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十三科: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明·陶宗仪《辍耕录》
本书的不少青年读者从初中时便因素质教育产生了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并在高中决定以美术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参加了美术应试课程。他们在美院毕业后也许会时常觉察到自己在专业上的欠缺,便会报名一些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此很多人说,美术作为爱好是素质、而作为专业便是彻头彻尾的应试了——我认为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因为所谓“素质”并非“技能”的代名词。人的品德、思想也是素质的一部分,不能说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不需要这些精神追求。
说到专业素质,我联想到2015年左右开始大火的词汇——“匠心”。中国成语中的“独具匠心”指某人在技艺方面有创造性的发挥。我们今天所谓工匠精神的“匠心”,其实更像是一个日本传来的概念。
日本的工匠精神,指的是在任何层次的岗位上都能用全部精力将工作贯彻到最好的热情。判断工作效果的并非是技术层面上的“够用”,而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种类似个人英雄主义的意志力因与重视实用主义的现代社会相脱节而显得尤其难能可贵。因此也便出现了一种特有的夸赞方式:把某行业的精英比喻为“傻瓜”,可能是比“达人”更令人敬佩的说法——由此可见,日本这种冒傻气的“匠心”和中文独具匠心中所重视的创造性相去甚远,反倒更贴近我们“匠气”的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不提倡对“匠气”的追求。举例来说,我们知道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在画种分类上属于“界画”,也就是用尺规辅助绘画的一个画种。古代有“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的说法,这种力求精准的建筑画因为一板一眼、缺乏灵气而常被古人认为是学习绘画最基础入门的技术,不值一提。日本很多和《清明上河图》风格类似的浮世绘常被认为是“匠气”的代表,反映了太多具体的市井生活(所谓“浮世”),缺乏灵动与气韵(所谓“灵气”)。
与独具匠心的智慧相反的除了日本工匠的“匠气”,还有中国传统的愚公精神。对很多人来说,告诉李白“铁杵磨成针”道理的老媪同样也是一位匠人,以致于匠心在“缺乏灵气”之余常常还兼有一丝“不自量力”的负面意味。事实上,铁杵磨针也好、愚公移山也罢,教育意义皆非可行性好、收效快等技术问题,而是精神追求。现在有人提出愚公移山缺乏环保意识的观点,殊不知投身环保事业、植树造林也是同样需要愚公卓越的意志力的。
匠人极致的精神追求反映到其作品或笨拙或高超的做工上,反被中国的智叟们理解为缺乏人性的技术主义。这种误解被现今崇尚投机取巧的商业环境所放大,变得愈加理所当然,艺术、教育……无一例外。比起应该做什么,我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做什么能做好。正所谓不择手段,忘了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