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看《红楼梦》,林黛玉是我最喜欢的人。甚至把自己原本大大咧咧的性格楞是矫情做作地改成多愁善感的黛玉性格。本来没心没肺,根本不懂计较的我,楞是按照黛玉的标准把自己磨练成了小心眼儿。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多聪明,多柔弱!黛玉成了我那时候的偶像。
转眼,人到中年。再去读《红楼梦》,发现自己对宝钗越来越有了感觉。
宝钗的家庭背景是孤儿寡母,薛姨妈虽然和王夫人为亲姊妹,性格却比王夫人软弱。宝钗的哥哥,混世魔王薛蟠跟宝钗相差甚远,简直就不像是一个妈生的。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无所不能及。
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宝钗没有期期艾艾,而是让自己成熟稳重体察他人疾苦,善解人意。厚重的心性下,也有着与普通女孩儿不一样的志向。同是写柳絮,宝钗写的大气磅礴,壮志凌云。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年轻的女孩子宝钗,是个能屈能伸的人。尽量不计较别人让自己受到的委屈,尽量自己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拿宝玉的“通灵宝玉”给众人看后,送来众人的“敬贺之礼”,其中有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贾母说“好像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一个”,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探春说:“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
宝钗真是好雅量。当着长辈和大家的面,一个年轻女孩子,大家闺秀,被人说在别的上头有限,只有在带的东西上用心!不嗔不怒,云淡风轻地就过去了。
上面说到的是宝钗的能屈!下面说说宝钗的能伸。
第三十回,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
大家看到了没?宝钗姑娘难得少见的当众发怒了!什么原因呢?
原来薛蟠的生日,恰巧宝玉和黛玉两人闹别扭,宝玉哪里还有心情去给薛蟠庆祝生日。没去就没去罢了,可宝玉偏偏狗尾续貂多此一举地跟宝钗表白是自己身子不舒服才没去,拿人家宝钗当傻子!
宝钗知道宝玉心里眼里只有一个黛玉。心里本来就不平衡,偏偏宝玉又来一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人啊,不能仗着人家性子好就太过分了!宝钗脾气再好,人家也是大家闺秀,也是很在意自己的面子和形象的。你宝玉心里没有我也就罢了,却当着长辈和众人的面对我品头论足!还拿红颜祸水的杨贵妃来比我,你真是有些欺人太甚了!
盛怒之下的宝钗对宝玉一百个不满,也只是把压抑的情绪借丫鬟靛儿来找扇子敲山震虎地宣泄了一下。没像黛玉那样哭成什么样!闹成什么样!
偏偏黛玉看到宝钗受到了宝玉的奚落,面露得意之色,这得意之色在宝钗的眼里可是十分扎心!黛玉按捺不住得意之色问宝钗看的什么戏?
宝钗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宝姑娘已经开始给宝黛下套挖坑了!人善就该被人欺?宝姑娘不惯你们毛病!
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宝姑娘厉害!杀人不见血,骂人不带脏字!谁还不服?有想挑衅的尽管放马过来!
宝钗孝顺体贴识大体。
“哥哥从江南回来,带来的货物也该发完了,同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这是一个未出嫁的女孩子替母亲考虑到的。阿弥陀佛!天下父母,如果能够拥有宝钗这样的女儿,该是多么大的福分和幸运啊!
生女当如薛宝钗,此生无憾。
(原创)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02410/1468a78f8692ea15.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