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前在学校有困难的时候,总喜欢找几位要好的学长学姐倾诉,什么室友不合啦,考试成绩不理想啦,毕业遥遥无期......
每次听到我的烦恼,学长学姐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事的,以后毕业就好了。
或许正是带着这句话的激励吧,每次失落的时候,心中都想着快点毕业吧,毕业了以后就不会有那么多忧愁了。
然而谁又曾想到,毕业后要面临的问题数量,远比学生时代多出好几倍,而且各个都不是当初那种睡一觉,第二天起床就能自动解决的问题。
单单拿一项工作出来说吧,期间面临的难题,就很有可能压垮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别提什么爱情、友情,亲情了。
20几岁这样一个年龄,好像是人生最尴尬的时间点吧。梦想着赚很多钱,能够早日让身边人过上美好生活,却又迫于能力与资源有限,只能老老实实上着不痛不痒的班,拿着不多不少的工资额。
成年人的不容易,已经不仅仅是当初电影里看到的画面,而换成了实际生活中的切身体验。
02
其实,我一直挺感谢我家里人的,尤其是我爸爸。
他对我从来没有任何要求,哪怕我从事什么职业,他都只是说着一句话:只要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就行。如果做不下去,回家,我们还有能力帮你找。
正是因为他的如此谅解,也导致我总觉得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挺不孝顺的,太过于自我了,总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从来不会认真考虑过父母老了以后该怎么办?以及未来有了家庭之后,如何去承担起那份责任。
我记得在看某一期《十三邀》的时候,许知远曾经对哲学教授陈嘉映说过自己其实挺不喜欢内心的那种自我的。
陈嘉映听完后,反问了许知远一句话:“你是真的不喜欢那种自我吗?”
许知远沉默,对着镜头百般无奈地笑了笑。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自我”这个词到底意味着好还是坏。
自我也许有利也有弊吧,一个人能够保有内心的自我,才能不至于随波逐流;但如果太过于自我了,反而会伤害到身边关心自己的人。
所以,人体内的自我还是别太多,也别太少,刚刚好就行。
03
毕业这么久以后,自身经历了社会上的很多事,人生角色突然由学生转为一名工作的人,原本坚持了多年的价值观,似乎在一场场得与失中被击得支离破碎。
从前我一直觉得,钱并不是很重要。或许是受了家庭的影响吧,其实从小到大,家里人给的生活费都挺充足的,导致我对于钱并不是特别敏感。
以前无论做什么事,最首要的前提是开心就好,想到喜欢的事就去做,遇见喜欢的人就去追。
而如今,无论遇到什么事,哪怕心里很喜欢,都会认真地考虑一下,这件事是否能给自己带来金钱上的收益。
如果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那就没必要浪费太多时间去完成。
好像毕业了以后,金钱成了衡量很多事的标准。其实我蛮不喜欢用这个东西去衡量付出与回报的,相比起金钱,我从前更喜欢用类似成长,收获等摸不着的词语去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
然而,如今好像不再频繁将这些词挂在嘴边了,银行卡上的数字,或许也能真真切切地带来安全感。
有人说这是变得现实了,也有人说这是另一种成长。
不管好与坏吧,都得继续下去。至少目前为止,钱是能给我带来动力与安全感的最好事物,如果哪一天钱赚够了,再去找另一个词来代替也不晚。
谈钱并不可耻,想赚很多钱也不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
04
从前还是学生的时候,看着许多学长学姐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日复一日地做着一件事的时候,总会暗暗告诉自己,我这辈子一定要做很多事,绝不可能一本子就囿于一种行业,甚至一个职位上。
后来毕业才发现,那些有能力做着很多事,在许多领域都有建树的人,是需要付出常人所不及的努力与汗水。
想要把一件事做好做成功,已经很难了。
所以说,刚毕业了以后,心气还是别太浮躁,先老老实实将最基础的工作完成好了,才有可能去做更高级的事。
耐得住寂寞,才能拥得了成功。
05
很多人说,大学毕业是一个人生拐点,它意味着你从此正式摘掉学生的标签,再也不能以学生的思维来要求自己,以及身边人也不会给你学生的特殊优待。
深以为然。从毕业到褪去学生的稚气,是需要在社会中一点点历练出来的。
当你经过了许多事,当你原本坚信不已的价值观,逐渐被一件件突如其来的事打破时,当你再次重新建立起一套原本不相信的观念,并且试着去习惯并且接受它的时候,也就是你成长的最佳时刻。
相信那个时候的你,比起最初的自己,定会更加坚强,更加从容不迫。
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