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溯 前 陈

作者: 海蓝之昕 | 来源:发表于2022-11-15 19:17 被阅读0次

    文|海蓝之昕

    一个人,无论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家乡。因为家乡有养育过我们的亲人,有融入血液的原始记忆,也有初识社会美好的纯真,更有跟随一生的乡愁,还有让我们魂牵梦绕安息着我们祖先的领地。

    我的家乡前陈,隶属于芝英镇,距东永一线4公里,方岩大道北侧约1公里,村民姓陈,原来村名叫柴陈,后演变为前陈。村庄三面环山,因谷地向东南延伸,整体布局上呈长方形,面积约0.1平方公里,东临华溪的支流球溪,西南与前俞、上徐店隔街相望,现有500多户,1330多人口,以抽索面为传统副业,因面白、丝细、香而有筋道,闻名十里八乡。

    (前陈村貌)

    前陈始祖陈善,字子贵,是东阳惠化里根溪(今磐安县安文镇根溪村)祖陈鬝十四世孙。陈鬝又迁自安吉豆水城下若里,是南朝陈武帝陈霸先(503-559)九世孙。前陈陈氏属东晋时从河南辗转南迁中原的氏族,是陈国、田齐和陈朝的后裔。陈胡公满,是陈国的开基祖,也是公认的陈姓得姓祖,自其始至今前陈的常字辈,已传106代,3100余年。自陈子贵迁居球川里桥头陈,也历29代,800多年了。

    陈子贵,生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农历九月初五,在根溪娶妻生子。南宋嘉定八年(1215)春始,大地连旱8个月,庄稼颗粒无收。为谋一条生路,陈子贵携子会同兄弟,一路辗转来到球川里球溪坑,见山峙盛山之盛,水流大雪之源,山回水绕,龙蟠虎踞,灵气灼灼,风光妖娆,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就建庐于“蛤蟆头”的岗埠上(今上徐店书院自然村附近),取村名叫桥头陈。“蛤蟆头”东靠芝英山,南近婺州义乌方岩进香大道,西临球溪,北接沃野,位置适中,交通方便。桥头陈与北面的上胡,遥遥相对,构成了球溪坑最初的两个聚居的村落。

    定居初期,桥头陈的人口和生产都得到较快的发展。据《陈氏宗谱》记载,陈姓男丁从迁来时的5人,到第二世发展到11人,第三世猛增到25人。从生产上看,短短几十年间,三世孙陈旭,就“置田敷百顷,大塘一半口”,成了一方首富。可是到第四世,男丁降到7人,第五世恢复到13人,第六世仍锐减为5人,仅剩陈子贵支直系。阴阳先生说:“桥头陈所以人丁大降,是因为所处的‘蛤蟆头’被人割断‘蛤蟆颈’,风水被破所致。”据传,“蛤蟆头”的头,原突出于球溪,喝球溪之水,不知哪年有人把流经“蛤蟆头”前的球溪改直,凿断了“蛤蟆颈”,使球溪水从“蛤蟆颈”处流过,“蛤蟆头”死了,桥头陈自然也就灭了。这也许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桥头陈人口几次大减确是事实,所以到第七世元末明初时,剩下来的陈子贵一支就从桥头陈搬迁到现今前陈这个地方。

    当时,七世祖请了一位风水先生专寻山龙地脉。风水先生见球溪坑口狮(山)象(山)把门,坑谷东(山)西(山)相峙,气象万千,地势俨然,当即建议从高处下移谷地重建村落。村落甫定,即取名柴陈。柴字带木,以木取名符合陈氏祖训,“木”是陈姓图腾扶桑木隐形的基因密码,也包含了陈姓祖先对青山绿水的期许。再者,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此与饮食文化有关的谚语始于宋代,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必需品,“柴”为首要,“柴陈”寓意“柴存”,代表家庭衣食无忧。与柴陈村相邻的前俞村,主姓俞,原来叫后俞村,后来改名叫柴俞,意思是“柴陈有柴存,柴俞有柴余”,两村一样丰衣足食。柴陈、柴俞村名一直使用到建国初期,才改叫前陈、前俞。村名虽然改了,但前陈村人一直不忘“柴陈”情结,几十年来,经常可见他们的农具、家具上写着“柴陈村陈某某置办”“柴陈某某”等字样。村里做过私塾先生的林山叔公、祖祥叔,他们都算得上是村里的文化人,不管是为自家,还是邻里请他们写新置办的农具、家具必挥毫号“柴陈”二字,也许他们太知晓“柴陈”的出处于家族的意义,终其一生,他们骨子里认定“柴陈”没有变过,还将延续。细想起来,对于很多不问文化渊源与出处的行政村更名只能是一声无言的叹息。

    (农具、家具上写“柴陈”)

    自村落易地后,前陈果真逐步成为颇具规模的陈姓聚落,且迁徙蕃族时有发生。明洪武年间(1368-1398),陈子贵七世孙陈得迁居缙云二十四都坑沿,据说,坑沿人口已经超过前陈,坑沿一支又转徙到仙居的皤滩,皤滩人口也超过了坑沿;明嘉靖年间(1522-1566),十三世孙陈景泰析居二十六都义和乡李川(今龙山镇下贵小溪田),清乾隆后期(1786-1795)陈景泰九世孙陈德务、陈德红兄弟又从李川徙居到处州十一都蒋坑(今丽水市中坳蒋坑)。

    到明中后期,古代前陈村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发族祖陈杰(1492-1562)、陈瑛(1477-1556)两兄弟,针对人丁兴旺和财富积累的状况,析家分产,各立门户,相约各创新业,以蕃其族,光耀祖先。分家后,陈杰、陈瑛同时规划,同时开工,按照同样的布局规模,同样的坐落朝向起造华堂大厦。大厦上下两台门、两厅堂、两轩间、两堂屋以及左右两厢房。上下两台门、两厅堂的中轴线都一同朝向望山——经堂山的"飞凤冠"。两台门竖立高高的大门,大门两侧耸立着威武的石鼓。两厅堂、两轩间、两堂屋,一式的三进三间,显示了陈姓家族欣欣向荣的气象。

    (上台门旁的老房子)

    此后,陈姓子孙以两台门、两厅堂为中心,围绕台门、厅堂又陆续兴建了二、三排若干间厢房。他们开辟了两个晒场,也不忘取名叫上簟基、下簟基,诸如还有上铁店、下铁店等等,无不体现兄弟之间,理应前后照应的同胞情谊。这些恢宏建筑构成了亨常、季常两房子孙居住的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的建筑群落,成为名扬邻近山村的建筑奇葩。如今,两台门已淹没在时间的废墟里,两厅堂也在清同治元年(1862)太平天国的战乱中被焚为灰烬。下厅堂在光绪年间(1875-1908)得以重建。作为祥瑞地,这两个建筑群至今仍然是前陈村的中心,也是前陈村人的精神高地。他们在分析家产时表现出来的蕃族传后、互相恭让的品德,是世世代代前陈村人的榜样。兄弟共同撑起一片天的情义留藏在了岁月时光里,是激励前陈人精诚团结、不断进取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宗祠是中国大地上活化的遗存,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根,是族人安放灵魂的地,是带有姓氏基因密码的“胎记”,那也是一方方神秘的“中国印”。年少时,我对村内三个庄严肃穆、场面恢宏的祠堂——陈氏宗祠、褒功祠、陈集升己祠,那是敬畏有加的,也是留在记忆中最深刻的乡愁。我在陈氏宗祠里度过了5年的小学学习时光,宗祠内高高的戏台,戏台两旁永远不会干涸的有暗道相通的水池,都在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每当雨季,戏台上飞檐的水滴串成珠帘落入水池,也落入我们的稚嫩的心里。红鲤鱼从左池到右池,或从右池到左池,两个池子永远平衡的水面,让许多同学观察多日,不知其所以然。暗道是谁建造的呢?暗道的位置又在哪?暗道里面能藏多少鱼呢?许多为什么,伴随着我们求知的童年。(老照片:褒功祠)

    据《陈氏村志》记载,陈氏宗祠坐落村庄南面(今村庄中部),坐西朝东,创建于清乾隆初年(约1740年),因战乱毁于同治元年农历四月廿八,同治八年(1869)由陈姓各房头派钱派工重建,同治十三年(1874)完工。宗祠为三进两天井,每进三开间,左右设厢房,青砖白瓦,简朴大方。第一进为台门,大门上方刻有“陈氏宗祠”石额,两厢山墙为三花式。第二进为中厅,明间三架梁抬梁式,次间边缝穿斗式,方形石柱,硬木大梁,梁架部件无雕饰。大厅中央悬挂"敦伦堂”厦额,两旁和四周挂有“进士”“贡元”等匾额30多块。第三进是寝堂,即栗主奉安之处,楹柱龛屏,雕龙刻凤,供奉前陈始祖陈子贵以降各列祖列宗牌位,春秋两祭。清光绪间,陈氏宗祠中厅设私塾以课蒙童。1927年,设为前陈文化学校。1942年起,整座祠堂成了仙义乡第一中心学校校舍。解放后曾设为前俞乡小学、前陈小学校舍,直至1986年前陈小学搬入后岭头新校址。1992 年村里拆除了宗祠,在原地兴建前陈大会堂,也称前陈文化中心,现称文化礼堂。

    褒功祠始建清光绪年间,陈集升己祠由陈集升于1926年独资兴建,规模很大,可见其财力不乏,非仅“衣食无忧”,而是相当的富裕了。可惜,褒功祠、陈集升己祠与陈氏宗祠归宿差不多,也在上个世纪90年代轰然而倒。我行走在这个古老的村庄,村庄的表象已失去了古村落的特征和印记,只有村中心上下轩间、上铁店附近那些错落有致的古民居,还留存有古村最原始的风貌,但大部分已经在风雨中飘摇。球溪依山傍村,南流四五里后汇入华溪。古前陈曾经在球溪上建造过若干座桥梁,大多为拱桥、箱式桥,如清初的球川桥、乾隆年间的惠济桥、嘉庆道光年间的三星桥等。除一座民国初年建造的罗星桥外,它们因溪流不断的改造,或拓宽桥面或年久失修都失去了原来的影子,一起消逝的还有那道在夕阳下,牧归的老人牵着水牛和着古桥上苍翠的古藤,在清澈的球溪深潭里的倒影。

    (老照片:惠济桥)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一切的追根溯源,是为了知道先人的足迹,知道自己祖宗是谁,知道自己的同胞去哪里开枝散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正在淡漠甚至忘记自己的祖宗,忘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我想这就是事物的轮回吧!

    “当音乐和传说沉寂之后,惟有建筑还在,当建筑消失之后,却有地名还在流传!”前陈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在历史云烟和建筑的进化中逐渐消失,但愿那些耳熟能详的地名还在,我们的灵魂不被彻底抽空,愿我的家乡——前陈,明天会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 溯 前 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mj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