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鹅卵石和青石板铺就的舜耕巷一路前行。小巷蜿蜒,翠竹成荫,年代感极强的老房子,古朴厚拙的店招,让人油然而生时空穿越之疑惑。
小巷拐角处,两面玻璃墙隔就的一间店铺里,年轻帅气的小皮匠戴着副大框眼镜,专注地忙着手里的活计。
来过大陈和没来过大陈的人们总存有一种好奇心:包括小皮匠在内的创客们,凭什么相信,在大陈开店,就一定能赚到钱,一定能找到那条只属于小皮匠们的创客之路呢?小皮匠身上一定有着大陈创客们相似又与其他创客截然不同的故事。
1997年出生的黄俞钧,邻县缙云人。高高的个子,白皙的脸庞似乎还稚气未脱,腼腆而不善言谈。很难看出他竟然是个心细如发的手作匠人。在一次去大理旅游散心的时候,他被大理老街上的一位老皮匠所吸引。黄俞均盯着老皮匠整整看了大半天。画线、裁皮、缝纫,一切都是手工操作,一切都是那么慢条斯理,又那么精湛。他觉得潜藏在灵魂深处的某种欲望一瞬间被唤醒,他认为这就是自己将来籍以安身立命的手艺,当即决定在大理拜师学艺。
学成归来,打算去同样是创客天堂的乌镇开一个皮匠铺,家人觉得那里离家太远。正踌躇间,恰好大陈村的一个亲戚知道他的想法,就邀他来大陈看看。这个亲戚是个党员,当时村里正在招商引客,亲戚极力劝说他到大陈发展。那时的大陈,民宿还刚起步,游客也不多。他犹豫再三,总下不了决心。是大陈村的党支部书记陈建伟一句话,让他最终改变了主意。陈建伟说道:“听我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乌镇创客大咖云集,你去那里只是只小蚂蚁;大陈现在虽然刚起步,你在这里却可当一只老虎。别怕,在我们这里,有困难找干部,有问题我们会尽力帮你解决。”
店铺定名为“三木手作”,2018年9月开张,主打男包。
前两个月的生意没有预想的好,小黄渐萌退意。村两委干部也为他着急。村里本就许诺前三个月为试用期,三个月内去留自便,不收分毫租金。陈建伟和干部们劝小黄坚持一个月,再决定去留。村干部们又和他一起做市场调查,对来大陈游玩的目标客户进行仔细分析,然后形成了共识:男包的消费客户群体远没有女包的大,女性买包的随意性、任意性大,具有“三要买”的特点:“男朋友带来嬉时要买;为了搭配新的时装要买;自己不高兴时更要买。”小黄恍然大悟,顺势而为,调整了营销方向,主攻女包。村里的导游也极力向游客推介,开张的第三个月后,终于柳暗花明。
在舜耕巷近四年的经营中,小皮匠黄俞均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大陈这个特定环境的营销策略,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游客、微信、淘宝、分销齐头并进。他的客源稳定,月营收早已高达数万。
这天是周末,午后,小铺里进来几个顾客。一对中年夫妇,另一对是杭州过来的大学生小姐妹。那位太太相中了三款大小不一的手作包,先生二话不说,拿起手机就刷了1000多块钱。而那对小姐妹对一款大包爱不释手,一边细声细语地讨论着价格质量什么的。完了,相视一笑,开始和黄俞均讨价还价,“便宜点,我们一人买一只。”
小黄的微笑像他的招牌,腼腆而羞涩,“最大的优惠九折,不还价。”
回想起自己在大陈创业的心路历程,小黄感慨万千:村里的党员干部,就像我们所有大陈创客赚钱都跟他们自己赚钱一样。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小成就;我对他们,除了感激、佩服,还是感激、佩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