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听后感
三年的语文学习之旅,在不舍中已靠近尾声了。因语文而相聚,因语文成为感情的枢纽。学习之旅的结束,并不影响着语文的热情,学习都是无止境的。
今天是工作室集中研修、送教下乡的日子,也是工作室最后一次研修。
这次送教下乡是余老师在八年级一班,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法布尔的《蝉》。
一、导入
她先是出示一幅森林草木的图片,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学生仔细聆听,猜出是“蝉”的叫声,接着出示作者图片,让女生读作者的生平简介;
二、新课教学
1、进入新课教学,认读生字词,读并释义,学生齐读字词,做到词语的积累;
2、自读课文,每分钟400字,以三分钟的时间速读课文第一部分“单的地穴”思考:蝉的地穴有什么特点?边读边做记号;(3+1分钟)
生:归纳“地穴”的特点
3、速读课文第二部分“蝉的卵”,思考,这部分围绕“蝉卵”介绍了什么?(3+1分钟)
生:归纳,产卵数量多,为什么产这么多?可恶?破坏?危险?
4、单是怎样由卵变成成虫的呢?(2分钟)
生:概括蝉卵变成成虫的过程:
5、找不同的游戏:
出示四组句子,比一比,找出A句与B句不同之处,并说说其表达效果,学习怎样把说明文写生动?即写出具有文艺性色彩的说明文。如:
第一组:比一比
A句→一到七月初,蝉就出现在我们前的树上,有了它,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B句→
拟人句,原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占据”、“统治者”这样人格化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在七月中的主导地位,很有情趣。
第二组:比一比
A句→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单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却是在堆积泥土。
B句→
对比将原文蝉的洞口和金蜣的洞口对比,写出了蝉的巢与大多数掘地昆虫的不同,突出了蝉的巢周围无土的特点。
第三组:比一比
A句→接着,他在空中通过一系列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
B句→
原文用一系列的动词准确的说明了蝉的尾端从壳中脱出的复杂过程,同时还把整个过程比作表演奇怪的体操,形象贴切,富有情趣。
第四组:比一比
A句→没有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
B句→那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从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蝉的情感是怎样的呢?对蝉的赞美,喜爱,观察,理解,对生命的真正赞美表现作者的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四、小结与延伸
从单篇到整本书阅读,《昆虫记》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布尔花了30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也是这学期的必读名之一,课外阅读《昆虫记》时摘抄若干精彩片段,从修辞或用词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评课:
余老师的课堂反思:课堂的高效决胜于课堂,本节课紧扣住文艺性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的文体特点;文艺性语言特点文章比较长,容量大,读的时间不够,四组对比的句子都应该读一读,但只读了一组。
黄老师:教者轻松,学者愉快
1、课文内容虽多,但是余老师条理清晰,通过作者,生字词,抛出三个核心问题;
2、敢于放手,让学生阅读,归纳,了解蝉的特点,敢于教学内容上取舍,体现了“一课一得”,教给学生什么的目的明确;
3、对比的手法,使课堂轻松,学生易于掌握;
个人建议:①时间关系,学生读的时间较少;
②如旦子生动一些,蝉的蜕变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就更好了;
胡老师:
1、落实了语文素养思维方式、余老师,是教学能手,听课的老师们收获很大,这是一篇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课文,要感受其中的乐趣,如何观察事物?于老师对课文的熟悉,对课后练习题,对单元的要求都熟记于心,课堂上非常沉稳,稳中推进稳字当头。在学生速读课文时,用对比的方式突破语言的品味。
2、落实了语文素养中的第二层面要求,提升思维发展方式,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是任务驱动式学习方式,如中间要做批注,读后归纳。另外,在速读课文时,时间安排上是有规律性的,有意突出学习时间的分配上适应课老师的思路。
3、感受课文的趣味,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中审美赏析语言,通过分组句子比较体现语言的文艺性。
4、细节中适时引导,自然生成课堂,实现了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过渡,课改的深入,语文核心素养需在基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
总结:针对性,实效性,切合实际的课,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把握文本的价值点,确定文本的训练,确定教学的切入点,三点合一。通过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
以听促教,以教促学,教学因交流而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