务时,内心的无奈与愤怒。
他关注到这篇文章的一个特色——心理描写。板书“心理描写”。
我也觉得心理描写很精彩,它有变化,从开始无奈到最后自信,这个变化让人觉得他收获了自信。
这是对心理描写的一个总体的评价,有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长。板书“变化”。
这篇文章很有文采,多处运用比喻。比如:愉快的暑假犹如昙花一现,写出了暑假过得特别快,生动形象;把老师抛出的问题比作一颗核弹,突出了对我的震撼之大。
她从语言的角度对文章进行了评价,还能有理有据。
这段心理描写让我感受到,就像真的一样,我也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这种真切的心理描写,让我们有同感。同学们这就叫共鸣,能写出来给别人带来共鸣的文章,说明选择的是典型事件,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这样的作品就是优秀作品,祝贺我们的欣语同学。
活动二:挑刺
通过组员的推荐,看来这篇文章确实特别好,那现在请同学们看题目,我从社团中收获了自信,本文中的自信体现在哪里呢?
学生仔细寻找。
我越说越顺,最后成功完成演讲。走下讲台,心中是前所未有的平静,我做到了,我做到了。
这全是自信吗?
自信只有“我越说越顺,最后成功完成演讲”。
纵观全文600多字,确实只有这么一句(13个字)能体现“自信”了。现在请其他同学来为这位同学挑刺,你看到了关于选材与中心之间的什么问题?
我觉得材料的内容不能体现“自信”。
我觉得文章更多的是写自己的不自信,所以他想通过对比来表现自信,但是自信的话太少了,表现力不足。
你揣摩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运用前后对比表现自信。
文中还有一个错别字,“署”假的暑写错了,上面是日字头,不是四。
我觉得前面的内容说的太多了,可以删去一部分,更多的用来写是怎么自信的?
我觉得本文选材不当。
他选了这个材料,就是想表现自己由不自信到自信,材料确实是恰当的,但问题是详略不当。文中主要写的内容不能为中心——“自信”服务,所以材料和中心的关系是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与中心有关的,我们就详写大写特写;与中心无关的,我们可以略写少写,甚至不写。
活动三:送人玫瑰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请同学们帮帮作者,在文中如何体现自信呢?一般的自信表现在哪里呢?
自信可以体现在声音上,她可以说,上台介绍时声音很洪亮。
如果是自己主动举手上去的,那就自信了。
如果说的很流畅,也叫自信。
如果要修改的话,该怎么修改呢?
我们可以让他把前面不自信的内容写的稍微少一些,比如说选社团时候的情形就删掉,三言两语写出来就行了,主要写自己上台的表现,写自己的变化,抓住自信就好了。
她是从材料的安排上提建议,一定要做到详略恰当。
可以顺着她说的:“要不先看看别的同学的”这句话,然后就一个一个的总结介绍自己的经验吧。比如说第一位同学说:“大家好!我是…”我想着我也应该说“大家好”。又一个同学说她的性格,我也可以说自己内向;同学说他的爱好,那我也说我的爱好。总之,就是当自己准备充分的时候再去上台,这样就自信了。
他思路特别清晰,给作者提供了具体的修改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来小结一下,通过这节作文讲评课,你明白了什么?
我们在补全半命题作文的时候,内容要更加的具体,可以写人写事,还可以写物。
我明白了:我们在确定中心和材料的时候,要要让材料为中心服务,与中心有关的材料就要详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要略写,甚至不写。
材料与中心相得益彰,材料是支撑,是表现中心的具体内容;中心是统帅,是材料的灵魂。现在请同学们对照自己的作文,看一看你作文的材料和中心是不是相互配合的,详略重点是否恰当,请大家修改作文。
屏显:
材料中心相依存
材料具体是支撑
中心统帅是灵魂
详略得当主旨明
升格作文
我从社团中收获了自信
——王欣语
六年级的暑假犹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我迎来了新的初中生活,也开启了一段自信成长之旅。
学校里最受欢迎的是社团课。在选择社团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播音主持,因为我听老师说播音主持有很多登台展示的机会,这样可以培养我的自信。但我万万没有想到,机会会来的这么快。
星期三下午课七,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播音教室。老师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给我们讲主持的站姿、坐姿,然后抛下一颗核弹: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构思,然后请大家一个个上讲台做自我介绍。
哦!天呐,自我介绍?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就我这内向的程度,别说自我介绍了,一学期跟同学连话都说不了几句,还上台?毁灭吧!我在内心不停地狂怒。但是没办法,这是老师的要求,我只能开始构思。
要不先听听别的同学是怎么介绍的?我灵光一闪。
“大家好,我叫……”第一位同学一上场,首先向大家问好,我怎么没想到?快记下来。
看他轻松上台的样子,我想自我介绍也没什么难的嘛。
第二位同学上场,“我在闲暇之余喜欢……”这句也不错。
看他说得从容自在,我觉得自我介绍没必要这么紧张吧。
就这样一句、两句……我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汲取营养,我的自我介绍渐渐丰富起来,当自我介绍在我心中说了好几遍时,当教室只剩下几个人时,我想着要不要主动上去。毕竟我已经准备好了。
就在我犹豫不决时,老师问“下一个是谁”,“我!”要强的我毫不犹豫举起了手,大步流星走上讲台。
“大家好,我叫……”我从自己的名字说起,说到性格、爱好,越说越顺,我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慷慨激昂。
当我走下讲台时,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鼓掌。我更加昂首挺胸,心想:下一次我要第一个上场。登台的感觉真好:我的心在剧烈地跳动,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在舞蹈。
这是一节丰收的课,我收获了期盼已久的——自信!我深深地感受到积极准备,大胆展示就会获得勇气和自信。
这节课我觉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不仅仅是几位学生升格作文后被肯定、被赞赏的快乐,还有众多学生在这节课中思维狂欢的快乐。
这节课上,我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优秀作品,当王欣语同学上台朗诵自己作品的时候,组内其他同学逐一说出推荐语,对王欣语同学来说是极大的鼓励,我们也从多个方面看到了这篇作品的优点。孩子们分析得特别好,从构思、材料、语言等角度说得很完善,他们真是有一双慧眼。
接下来我用一个问题打破了学生的赞美之声,激起了思维的千层浪。本文题为“我从社团中收获了自信”,文中的自信表现在哪里呢?学生立马意识到:是呀,我们觉得那么好的材料,表现自信了吗?于是我请同学们带着批判性思维进入挑刺环节。挑刺,学生可喜欢了,他们就从字词、从句式、从材料去挑刺。刺挑完之后,我们集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去帮助作者修改这篇作文。学生很快就说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既是对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帮助同学打开了修改的思路。
即使是一节作文课,也要为学生创设悬念,制造矛盾,引导学生在矛盾中培养批判思维,进行深度思考。我想,这也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