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科学思考个人发展认知科学探索与创新
迭代是怎么发生的 - 为什么我们需要反复阅读

迭代是怎么发生的 - 为什么我们需要反复阅读

作者: 史丹 | 来源:发表于2016-12-22 07:53 被阅读634次

最近大家一直在说迭代,然而迭代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用贝叶斯定理来一探究竟(概念有点挑战,不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量化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值得一试)

迭代的第一步,说白了无非就是新的观点、新的证据进入我们已有旧的认知、碰撞之后产生新的认知的过程(请保持怀疑精神,避免人云亦云,想想父母因为标题转给你们的那些帖子):

输入与碰撞

新的观点和证据很多时候和我们旧有的认知可能并不协调。例如李笑来老师提到的抱怨(本文只是用它作为例子,可以是任何新观点)

可能很多人本身就有抱怨的习惯,到抱怨的同时又隐隐约约有一份内疚,姑且说内心大约有80%是认可抱怨这件事的(这对应着概率图中先验概率)

而看完笑来关于抱怨的文章后,可能会觉得其实自己有10%的抱怨是无害的(朋友们之间开玩笑的吐槽之类的、概率图上半边的阴影部分)。换句话说,即使在抱怨是错误的认知下,我们可能只认为笑来老师90%的情况下是正确的(概率图下半边的阴影部分)

由上面的假设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贝叶斯概率图

不熟悉贝叶斯概率图的朋友,可以参考这两个例子:大白话贝叶斯之一大白话贝叶斯之二(有了点更新,稍微比之前好懂了一些)

对抱怨的认可大幅降低了
在理性分析关于抱怨的观点之后,新的认知里对抱怨的认可度从80%一下降到了30%
而这只是迭代的开始

当我们在30%这个新的认知上适应以后(大脑常常忘记、可能需要一定的时候完全适应新的认知),再重读笑来关于抱怨的文章,这个时候认知的起点已经变成了30%(下图的先验概率)

重读总有收获的原因
于是,迭代发生了——在第一次更新认知的基础上,这一回对抱怨的认可从30%又降到了4.5%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笑来老师要强调重读、而每一次重读又确实能体会到新的收获的原因吧

在我们更新了某个认知之后,大脑并不会帮我们自动更新这个认知的衍生认知。于是在接下来的思考中,只能靠我们自己留意——遇到某一个衍生认知的时候,想一想它的源头是否已经被更新了,确保自己用的始终是最新的操作系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迭代是怎么发生的 - 为什么我们需要反复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of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