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唐玄宗李隆基还是非常看重李白的。那种看重,也不是一个粉丝的心态,望高峰而慨叹。是惜才敬才,因为李隆基的诗写得也很不错,至少你为泰山,我也崚嶒为终南。只是他玩音乐玩书法,又玩火,玩出个烽火连城,自己跑得差点肝肠寸断。后世人记住了他那段旷世奇缘,却记不住他那么多本事,把他的诗才就淹没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b6641c4d74a3b860.jpeg)
蘅塘退士辑录的《唐诗三百首》里,选取的是李隆基的《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个人更喜欢他的《过老子庙》:
“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
写仙家的事,诗里果然有些仙家的气味。颔联“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白描10个字,荒芜与萧疏立现;颈联“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沉郁雄阔,端然大家气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250670f5542f42cf.jpeg)
啰嗦这几句,是说,李隆基的确有欣赏李白的能力。
但是李隆基不是文联主席,只欣赏你的文才就够了。如果是这样,他和李白之间还会友好相处下去,也许还会弄出几段佳话,共同创作一些传世经典词曲。应该不会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就把一代诗仙打发出京,从此势若参商,不再相见。李隆基有一个更为现实的身份是一国皇帝,煌煌大唐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在诗人李隆基的眼里,应该是仰视李白的,但在政治家李隆基的眼里,四十多岁的李白稚嫩得像四岁小儿,简直无法给他个正经官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3a2116c26db4bad3.jpeg)
唐代人段成式是宰相公子,曾经任秘书省校书郎,精通佛典。他的《酉阳杂俎》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上不觉忘万乘之尊,因命纳履。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及出,上指白谓力士曰:‘此人固穷相。’”
这段话可以解读如下:李白经过伯乐贺知章的推举,第一次在便殿陛见唐玄宗,其风采气度就让当皇帝的很是折服,虽然不至于像《新唐书》里欧阳修给李白作传时描写的那样,“亲为调羹”,但是唐玄宗暂时忘记了自己九五之尊的身份还是有可能的,接席而坐,准备好好聊聊。但就是在这时候,李白忘乎所以了,后人为他掩饰说他是醉了,才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可真要醉了,怎么不让李隆基给你脱一个?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374bf3128e14a14e.jpeg)
如果李白这么得意忘形,不客气地说,那就真有点小人得志的做派,高力士不仅是个宦官,还是堂堂的将军。“此人固穷相”,李隆基骂得挺狠的,用现在的话说,“此人天生一副穷样!”还有人说:“玄宗真骂得确。”第一次见面就落下这么个不妙的印象,唐玄宗从此就轻看李白了,不可能再给他官做。
尽管李白也自认为胸怀纵横之术,有济世经邦之志,只是因为这样一个不知轻重进退的举动,坏了大醋。有人认为这是野史不足为凭,但唐代人记唐代事,可信度确乎比后世人的更高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362d45ed20d65d6d.jpeg)
李白不被重用,失意长安。有人把脏水泼到高力士的身上,说他给李白挖坑上眼药,岂不知这位千古第一贤宦“近无闲言,远无横议”,如果唐玄宗对李白青眼有加,他哪里会那么不知深浅?
也有人说是杨贵妃从中作梗,这更是戏论,凭据仅仅是《清平调词》里把杨贵妃比作赵飞燕?那诗的整体色彩都明显是在巴结奉承,李白为什么要含沙射影自找倒霉?何况杨贵妃也没有那么蠢。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52d207784a5db6bd.jpeg)
唐玄宗与杨玉环
李白在郁郁不得志时期写的《寓言三首》其三:“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倒。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有人郑重分析为“辽城东”指的是幽州,代指安禄山。 “绿杨”就是指安禄山、杨贵妃,而“海燕”“双飞”比喻二人已成淫乱之势。这简直不是过度解读,而是不知所谓的胡说八道。李白只是写了闺中怨妇一种心境而已,可笑的是,此诗大约写于天宝二年,即公元七四三年,安禄山那时候还没有起山得宠,而他反叛是七五五年的事。到七四四年的三月,安禄山才以平卢节度使出任范阳节度使,同月,李白就出京而去了。能以诗预言后来的事,李白难道真是神仙?或者说,就算安禄山和杨贵妃在李白入宫的时候就勾搭上了,李白敢写出这样一目了然的诗,虽然大唐朝不兴玩文字狱那一套,李隆基也会轻轻摘了李白的脑袋,还想拿着金子走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f4a5b5e1201ad036.jpeg)
唐玄宗形象
还有人说是李白泄露了什么宫中机密,酒后失言也许是有的,因此召来李隆基的嫌恶也有可能。但归根结底的原因,应该是李隆基认为李白基本无政治才能,你还是去写诗的好,所以“赐金”,算是较为体面地让李白卷铺盖回家。
李白是很想当官的,谋的心也重,以国士自许,想“辅弼天下”,在《走笔赠独孤驸马》中写“长揖蒙垂国士恩, 壮士剖心酬知己”,尽管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让人看看,但机会错过就是错过了。
个人的感叹是,仙客就是仙客,奈何自甘堕落要当政客?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fcdf316809fc20e0.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