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知道什么是“望远镜效应么"?”
“比方说,实际上你投入的精力和心血只有大概百分之五十到七十,但你往往认为自己已经付出了百分之百,而在他人眼里恐怕就连百分之五十都不到,有的甚至觉得你根本没付出。”
生活里,每个人都永远握着一只无形的望远镜,当需要检视自己的贡献与付出时便用放大镜,而检视他人的贡献与付出时便一律把望远镜倒过来看,自然成倍的缩小了。
先暂且不论别人眼中的自己,先说说自己眼中的自己。
闺蜜深夜跟我抱怨:“我6点起床,晨跑,做饭,背单词,化妆,步行上班。晚上10点关机,读书两个小时的书12点睡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我有节制,有规律,有梦想,意气风发,觉得这世界里我若不成功,天理难容。可我为什么还觉得这么迷茫?这么痛苦?”
我们认识5年了,最初的时候她是个不修边幅,每天9点起床10点又要睡觉的人。
她如今很优秀,但唯一是高估了自己的努力,她在用望远镜看着自己。
我给她讲了我男神的故事:
2.
男神毕业于上海交大,91年生人,如今有自己的互联网公司,在业界混的风声水起。
他每天都面临着无数的人用望远镜的反面看他。说他是因为家里人帮忙,可是那么多富二代还不如他的成就。说他毕业的学校好,可那学校也是他自己考上的。说现在创业的多了,可在我心里他的成就是很多40岁的人也望尘莫及的。
他说过一句我永远难忘的话:从古到今,最大的创业就是造反,就是革命,就是打天下,刘邦,刘秀,朱元璋都是典型的创业者。像咱们这样创业,全身心投入都不一定能成功,三心二意,半心半意的,还不如老老实实过日子。
就是全身心,三个字。
他每天都要忙碌到深夜2.3点,打给他电话从来都是会议中,拜访客户中,飞机中,出差中。他的生意要跨上海和北京两座城市,他每周一到周五在北京,周末飞回上海又要处理事情。他才25岁,就开始要混迹商场,开始要应酬喝酒,开始要见人脸色行事,比30岁的人都老成,老成的让人心疼。
我问他你哪天休息?他问,什么是休息?
3.
讲到这,闺蜜沉默了,我猜她听懂了我的意思:
“亲爱的,谢谢你。我总觉得自己比以前进步了,就一定要得到比以前更好的生活。可是我想我错了。我想过更好的生活,我真的还不够努力。”
我不想你成为他那样的人,人各有志。
就像爬山一样,你在山脚,一片平坦,你觉得这很美。可当有一天,你看到高一点的地方好像有更美的风景,你就会忍不住的想走过去看看。踏出第一步的时候难免是兴奋的,因为你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只是当你想看到更多的时候,就要再努力攀爬,越爬越累,越往高处走呼吸越困难,有的人下山了,有的人在咬牙坚持着。
人还能意识到痛苦,发现自己的迷茫,其实是件好事,起码是因为你努力了,思考了,所以才会碰壁。
但我希望你能认识到,如果你还没有得到你想要的生活,那是因为你真的还不够努力。
4.
闺蜜让我继续讲男神的故事,
我说,他其实很low,他曾经苦到几十块要活一周,你能想象么?在北京那座城市诶,我觉得地下通道要饭的都比他吃的好。
他曾经为了一个商业计划书三天三夜没睡,眼睛红的像只怪兽,真要遇见奥特曼,他就废了。
他曾经为了VC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奔波,你没看到他那低声下气的样,看完了你就对他再也崇拜不起来了。
闺蜜被我逗的笑了。
我想他此刻也一定耳朵发热呢,但他根本察觉不到吧。
谁都知道生命力胜过一切,可是生命力不在于春天里你能长多快,而在于冬天里你能熬多久。
5.
说说笑笑的,以圆满的结果结束了闺蜜这场抱怨。
闺蜜一点也不差,甚至在同龄里是很优秀的。
痛苦只是因为她错看了自己的努力成度,相比她想要的,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可以。
自己也借机静下来反思一下,召唤出了身体里那无形的”望远镜“,然后把它狠狠的摔碎。
拿出那面久违的镜子,把自己暴露于真实的镜子面前,没有那么丑陋,也没有那么美丽,有点可爱,有点矫情,一点都不完美,但这是最真的自己。
此刻笑靥,如花般灿烂。
接受自己的懒惰,接受别人的优秀,正视自己的努力。
一生路很长,失意痛苦时,别刻薄自己。得意忘形时,别高看了自己。
要镜子,不要望远镜。
真实的你,一点也不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