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读书笔记
延平南京之败—读陈寅恪《柳传》三三、2023-10-23

延平南京之败—读陈寅恪《柳传》三三、2023-10-23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3-11-30 05:34 被阅读0次

        陈先生颇有性格,郑成功前尽力辅南明时,笺释必称呼为延平、国姓。因其自满,导致南京不下,兵败杨帆归海。先生似有责备,笺释张苍水之文,称呼其为郑氏也。若郑成功如吴三桂弑君,先生岂不如牧斋以周廷儒为“鹅笼公”例,称呼吴氏为“双黄公”哉?——吴氏祖籍高邮也,一笑。

        书非对读不能明其意:先生笺郑成功南京之败,不过引张煌言等人之书,与此类资料可知郑氏贻误战机,其南京之败,必也。顾诚先生之《南明史》,有关此事描摹颇细,且顾先生引用资料,大大多于先生,是顾先生之研究条件佳于先生也。顾先生引邵廷寀《东南纪事  卷十  张名振传》“郑芝龙北上,遗书戒郑成功曰‘众不可散,城不可攻,南有许龙,北有名振,汝必图之’”,盖不攻城是其祖训也。顾先生在分析郑成功与李定国之关系时,断言“郑成功把以他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的策略是明清两方谁能让他独断专行,或者说割地自雄,他就奉谁为‘正朔’”,所以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清朝若能信儿(自谓,此言大概是对乃父所言),则为清人;果不信儿言,则为明臣而已”;有如是之指导思想,其为南明出力之多少,只能看样、天意如何也。钱谦益、姚志卓等策划会师长江,张名振与甲午年(顺治十一年1654)三入长江,最远达到南京城下。而郑成功言称助力,派陈辉入江。陈辉吞吞吐吐,慢慢悠悠,九月到达长江口,不十天,因琐屑与张名振闹翻,遂率部南下温州。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南京之战,陈先生引魏源书,郑氏部将书等,说明郑氏刚愎自用。顾先生引满清档案,以为是郑氏自满,贻误战机,不欲攻南京城也。待满清兵马援助到来,又因己身无马军,故而打败也。其流落台湾,亦是因为欲独立于明清也。可怜柳如是、牧斋之鼓动多年,未料己身之弟子(郑成功牧斋弟子)诚不欲为南明出征也。叹叹。

        国之将亡,必有余孽。观北宋国都之为北人下,近乎儿戏也。家国大事,国姓以挟寇自重,意欲自立,南明之亡,固也。郑成功之夺台湾岛,与民族有功,其意欲自立,坐视满清壮大,以至于不可收拾,致使吾国文明发展倒退,是其过也。叹叹。

相关文章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

  • 走进金陵帝王城:《南京传》与 南京诗词(一)

    今天我们从叶兆言先生的《南京传》出发,借由《南京传》,一起读一读关于南京的诗词。 一、叶兆言先生的《南京传...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传中记...

  • 第十一章 相煎偏要急

    第二道关卡,轮回意境。 “我败过一次了。”延平眼神里有些戚戚。 “你,遇到什么了?” 既然延平说过轮回意境会赋予人...

  • 至今犹读陈寅恪

    我至今仍爱读陈寅恪。 初读陈寅恪,我被他绵密的考证和细致的笔触深深吸引。陈寅恪的每一部书都层层推进,从史料中探寻一...

  • 读《柳氏传》

    《柳氏传》由唐代文学家许尧佐所创作的一篇传奇小说,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五。 先前读蒙曼作品《四时之诗》有幸知...

  • 读《五柳先生传》

    读《五柳先生传》 何华民 五柳先生不等闲, 辞官归...

  • 读季羡林纪念其师陈寅恪的文章有感

    在喜马拉雅听书,有介绍陈寅恪(读que雀)的付费文章,知道他是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创造者,过去我总是读...

  • 读《苏东坡传》有感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之力作也。今日读之,惊于东坡之为人,羡于东坡之文词。读其传,欲见其人。...

  • 【纳~12月】2020.12.13南京记忆

    今天国家第七个公祭日,南京纪念馆的路依然清晰,电影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 书籍《南京传》,挥之去的南京往事。厚重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延平南京之败—读陈寅恪《柳传》三三、2023-10-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zr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