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那就是最好的美味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俗语中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真实反映了环境地理,也就是大自然对人的影响。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有所不同,养育的人的脾气性格也迥乎不同。人如此,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喝的水,吃的东西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小时候就喜欢趴在路边拔茅针,茅草那还没抽穗时的嫩芽。每当春天来临,原本光秃秃的道路向阳一侧总会长出一蓬蓬绿色茅草,如针状的叶子密密匝匝随着道路延伸一直伸向远方。
在这些密密匝匝如针状的片片叶子中,孕育着茅草嫩穗,轻轻的拔出,拨开包裹的嫩叶,里面就是嫩穗,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清香软嫩。到了夏天这嫩穗就抽穗,如同芦花般在路边摇曳。但它毕竟不是芦花,比芦花小很多,细细长长如同一支支描眉画眼的笔,在给天空梳妆打扮吧。
到了秋天转成白色,秋风吹来茅草金黄,茅草白色的花掩映其间,在大路边点缀这秋天时节。不知会被哪个调皮的小孩点燃,茅草又成一团火焰化作这一季最美的谢幕,留下黑色印记化作路的台阶。茅草对于孩子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细细长长的茅针,虽然淡而无味,但能品味着春天的气息。
如今都是混凝土,水泥路,哪里还有茅针?小孩子也不会拔茅针尝味。市场上有的是各类菜蔬水果,但虽然丰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不分什么季节,菜蔬都是玲琅满目,但菜蔬的味道总感觉不如以往。
番茄只是番茄模样,不会有太阳光的味道,那起沙的软糯口感,甜中带有点酸,咬开后浓浓番茄味,如今却很难品尝到。
菜场很大,摊位很多。可路边偶尔出现的农村老头老太拿出来卖的菜蔬,却总是会吸人眼球。
拿出来卖的菜,有可能是野菜,诸如马兰头,荠菜,马齿苋,水芹等。也可能是自家菜地上种的菜,纯粹是在地蔬菜而不是大棚蔬菜。而且什么季节卖什么菜,从来不会反季节。虽然它们看上去颜色暗淡,品相不出众,但这是受过太阳雨露,经过大自然磨练的馈赠,有阳光的味道,自然的味道。
口味或许是不如菜场卖的好,有苦有涩,但这才是大自然的真实体验。大自然怎么可能都是顺风顺水,天天晴空万里?人生道路也是大自然的体现,怎么可能一如既往的春风得意?
2019.4.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