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大象的狂奔

作者: 4e38b09fd43b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19:06 被阅读7次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周刚结束,强调了一个“稳”字。这个字也是2018全年被反复提及的。

    与之相对的是,2018年经济市场的起起伏伏,仅从股市来看就是两个字:激荡。复盘2018股市,从年尾与年初的对比足以看出股民的心累:1月份上证指数最高还在3500点上方,到了12月份,已经跌至2500点附近,全年累计跌幅超过25%。

    泥沙俱下,大部分人都在期待触底以后的反弹,一年以来新的希望也频现:新经济产业政策一再出台、决策层即将推出科创板、鼓励“独角兽”上市等等,而这也必将带来A股投资生态的深刻变化。

    淘尽黄沙始见金,新的投资机会将在潮水退去显现。

    潮水退去的价值洼地

    有人说,2018年的股市,让人除了知道“涨停”、“跌停”以外,还认识了不少新词,比如“闪崩”。

    在种种激荡之后,蓝筹股始终是股民心中“牛逼闪闪”的存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个股,表现出坚挺的一面,相比其他板块和个股,非常抗跌,甚至有人@中国平安:“请问,你敢跌吗?”讲道理,跌还是跌了一点,中国平安在2018年累计跌幅约在10%左右,对比大盘跌幅,可谓风淡云轻。

    事实上,中国平安的大牛属性在2017年就已开启。从A股的股价走势来看,2017年中国平安一路上涨,从32元涨最高到了78元附近,涨幅接近150%。2018年以来,虽然回落到60元附近,但远远跑赢大盘,市场也给与平安估值上更高的溢价,高于同行稳居首位。同花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21日,高于中国平安股价的A股股票仅有30只。

    日前,港交所披露的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摩根大通花费约10亿港元增持中国平安H股,增持后,摩根大通的H股持股比例从16.95%上升至17.05%。

    与此同时,中国平安A股近期的交易也十分活跃。以最近一周的数据为例,共有37只个股上榜成交活跃榜榜单。从资金净流入角度看,这37只个股中,有13只个股为净买入。其中,净买入金额最多的就是中国平安。

    不仅机构在增持中国平安,中国平安自己也要“增持”自己。2018年10月底,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根据资本市场、公司股价的波动和变化,酌情及适时回购公司公开发行的境内、境外股份,回购总额不超过公司发行总股本的10%。目前,中国平安的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据此测算,中国平安的回购金额将或高达上千亿元,有望创造A股回购规模最高纪录。12月14日,中国平安发布的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此次股东大会通过了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

    而这些增持和回购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国平安能够给股东、投资者以及社会带来价值,这从中国平安的财报中可见一斑。看看平安2018年上半年的财报,净利润580.965亿元,同比增33.8%;每股派息0.62元。比提起蓝筹股就会被提到的蓝筹股“扛把子”贵州茅台还厉害点,相比贵州茅台的总营收352.51亿元,平安是它的3.7倍。粗粗一算,平安今年上半年每天净赚就高达3.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的H股股价一直高于其A股股价,这体现的是外资对中国平安估值的认可,如此来说,目前中国平安A股的股价在相对坚挺的情况下,有所下跌,或许正是机会将至的时候。

    正如巴菲特的搭档芒格所说,只有价值高于我们的支付价格时才是投资的时机。“我们要对公司本身做深入研究、理解公司的价值,然后等待某个标的的价值低估再去买入它,通过这种行为进行长期的投资。”最终,价值会体现在股价上。

    峰回路转后的下一个致富时代

    为什么大部分股民都会期待“触底”?触底才能反弹,而反弹之后,哪里才是掘金地?从2018年的议论度和发展情况来看,“保险”榜上有名。

    事实上,目前中国的保险行业正处在发展的蓝海期。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近日在公开场合演讲时,表示我国已是最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40年以来,我国保险保费收入从4.6亿元增加到3.7万亿元,资产规模从14.5亿元增加到16.75万亿元,保险机构从1家增加到228家。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当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时,是保险飞速发展期。保守测算,国内目前保险行业的绝对发展水平大约需要20年才能达到美国和法国在2014年的水平;行业整体的保费收入或有将近4倍的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龙头企业面临黄金机遇。监管层对于保险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产品端、投资端和公司治理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行业的经营活动。在强监管政策下,前期依靠理财型万能险抢占市场的部分中小险企将面临压力,业务扩张步伐受到限制。而大型上市险企由于注重资产负债管理,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中国保险行业中,中国平安是绝对的龙头。长期以来,保险业务都是集团整个业务板块里最核心的业务,也是公司营收的最主要来源。根据中国平安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达856.37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达894.89亿元,同比增长19.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793.97亿元,同比增长19.7%。

    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中,中国平安凭借领先的业务规模、持续稳健的业绩增长,名列全球榜单第29位,是中国保险业的第一名。同时,在全球金融企业排名中,中国平安名列第5位。目前,中国平安的三大支柱业务是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

    金融科技许中国平安一个未来

    面对未来,中国平安的致富路已经“高枕无忧”了吗?在过去5年内,互联网带来的市场震荡提醒着所有人:技术的变革已经蔓延到每一个行业,无法跟随技术的脚步,即使是朝阳产业的巨头也将陷于落后的沼泽。

    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对于金融行业已经不是新鲜的名词。与技术找产业融合不同的是,传统金融产品坐拥技术出身的企业无法企及的经验与庞大数据库,从传统金融企业中生长出来的新兴技术,其学习能力与应用效率远远高于纯技术企业。

    就在行业专家认为:金融科技未来将成为除广告、游戏和电子商务以外,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的另一个新支柱时,传统金融企业为自己提前赋能的技术含量,让他们跑进了互联网的头部阵营。

    中国平安是这支科技金融队伍里的领头羊。与平安广为人知的保险业务相比,其在科技业界斩获过的国际性大奖及应用范围之广,行业以外的大众认知度并不高: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8534项,较年初增加5504项,涵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大数据和安全等多个技术领域;在金融科技业务上,已孵化陆金所、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平安好房、壹钱包等“独角兽”;今年10月底公布的三季报显示,集团互联网用户量超5亿;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前三季度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700.4%。

    500亿,是中国平安过去十年在科技方面值。按其官方说法,未来将把每年收入的1%用于金融科技及医疗科技的研发。那么,接下来的十年,中国平安的科研投入至少为1000亿元。

    在大量的资金投入之上,中国平安走上科技路还有三个主要优势:首先是丰富的业务应用场景,通过其生态系统所涵盖的数百个城市及数以百万计的业态实现;其次是大量真实生活数据,覆盖8亿多人口,涵盖金融、交通、医疗、教育和日常生活领域的数据;第三,具备雄厚实力的人才,拥有5家研究机构、23000多名科技专才、逾1000多名顶尖科学家以及两个海外研发中心。

    有观点认为,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国金融科技业将成为一个规模达人民币数千亿元级的市场。如果说传统金融业务的优势为中国平安赢得了目前的价值,那么其对金融科技的布局和投入,为它提前赢得的是未来价值:

    华泰证券的研报指出,中国平安科技业务今年前三季度已贡献集团约6%净利润,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预计2018年—202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85、7.32元和9.13元,维持“买入”评级。

    高盛称,因为盈利和新业务价值增长以及大多数公司新业务销售增长,2019年中国保险业的估值应该有反弹的条件;其还重申青睐中国平安A股和H股。高盛的中国平安H股目标价为109港元,A股目标价93元人民币。

    2018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再有几天2019年的股市大门就将开启。2019年会怎么样?有人说,再坏总不能再跌1000点了。专业机构也给予A股超预期表现的预测。但无论股市如何变化,选择一只有潜力的个股,任何时候都是对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平安:大象的狂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vp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