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专题推荐集心理
听从内心的选择----关于理想与信念的那些事儿

听从内心的选择----关于理想与信念的那些事儿

作者: 沙子0001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19:38 被阅读292次

0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昨天睡前刷微信,又看到陈行甲的文章,这位前网红县委书记,现公益人的文章,一贯的细腻、真挚、感人。

早前他是湖北兴山县水月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后通过考试宣办进入清华的管理学院进修学习,毕业时学习成绩全优而绝不逊色于同班的年轻人。

后调往宜昌工作,之后又赴美国进修学习,也得到了留京工作的机会以及“国开行”的铁饭碗,但是在这个时刻,他选择了去湖北巴东县委书记担任县委书记,那个爆发了邓玉娇案的地方,进行工作,开始他的下一段人生。

”网红“陈行甲

五年时间,他以一己之力,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努力尝试将巴东县的政治生态进行恢复与还原,得罪了不少人,“一身正气,一身杀气,一身朝气。”湖北省第三巡视组组长在巴东巡视时如此评价陈行甲。

这里只提两个细节:第一,他有晨跑的习惯,他跑步的时候,总有老百姓过来陪着他跑,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他对此坦然:我前有与总书记的表彰合影(摄于优秀县委书记的颁奖典礼,该奖项的分量沉甸甸),后又无数支持我的老百姓,我不怕;

第二,上任不久他见到了这辈子见到过的最多的钱,他断然拒绝,并且说:我现在离开了,也许我现在可以说,我也许是为数不多的(也许是绝无仅有的)不收钱的县委书记。

挥洒汗水,干到优秀,书记接见,新闻报导,大有提拔空间,前景可谓一片大好,此时他选择的转身,辞官转身成为公益人,绝非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在深圳成立了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奔走劳碌筹划。此时网红的光环已逐渐退去,其中艰辛困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个辞去公职的前县委书记,一个公益新兵,是什么给予他这样的自信?

陈行甲说,世界上所有事都架不住“热爱”两个字,只要热爱,什么都可以办到。比起从前那些人前人后前呼后拥的时光,他更喜欢现在的生活,“看清仍然热爱,知难仍然行动,是公益人的宿命和使命。”

上大学时,他就能熟背罗素的英语文章《我为什么活着》。第一段话就是: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弱势者的苦难难以遏制的同情心。

正如他所说,有些选择,是渐远的青春时代就注定了的。

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在他为了公益事业奔走,拜见某些重要人物时,这位口才极佳从不怯场的“广场发言者”(因县委书记需要常常面对广大人群发言),说到自己的紧张与压力,在“人物”面前,他呼吸都经过了彩排…… 可是天不遂人愿,效果没有达到,返程的星空下只有他孤独一人的背影。

作为公益新兵,陈行甲的梦想不可谓不宏大:

“深度联合政策内资源和社会力量救助,在试点地区实现贫困儿童白血病基本免费治疗,探索一套可复制的救助模式,以期最终影响国家儿童白血病医疗救助政策。”

“我们不是简单地找富人筹钱,去给穷人孩子付医药费,而是要在大病救助过程中建立数据库、摸索规律。”

从陈行甲的言行中,不难看出,他的公益“套路”跟一般人眼中的公益有所不同。他更重视从制度机制、基础数据资源上推进公益事业。虽然这有难度,但他愿意为之努力。

对于这样的坚持不懈与探索,中兴76岁的候总(贸易战时,赴美谈判的那位老人)对陈行甲说:

你的理想和热忱可贵,你对公益设想的方向明确,对社会有价值,我认可你这个人,我们愿意支持并共同推进。这些探索有价值,不要急……

这样热情洋溢的评价,令他感到莫大的激励与鼓舞。

一路走来,有些朋友渐行渐远,他也丝毫不作任何道德评价,挥挥衣袖,就此作别。

转行2年之际,这位前文艺老青年,用吉他自弹自唱,唱出如下的旋律:

林中有两条小路都望不到头 / 我来到岔路口伫立了好久;

一个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  /  我选择了这一条却说不出理由;

将来在小路的尽头,默默地回望  /  想起曾有过两个不同的方向;

而我选择的是人迹更少的那条路  /  只有这样无名小路才不会被遗忘。

陈行甲自评:任何通往光明前景的道路都不是笔直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02  “我没有道德标签,只是我做这个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这我想聊聊我的偶像,李一诺。外界对她的简介是这样的:毕业于清华,生物博士,前麦肯锡合伙人,有马甲线的三娃妈,现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新教育学校一土学校创始人。

李一诺

放弃合伙人的高薪,自降身价,投身公益,她自己是这么说的:

“首先,我绝对没有道德标签,研发新药,天使投资,疫苗准入,哪个都牛,没有最牛;

其次,我觉得我做这个工作能发挥比别的工作更大的作用,虽然对解决的问题没有优越感,但是从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人的质和量来看,也许我能起到更大的作用。私营领域和公共领域,都有相对成熟的“职业路径”,而社会领域相对散乱很多,人才也许是最大的瓶颈。

最后,也希望在特殊的平台上,成为描述中国未来的一份子,这本身就让我激动不已。”

一诺是那种目光深远,考虑事务长远影响的人。她说,在机场看到的小广告牌:”清华毕业生1V1辅导出国留学英语全过程“,她说:干这个可以,你别打清华招牌啊,再高大上的清华招生宣传片,全给这么一行小字抹煞了。可见一诺的刚烈。

但是她其实又最脚踏实地,是个入世的理想主义者,不端架子,不作伪装,因为对现行教育状况的不满意,她回国后,创办了新教育学校:一土学校。

大家知道,现行的条件下,办一所学校很不容易,准入门槛很高,一诺在新教育探索方面的努力,让人感到感动。比如,融资的过程中她遇到很多困难。

她提到自己虽然给盖茨打工,但是盖茨有钱,她并没有钱,说为了项目融资,眉心都急出了火印,甚至动了抵押房产的心,带着所有准备、口才、才华,约见北京四合院里面的“金主",同样也是连呼吸都彩排,

但是无奈双方关注点不在一个层面上,只能落寞的看着四合院大门缓缓关闭,失望而归。外人看来光鲜的她,也承受着不为外人道来的压力与挫败。

她创办的一土学校,不是公益机构,要生存要盈利,但是一诺一直觉得:教育不能被资本绑架

现在全中国最富裕的两大教育集团,”新东方“和”好未来“(即学而思所属集团),都是富可敌省,但是这不是教育,这叫“应试培训”,“培训班”。

现在建学校,想批地,需要有200米跑道,CBD里拥有200米跑道是什么概念,那得是多大的地皮。有这面积是干培训班还是开学校,到底哪个来钱快,投资人也不是傻子。

一诺只想办教育,关于孩子,关于真正的“人”,关于中国教育的未来。

03 坚持理想,你不孤独

攀登者

很多时候谈到梦想和坚持,也会被现实打脸,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很多受过顶级教育的年轻人,藤校毕业,从事的工作是:用AI技术,分析令你着迷上瘾的美女的脸,然后通过APP推送给你,工资则数倍于同龄人。不知道你看到这则新闻有什么感受,我一时语塞,也许这个就是时代潮流,网络时代的趋势吧。

我不知道,如果这工作机会给我,我会不会去做。获得高薪完全没错,安全感和价值感之间,也需要找到平衡。可是不论怎样,你还是能在人群中,发现默默坚持理想的,具有相同特质的人,是这种发现让你觉得,你不孤独。

台湾的陈文茜,被李敖誉为”最聪明的女人“,学成归国后成为大律师,因为只能为权贵阶层打官司,愤而辞职,后失望于政治,最后投身于新闻业,创办“文茜大姐大”,力图改变人们看事物的视角。

”菠萝因子“公号的主理人,李治中,笔名菠萝,国内癌症科普大咖,80后,清华大学本科,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跨国顶尖制药公司癌症新药开发部实验室负责人。他也是回国后投身于儿童癌症研究及相关公益事业。

他说在美国,儿童癌症的生存率是中国的若干倍,儿童癌症本来就大有希望,大有可为。

在美国,一个抗癌成功的小朋友回到学校,会受到全班同学的鼓掌鼓励,绝不会受到一丝一毫的歧视,我们国家的小朋友,什么时候也能收到这样“英雄般的待遇”?

在美国,一个癌症孩子的家长打开网页,所有的最新,最有效的,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会涌现在他眼前,我们中国的家长打开网页呢?

这所有的所有,促使他期望改变现状。

我写了这么多例子,很多都关于慈善,不要误会,我写这文章的目的,绝不在于提倡大家都要从事慈善、教育工作,或直接为公益做贡献,也绝没有任何道德绑架的意味。

坚持理想并不是要做多么宏大的事情,坚持理想其实是做细小的选择。

一诺曾说:理想不是独立于现实的大梦,不需要辞职去非洲,也不需要转行做公益,而是每天的日常生活里,做到可以做的事情:把工作做到高标准,不断精进;看到不公平情况,发声;出了问题,敢于担当。

事实上,做什么都可以,只要那是正确的事

人们都希望过得幸福,坚持理想,也许也是为了靠近幸福。幸福是一种内心选择,也是一种内心感受,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也须听从内心。什么时候,你能骄傲的说出:我做这个,不为什么。也许你已离幸福更近了一点。

最后,我用特蕾莎修女的诗歌结束本文,遵从内心,你我共勉:

人们经常是无理的,没逻辑的,自我中心的。还是要原谅他们;

如果你善良,人们也许会说你有自私的企图。还是要善良。

如果你成功,你会有一些假朋友和真敌人。还是要成功。

如果你诚实和真诚,别人也许会欺骗你。还是要诚实和真诚。

你多年建设的成果,可以被人一夜之间摧毁。还是要建设。

如果你平和幸福,他们会嫉妒。还是要幸福。

你今天做的好事,明天人们也许就会忘记。还是要做好事。

倾尽全力,给世界你的所有,也许这远远不够。但还是要尽己所能。

你看,最终,这些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从来不是你和他们之间的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相关文章

  • 听从内心的选择----关于理想与信念的那些事儿

    0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昨天睡前刷微信,又看到陈行甲的文章,这位前网红县委书记,现公益人的文章,一贯...

  • 关于理想的那些事儿

    理想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想做到的事,想把事做成什么样,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达到什么样的人生高度,而设立的目标。 “曾...

  • 从不相信优秀的那些鬼话 但崇拜能听从内心的勇敢

    楔子:从不相信优秀的那些鬼话 但憧憬能听从内心的勇敢 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鸿沟之间 现实以上 理想未满 一个匍匐前进...

  • 关于理想那些事儿

    今日主题:关于理想那些事儿…… 1.年终谈理想,有些蓦然有些无奈 2017新年到的这几日,总是有些惶惶不知所措,年...

  • 听从你内心的选择

    一直以来,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下,我们都会被要求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小父母就对我说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要做到...

  • 之四:思维导图用于决策

    关于如何做正确的选择,大家都还是比较关心的吧!课程过后,印象最深的是“听从内心的选择”,相信过往自己累积的...

  • 心灵随笔

    1 选择,没有好与不好,不同的选择,人生的轨迹不同,生命的体验不同。只要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做出选择,就没有什么好后悔...

  • 告别职场纠结 听从内心的选择

    最近有很多工作三年以上的在职人士找到我,询问我如何解决工作中的疑惑。 咨询过后,我发现他们其实已经工作的很好,并且...

  • 理想那些事儿

    1 老王在单位累了一天,六点多蹬着自行车回到家,疲惫不堪,他是个铁路工人,天天风吹日晒的。媳妇儿在准备晚饭,电视哇...

  • 理想与信念

    在我敲出理想这个词的时候信念出现在键盘的提示词里面。 内心有很好的想法却表达不出来,无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从内心的选择----关于理想与信念的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md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