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的明师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21-12-13 08:57 被阅读0次

①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三个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三个问题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依然没有标准答案。也许我们自己思考一辈子,也找不到答案。有没有终极答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也没有标准答案。有些人追求意义,有些人并不在乎意义。追求意义的人,他们对意义的定义也不同。

人生有没有意义,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别人可以建议,但是无法控制。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论,其实永远没有统一答案,没有终极答案。

没有终极答案,我们才能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思考和追求,否则我们的人生就会无聊、无趣,无所事事。

每个人都要靠自己寻找答案,自己成为自己的明师,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

不要受别人影响,不要人云亦云,不要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外界的肯定、别人的肯定,不要通过物质或者虚荣来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聪明人喜欢提问,智者没有问题。开悟前我们有问题,需要答案。开悟就是放下了问题,所以也不需要答案。也可以说放下问题的同时答案就浮现了。

最重要的人是自己,最重要的肯定和赞扬应该来自自己,而不应该来自别人。缺乏自信,希望别人肯定自己,这一生会过得很辛苦。

爱,幸福,快乐,都应该是自己的能力,与别人没有关系。

当我们可以爱自己,使自己幸福快乐的时候,就可以爱他人,让他人幸福快乐。

②人到中年,体会到的苦会更多更深。

许多苦都是思想认识造成的,如果可以改变观念,就可以消除。有些苦是实实在在的,只能承受,没法逃避。

修行其实就是通过改变行为而改变观念,然后就可以超越苦。

圣人的思想我们很难理解,但是如果我们按照圣人的教导去行动,久而久之,我们的思想就会接近圣人,许多痛苦就会消失。

没有经过自己验证的思想都是别人的思想,不是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思想一定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而得到的,是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思想。

每个人的个性都带有共性,个性只有通过共性才能实现。

③我们往往以为自己知道很多道理,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并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容易,知道自己不知道很难。

正念就是圣人的思想,想想我们头脑中有多少圣人的思想,恐怕大部分念头都不是正念。

④一个人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帮助别人成功。作为写作者,只有能够帮助更多人提高写作能力,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无数人的帮助,所以个人应该帮助别人。离开社会,人不但没有价值,而且没法生存。

⑤人生的苦和乐基本各占一半,但是乐起来感觉时间很快,苦起来感觉很难熬。

人生前半截得到比较多,希望比较大,所以乐相对多一些。人生后半截失去很多,已经看到大限,不敢再希望什么,苦相对比较多。

修行其实就是面对苦,但是很多人误解了修行。不修行,人必然会逃避,逃避的方式非常多。修行,只有一种方法,就是承担。

回忆过去的苦确实是很愚蠢的。有些人通过担忧未来给自己制造恐惧。所有的苦其实都是自作自受。

修行有许多具体方法。找事情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不要让头脑胡思乱想。

相关文章

  • 成为自己的明师

    ①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三个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给出属于自己的答...

  • 20221017做自己的明师

    也许我们成为不了名师,但我们可以成为“明师”,就是对教育之道的明晰,对教师成长之道的明澈。 要想成为“明师”,还要...

  • 成为明师很重要

    昨天农村教师进城公开选调考试,非常要好的一个姐妹没有参加此次考试。她说因为学校有一名比她年轻的老师要求比较强...

  • 人生就是一场实验

    想认识明师,必须先成为明师;想认识佛陀,必须先成为佛陀。只有你伟大了,才能识别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事。真理是用来体验的...

  • 何谓明师?何谓学习是为了成为自己?

    以前只知道名师,今天体悟到何谓明师。 今天早上带如是回道禾会所集合,由落桑师父带家人们一起去放生。过去,并不懂得放...

  • [学习]成为“明师”的几条路径

    2021年,“教育行走”如约而至。这次的讲师团中,我比较期待的一位是张祖庆。对他并不了解,但早已听说过他的名字,知...

  • 真正的明师是自己

    智慧来自心灵,不从外面来。吸收太多外界信息,会堵塞悟性和智慧。 清晨写作容易得灵感,容易直接与心灵沟通,因为此时头...

  • 成为自己的释梦师

    一般人不知道,梦其实在告诉你,你目前的真实想法,你的欲望是什么。而你,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定会去问别人。可怕吗?一...

  • 成为自己的“催眠师”

    前些日子聆听了一堂心理学公益课,老师开门见山,列举老人高价买保健品的例子,进而引出营销中的“类催眠现象”。 在...

  • 成为自己的释梦师

    梦也是认知的一种方式,它更多的是想象,而人醒的时候,更多的是依靠客观逻辑来做判断。 梦具有相似性、相近性、辐射率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为自己的明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cj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