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者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8-21 21:57 被阅读0次

隐者,顾名思义从世间隐去,换句话说,就是遁世。追寻隐者的系谱,他们的始祖,要算是伯夷、叔齐。

这两人在丧中的周武王讨殷王纣时,牵住马辔,进谏道: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伯夷和叔齐谏言未被采纳,武王伐纣,赢得周的天下。他们认为食周粟不洁,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他们饿死前唱道: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以这种悲剧的主人公为始祖的隐者,带有一种厌世的气质。和仙人乐观的气质相比,正好形成对比。遁世的乐观出路,是成仙,而悲观的方法则是成为隐者。仙人适合浪漫主义的希望遁世的人,隐者却无法从现实里抽身,也许适合现实主义的希望遁世的人。

然后,就是“竹林七贤”这些隐士。

像“竹林七贤”这样,称隐者为“贤”,是因为人们认为在人生中,遁世是一种贤明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说,在俗世中争取出人头地、汲汲于俗世的活法,被认为是“愚”。

一开始就远离名利的人,不是隐者,是遁世,或是隐世,是一种“行为”。

作为隐者,生活十分艰难。完全隐藏在山中倒好,要生活下去,很是不便,得和人们一起并肩农耕。不是藏于山中,而是藏于田园。

在“竹林七贤”时代半个世纪后,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隐者登场了。那就是“五柳先生”——陶渊明。他是典型的田园隐者——与民同耕型的隐者。本来,山的吸引力很强,他自己在《归园田居》中咏道:“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陶渊明之后的隐者,多少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比如:寒山、拾得等是代表人物,也许是不为世人所知的禅师隐者,他们的一些言行和诗作,被集中以拾得之名流传后世。

即使是寒山这样的隐者,胸中也藏着非同寻常的激情。

“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

这里的泪,不光是因为亲友大半已逝去这一现实,而是从更深处涌出来的眼泪。只是,这种激情被佛教这一伟大的哲学体系所吸收、平复。从“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等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变得内在、唯心。

但是,寒山并未忘记隐者的始祖。可观他那首:

“饿著首阳山,生廉死亦乐。”

在隐者中,有两大重要而特殊的代表人物:

一位是南唐后主李煜。据《画史》载,李煜曾自题号曰钟峰白莲居士、钟山隐居、钟峰隐者,都是隐居钟山的意思。他还有两首《渔父》词,抒写一壶酒,一竿身,荡漾于万顷波涛中的自由快活。李煜本来的人生设计,只是要做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隐者而已。但身不由己,被推上了南面之君的位置。

“天教心愿与身违”(《浣溪沙》)

一位是神秘的隐者鬼谷子:周之阳城,有一处地面,名曰鬼谷。以其山深树密,幽不可测,似非人之所居,故云鬼谷。内中有一隐者,但自号曰鬼谷子,相传姓王名栩,晋平公时人,在云梦山与宋人墨翟一同采药修道。那墨翟不畜妻子,发愿云游天下,专一济人利物,拔其苦厄,救其危难。惟王栩潜居鬼谷,人但称为鬼谷先生。其人通天彻地,有几家学问,人不能及。

哪几家学问?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导引,却病延年,冲举可俟。

相关文章

  • 隐者与行者的对话

    行者问隐者:“这雨啥时候能停?"隐者回答:"酒喝好了雨就停了!” 行者又问隐者:“那酒啥时候喝好?” 隐者又回答:...

  • 圣人与隐者

    圣人统领江山,无意中发现了隐者,发现隐者思想深邃,想邀请他入朝为仕,开了很多条件,隐者置之不理,圣人见了隐者,愈发...

  • 隐者

    到了傍晚,日光退潮后暗礁们便扮演成星星它们遍布在幽蓝与幽深的穹顶 有时候牧者并不愿意现身潜在暗处,挥动风鞭驱赶流云...

  • 隐者

    隐者来我家的时候,才一个月大。 那年暑假回外婆家,表哥听说我喜欢猫,正好亲戚家的猫刚生了崽,就跑去给我要了一只。我...

  • 隐者

    天为鼎 地为尊 风吹草莽论英雄 荆棘生 声声 涕 拔刀举剑向苍穹 成为英雄 败不为寇 褪华表 展素装 放眼尽收万重...

  • 隐者

  • 隐者

    徐行清风拂面, 静坐明月当天。 松间一鹤歆舞, 山归我醉岚烟。

  • 隐者

    苍壁危崖亭边树,乌雀寒鸦门中木。 一壶老酒煮山楂,微醺闲看雨落花。

  • 隐者

    小筑成佳趣,幽居逐野情。 斗室知天下,深藏功与名。

  • 隐者

    九月上看图写诗之 《隐者》 文/贾延翔 进来吧 不要害怕 这不是黑暗 也不要在意自己的影子 它永远 追随着你的灵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gp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