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颇有性格,郑成功前尽力辅南明时,笺释必称呼为延平、国姓。因其自满,导致南京不下,兵败杨帆归海。先生似有责备,笺释张苍水之文,称呼其为郑氏也。若郑成功如吴三桂弑君,先生岂不如牧斋以周廷儒为“鹅笼公”例,称呼吴氏为“双黄公”哉?——吴氏祖籍高邮也,一笑。
书非对读不能明其意:先生笺郑成功南京之败,不过引张煌言等人之书,与此类资料可知郑氏贻误战机,其南京之败,必也。顾诚先生之《南明史》,有关此事描摹颇细,且顾先生引用资料,大大多于先生,是顾先生之研究条件佳于先生也。顾先生引邵廷寀《东南纪事 卷十 张名振传》“郑芝龙北上,遗书戒郑成功曰‘众不可散,城不可攻,南有许龙,北有名振,汝必图之’”,盖不攻城是其祖训也。顾先生在分析郑成功与李定国之关系时,断言“郑成功把以他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的策略是明清两方谁能让他独断专行,或者说割地自雄,他就奉谁为‘正朔’”,所以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清朝若能信儿(自谓,此言大概是对乃父所言),则为清人;果不信儿言,则为明臣而已”;有如是之指导思想,其为南明出力之多少,只能看样、天意如何也。钱谦益、姚志卓等策划会师长江,张名振与甲午年(顺治十一年1654)三入长江,最远达到南京城下。而郑成功言称助力,派陈辉入江。陈辉吞吞吐吐,慢慢悠悠,九月到达长江口,不十天,因琐屑与张名振闹翻,遂率部南下温州。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南京之战,陈先生引魏源书,郑氏部将书等,说明郑氏刚愎自用。顾先生引满清档案,以为是郑氏自满,贻误战机,不欲攻南京城也。待满清兵马援助到来,又因己身无马军,故而打败也。其流落台湾,亦是因为欲独立于明清也。可怜柳如是、牧斋之鼓动多年,未料己身之弟子(郑成功牧斋弟子)诚不欲为南明出征也。叹叹。
国之将亡,必有余孽。观北宋国都之为北人下,近乎儿戏也。家国大事,国姓以挟寇自重,意欲自立,南明之亡,固也。郑成功之夺台湾岛,与民族有功,其意欲自立,坐视满清壮大,以至于不可收拾,致使吾国文明发展倒退,是其过也。叹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