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信不少的家庭都曾经历过教育孩子的尴尬。
综艺节目《爸爸回来了》的某一期,奶爸唐志中与他爸爸在对待孩子吃巧克力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教育观的差异,真实地反映了这种尴尬。
在我看来,孩子教育的尴尬的出现,最大的原因在于家庭的多元。
这里所说的家庭多元,不仅指家庭成员身份地位背景的多样,更是指家庭成员价值观的多元。因为家庭每位家庭成员的成长环境不同,社会阅历不同,导致彼此在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上不能产生一致性,对孩子成长需要怎样的环境与氛围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
《精灵旅社2》,也在讲述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的尴尬。
人类青年乔纳森与吸血鬼梅维斯历尽艰辛后终于走在一起,婚后生下了混血儿子丹尼斯,本以为从此会过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了,无奈的是,自从丹尼斯降生后,梅维斯与丹尼斯的吸血鬼外公就为了丹尼斯应该在哪里生活而拉开了“家庭战争”。
影片中,丹尼斯的外公希望孩子能够继续生活在吸血鬼家族里,成为一名真正的吸血鬼,因此,他用各种培养吸血鬼的方式来教育丹尼斯,比如不让他在晚上睡觉;教他如何吓唬路人;让他学习飞行等。
而丹尼斯的妈妈梅维斯则希望孩子在人类社会生活,希望孩子能长成正常的人类,所以,她让丹尼斯去上学,不喜欢丹妮斯跟怪物们玩……
梅维斯和吸血鬼外公,都在擅作主张且迫不及待地把丹尼斯拉进自以为最理想最合适的成长环境中。
2.
其实,在现实生活里,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在各自为孩子营造着某种成长氛围。
比如说热爱音乐的妈妈,即使她自己没有很刻意地让自己的宝宝去学习音乐,但因为热爱音乐,这位妈妈可能经常在宝宝面前唱歌跳舞,也会在家里放置各种乐器,这样,宝宝就会在一个充满音乐气息的氛围下成长。
我们也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剧本对剧中人物的设定,一般都是按照祖辈或者父母从事什么职业,后代也会从事什么职业的套路。
诚然,这样的设定有可能只是为了让剧情更好地开展下去,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一个事实——每位孩子的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带着家庭成员留下的足迹。早在碧玉年华时,我就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人生,即是一个演戏的过程,又是一个看戏的过程。
到现在才发现,原来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如此相似。
也许我们都需要等待,等待着她走过一道坎,一道已经被无数人跨过的坎。
……
一个人都仿佛是另一个人的复制,看着那些曾经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那些幼稚,像一位坐在屏幕前的看客,对于那些主角的喜怒哀乐,除了淡然视之,更多的也只能望洋兴叹。
——摘自日记
3.
即便如此,家长们也不必为了表明自己是开放民主的家长而高喊:这样做,是在用甜蜜负担霸道地左右孩子的命运!事实上,即使家长想方设法地降低自己对孩子的影响程度,让孩子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但这种影响,是无法避免的、有一定持续性的、微妙的并且潜移默化的。
幸运的是,这种影响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一定都起着“改变轨迹”的作用,也有可能只是对他在某方面的知识积累起到一定的作用,或者影响他对某些事情的态度和认知等等。
以我为例:我有一位从事制衣行业的妈妈,虽然我现在没有从事跟妈妈一样的职业,但对于制作衣服的工序,判断衣服的质量等方面,我比同龄人还是多一些认识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多元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全是坏事。正如上文说的,每位家庭成员,只要跟孩子有所接触,都可能对他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的内容的多元性才能给予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与更大的选择空间。孩子得先知道,才可以选择。
比如,一个只知道水彩画而不知道油画的人,对画画的定义,可能只是局限在水彩画上,如果未来要走上当画家的路,他大概不知道还有油画这条路可以选择吧。
4.
仔细看,《精灵旅社2》里描述的家庭,其实反映了一些现实家庭的情况——在一个家庭中,会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们不仅身份地位,知识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也千差万别。
这世界上,大概每一个家庭,都是多元的家庭。
因为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阅历不同、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不同等,导致家庭中的每一个个体,对孩子成长环境的期待也是不同的。
又因为每位家庭成员营造的成长氛围不可能总是相辅相成,甚至有可能是相互排斥的,所以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便是两代人之间教育观念的冲突。这个问题,在影片中也表现得相当的明显。
在不同的教育观念下,最难受的无疑是孩子。再没有比在几种拉扯的力量中间成长更痛苦的经历了。因为孩子要满足不同人的愿望,总会显得吃力与茫然。
所以,在我看来,影片中的两代人之间的“战争”是幼稚可笑并且对孩子毫无意义的。梅维斯和吸血鬼外公都试图把孩子强行拉入到某个种群中,这种做法背后的逻辑是角色的二元对立——即一旦承认了自己是吸血鬼,掌握了吸血鬼的生活习性,人类的属性就会消失,你就只是是吸血鬼而不再是人类,反之亦然。总之,吸血鬼和人类,你只能成为其一种。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名为《分歧者》的影片,里面也是把人群分为不同的种族,每个人必须是而且只能是属于某一个种族。但实际上,因不能完全归入到哪个种族而被称为分歧者的那些人,才是发展最健全,最有能耐,走得最远的人。
5.
当在家庭中,当遇到像《精灵旅社2》中的家庭一样的冲突和“战争”时,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多方面接触,让孩子自己慢慢选择,而不是武断地替孩子硬生生地掐掉另外一种可能。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做法往往是把其他一些与自己的教育观念相悖与自己对孩子期待不一致的人排除到孩子的成长之外,从心底里否定他们,自大地认为孩子不应该接触这些人。
我们的家长,应该相信孩子,孩子能够决定自己做怎样的人,对于一些选择,孩子知道怎样做出,对于一些事情,孩子也知道答案。
正如《月神》这部小短片,也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月神》
-end-
小样er想与文字相伴一生,希望你也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