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人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个人看法以及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2,历史上的主体性概念是什么?
在第一个使用主体范畴的亚里士多德那里,主体并不是专指人的,任何实体都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正因为主体和人并不直接同一,所以,在古希腊哲学中,也就没有专门指谓人的能动创造性的主体性的概念,主体和主体性的关系被实体和属性的关系而涵盖。
古希腊哲学的这种状况首先表明了,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外在力量统治着人,所以,当人寻求自己存在的根据时,总是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而不能把自身看做是与世界不同的存在并以自身为根据来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其次也说明了,人并不必然地就是主体,单纯从实体层面无法说明人作为主体的原因。因为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特殊性只在于意识上,所以,只从实体和属性的视角来界定人,就抹杀了人的特殊性,就会把人作为物来处理。
3,自我与主体性
主体性——就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自由性、可能性。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体现在自我的功能之中,更是集中体现在其自我建构和发展的过程中。
主体性的人不仅仅在于他的意识是自由的,还在于他的行动是自主的,他能够选择,也就是说——他存在,而不仅仅是活着。
自我与主体性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人的主体性就是自我的主体性。
4,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主体性,也就是自我建构
自我建构是人格形成的核心过程,也是主体性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5,自我的三个部分
詹姆斯还进一步将自我剖分为三部分组成 的层级结构, 最下的为“ 物质我”,“ 精神我” 居上,而“ 社会我”居中。这里的“社会我”——就是所谓的“关系中的我”吧。
一个人的社会角色规定着 社会我, 决定着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为社会我找到匹配的角色——非常重要。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关系决定自我。
不过,自我对于关系,对于角色也有选择,自我依旧有其自主和能动性,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所谓把枪口抬高一厘米,不就是一种对于角色的超越吗?关系是建构自我的线索之一吧。
6,心理学上的自我发展
心理学讲自我发展,社会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二阶段。自我的概念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大概念。
生理自我,对身体我的觉知,(8个月到3岁),社会我,对于关系和角色的觉知(3到13、14岁),心理我,对于自我意识的建构(10年,一直可以到25岁乃至于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