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育儿书籍很多,关于孩子情商、智力、性格、技能等各个方面。家长经常处于教育孩子的焦虑期,当教育孩子出现问题时,就去寻找成功榜样,然后将别人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孩儿身上。
可是运用了一段时间,发现别人家孩子这招管用,自己孩子却一点成效不见。
记得前段时间微信上经常说:“孩子要表扬,不能批评和惩罚”。很多家长看到了:“哦,原来是我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以后孩子出现了问题,要好好讲道理,不批评责骂。”
孩子撒谎了,我要好好讲道理;
孩子没写完作业,我要给孩子改正的机会;孩子偷懒,不想学习,我要耐着性子好好和孩子好好交流......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不但没有改进,有时还变本加厉。终于有一天绷不住了,重新实行棍棒政策。
我在想:为什么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孩子有如此之大的变化?
当然,孩子是不一样的,对行为的接受具有差异性。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其实,最近在看育儿书籍时,我总是会遇到一些心理上难以跨越的困惑:
“明明是本着改变教育方式的目的来的,读着读着却不自觉的开始反抗书中的内容。”
“这样教育孩子累不累啊!”
“自己的父母也没有像书上说的这样教育,自己不还是活得很开心吗?”
“明明简单的方式,我就可以教育好孩子,为什么还要搞得这样复杂?”
看见没,虽然我们本着好意去学习的,但内心还是反抗的。如果内心不能真正接受新观点,那么就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
就像表扬和惩罚的处理,如果我们不是心中真正接受,只靠一时的隐忍,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内心的不满越积越多。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认可科学的育儿观点,做到从容教养呢?
我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开始。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的育儿观点是错的。
比如说孩子刚刚生出来的几个月,总是会不停地哭,哭的人心烦意乱。这时,老一辈的就会告诉我们:“让他哭,别惯他!”
一直以来,我也是秉承这样的观点。然而,我并不知道孩子刚刚出生的一年,是孩子建立对外界信任的重要时期。
孩子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自己所有的情感满足,饿了?困了?难受了?想抱抱了?如果及时得到父母的回应,那么他就知道这个世界是有人在意他的,是有人疼的,他便可以去勇敢的探究世界;
而如果他的哭泣得不到父母的回应,那么,他有可能就会得到这个世界没有人关爱他的错误认定,从而变得胆小怯懦。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正确的育儿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的照顾孩子;然而,也有一些我们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却在阻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及时改变自己的心态,及时让自己清零,能够更好的让我们成长进步。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孩子。
我们自认为是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孩子天天在自己的照看下,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诉求,一清二楚。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孩子的行为,却看不到孩子的内心。
我们认为知道孩子的行为就是对孩子的了解,可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行为说明了什么?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如1岁左右的孩子经常会喜欢扔东西玩,孩子扔出去,家长捡回来,孩子再扔出去,家长再捡回来。一而再再而三,父母嫌麻烦可能就会拒绝孩子乱扔东西。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喜欢乱扔东西?是因为他“坏”?
我们看的见孩子这样的行为,却不知道他行为背后的意义。
其实,孩子在一岁时,有对空间的探索需求。当孩子将东西扔出去时,他认识到了空间的存在,那么他就会不断通过扔东西去感知空间。
除了之外,还有很多父母头疼的“吃手”问题。
很多孩子到了一两岁,总喜欢逮住什么吃什么,只要手能够到的东西,总喜欢拿到嘴里“品尝品尝”。很多父母会很焦虑,担心孩子安全的同时,怕吃进去各种细菌和毒素。
孩子为什么喜欢吃东西?
因为在0-2岁存在口腔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孩子通过口去感知事物,经常会通过口去认识周围的一切。所以,家长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没事就拿着小手塞在嘴里,感觉在品尝人间美味。
你看,虽然我们每天看到孩子的一切,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行为,就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不明白孩子行为的初衷,又怎么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所以,我认为最科学的育儿理念,不是一味的照搬书中的育儿方法,而是在改变自己的基础上,了解孩子背后的真正含义。
毕竟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