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94648/7ce934d3e2fdae08.jpg)
很早就知道张爱铃,也知道她写的小说《倾城之恋》,可世事纷绕,终是她在眼前也没有哪怕抽出半颗烟的功夫去看。直到今天,也还是在听了止奄老师的解读,才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抽出时间去看。
不想这一看,便再也放不下,虽然直到最后我也未能完全明白这篇小说的名子为什么叫《倾城之恋》,但还是说不出的喜欢。
白流苏对于范柳原的爱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爱,她只有过在堵气,想证明给家里那些瞧不起她的人看,虽然她有点老(当然不老,才28岁,风华正茂),但还是有她存在的价值,还有人爱他。
至于范柳原对白流苏的爱,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他原本就是个花花公子,从开始就是想玩玩,找个她这样的情人调剂一下无聊的生活,离倾城倾国远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倒是现实中张爱铃对于胡兰成的爱,虽然只有三年,却让她一辈子都没有放下,胡兰成是什么样的人张是知道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张竟然愿望为他抛弃一切,在胡兰成隐姓埋名时,还去寻他,找到时,物是人非,发现胡已另有爱人了。
张爱玲还夸范秀美(胡当时所爱的人)长得漂亮,要给她作画像。这本是张爱玲的拿手戏,范秀美也端坐着让她画,胡兰成在一边看。可刚勾出脸庞,画出眉眼鼻子,张爱玲忽然就停笔不画了,说什么也不画了,只是一脸凄然。范秀美走后,胡兰成一再追问,张爱玲才说:“我画着画着,只觉得她的眉神情,她的嘴,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不震动,一阵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
看到这里,一下就想起小说中的一个场景,在香港遭到日本轰炸后,白流苏到柳原再次相遇:
柳原叹道:“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流苏也怆然,半晌方道:“ 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柳原笑道:“你打算替我守节么?”
我想张爱铃何其是在写小说,她是借小说来说自己,小说中不管怎么说,白和范最终走到了一起,但现实之中,两个近在咫尺的人,却是——我的故事已完,你的故事还长。
胡兰成一生经历了八个女人,不算他的第一任妻子唐玉凤和女教师全慧文,离开了张爱铃后,他前后与17岁的小姑娘周训德同居,和同学父亲的小妾范秀美结婚,看上了上海歌女应英娣和日本房东之妻一枝,还和上海滩大姐大佘爱珍有染,这些在他写的《今生今世》中都可以找到确凿的证据。
他有三子三女,虽然因其为汪精卫执笔而被列为著名汉奸,但他与汪精卫不同,晚年旅居台湾开课教书,其文学才能曾影响部分台湾文人,代表作有《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中国文学史话》等,因此被称做中国现代作家。
反观张爱铃,她在离开胡兰成后,一个人辗转流离,1956年遇见了她的第二个丈夫赖雅(edinand Reyher)先生。赖雅比张爱玲大三十岁,这种结合可想而知,10年后,赖雅去世,张再次变成孤家寡人。
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
也就是说,从1967年至1995年,近三十年的时间,张是一个人度过的,在《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决定离开去英国,他给流苏找了个住所,于是文中这样写道:
她根本用不着为了钱操心。她怎样消磨这以后的岁月?找徐太太打牌去,看戏?然后姘戏子,抽鸦片,往姨太太们的路上走?她突然站住了,挺着胸,两只手在背后紧紧互扭着。那倒不至于!她不是那种下流的人。她管得住自己。但是……她管得住她自己不发疯 么?楼上的品字式的三间屋,楼下品字式的三间屋,全是堂堂地点着灯。新打了蜡的地板,照得雪亮。没有人影儿。一间又一间,呼喊着空虚……流苏躺到床上去, 又想下去关灯,又动弹不得。
这里小说中白流苏无聊孤寂的生活,现实世界中,张爱铃在长达30年生活中,哪天不是只是雪亮的地板没有一人影,想想这样的场景,已让人不寒而立。
如果没有后来的战争,流苏便只能做范柳原没名没份的情妇,虽然范柳原曾打电话对她说过那么多的情话,还说:死生契阔—— 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显然只是现实中的张爱铃想与胡兰成在一起的一个梦想罢了。
汉乐府中有“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的句子,现在看来不仅是《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写照,也是现实生活中张爱铃和胡兰成的真实写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