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离婚》

作者: 时光社D陈先森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22:33 被阅读77次

 

老舍:《离婚》

        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即是理性。所谓哲学的高度,即在于哲学超越平常的理性能力。以此为前提,最好的小说,也即是充满了理性意识,具有哲学思辩精神的作品。

        小说艺术和其它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要求作者必须以极大程度的理性客观的去看待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与一切事件,越高的理性越是能够锻造出越优秀的作品。因为人与事件的发展,遵循人性的规律,但不会服从作者个人的情绪。

        因此,越是优秀的作家,往往越是悲痛,因其描述人与事件的发生,却无力阻止悲惨事实的发生。拙劣的作家自以为上帝,不免任意改变人性的参数,左右事件的真相,结果也就是写出了一堆自大和无知的文字。真正的作家以极大的理性克制个人的情绪,尊重人性的弱点与光辉,尊重事件的真相与结局。真正的作家是袖手旁观的上帝,他创造了构成故事世界的基础元素,而后只负责如实记录事实真相,绝不出于个人的意愿去改变真实的人性与事件的发展。

        《离婚》这部小说,就是一部充满了理性的作品。据作者介绍,这部小说从构思到创作完成,只消耗了他极少的时间,可以说一气呵成。这也恰恰是许多经典小说的例行过程,比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故事的主角张大哥,老李甚至于没有名字。“他的宇宙就是这个院子,他的生命就是瞎热闹一回,热闹而没有任何意义。”这是小说中老李对于张大哥生活的反思,也是作者本身对于平凡生活的极其深刻的沉痛感悟。对于无数社会中的小人物们而言,他们的生活无外两个主题:如动物般生育孩子,将之养大;以及在有限范围内作为"人"的样子"瞎热闹一回,热闹而没有任何意义。"

        老李的挣扎极大的隐射生活的荒谬性。如果他想"像模像样"的生活,他就必须接受庸俗的荒谬现实,并且主动庸俗主动荒谬。如果他不想"像模像样"的生活,他想挣脱庸俗的泥坑,那么他有可能成功,但也无非会被更高形式的荒谬取代。而更大的可能是,他根本就爬不出来。最后,也无非就是从这个泥坑爬到了那个泥坑。

        这种存在的现实颇苻合于叔本华的悲观哲学中所描述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生命超脱不了是悲剧,超脱了是更大的悲剧,总之你是无力翻转这个生命这个短暂而悲哀的事实的。

      《离婚》完全不同于《四世同堂》的宏大和《骆驼祥子》深入,却有着极其平凡而又极度真实的感染力量。它是老舍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2018-9-16于三亚

相关文章

  • 离婚—老舍

    在一篇教科书上看到老舍的这本作品,端看名字,想来可能不适合我这年龄层次的女生阅读,也就没放在心上。等到归还日...

  • 《离婚》||  老舍

    老李是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不太务实的人,因为他胸中有诗意。有妻子儿女,却惦记着隔壁被丈夫抛弃的年轻少妇。京城衙门当...

  • 老舍:《离婚》

    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即是理性。所谓哲学的高度,即在于哲学超越平常的理性能力。以此为前提,最好的小说,也即是...

  • 《离婚》老舍

    《离婚》这本书是我在言几又书店种草的。 那天,“烟花”登陆,16号线停运,公司还放了假,我又不想在家待着,冒着大雨...

  • 老舍的《离婚》

    整体感觉,特像纪录片,适合处在社会,处在社会一角,想要更多了解社会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篇没有和你讲,这个是对...

  • 读老舍《离婚》

    我一直是个浅薄的人,大师们的作品好像都读不太懂,但是老舍先生的这个名字《离婚》吸引了我。 步入中年,听说离婚率越来...

  • 离婚

    我今天听了老舍的《离婚》,刚听那会,确实想结婚,不知道为啥老舍要为这本书取名《离婚》,慢慢懂,慢慢听,明白婚姻有差...

  • 老舍写的《离婚》,值得一看

    近几日,看了一半老舍写的《离婚》,有点感慨,或许只有男人最了解男人,才能写出男人离婚的心思,据说老舍也离过一次婚,...

  • 老舍的《离婚》——衙门

    看见了衙门,那个黑大门好似一张吐着凉气的大嘴,天天早晨等着吞噬呢那一群小官僚。吞,吞,吞,直到他们在这怪物的肚子里...

  • 老舍《离婚》随手记

    第一 一|“大叔和大哥是最适宜作媒人”素描张大哥。 二|“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张大哥发明彩车小轿。 三|“以婚治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舍:《离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hi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