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典籍的传入,对西欧的启蒙运动贡献巨大
最后,明末清初中国典籍的传入,极大影响了西欧的启蒙运动。而启蒙运动进一步摧毁了封建制度和宗教权威,清除了西欧迈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上的制度和思想障碍。
如果认真考察西欧近代文明的发展历史,会发现他们得好好感谢一个人,他就是蒙古大汗窝阔台
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斯等诸国。当时斡罗斯、波兰、匈牙利分为众多小公国,各自为政,德、意、奥等大国则卷入十字军东征,没有足够力量应对蒙古。欧洲形势对蒙古西征十分有利。
1236年春,窝阔台的长子贵由、窝阔台大哥术赤的大儿子拔都、二哥察合台的大儿子拜答儿、四弟托雷的大儿子蒙哥个子统帅本部军队,总计25万人,由拔都担任统帅,大举入侵钦察部和罗斡斯。
1240年初,蒙古军队在彻底平定斡罗斯后,留下3万军队镇守南斡罗斯,剩余的12万人马兵分三路继续向西入侵。北路军3万人进攻匈牙利外援波兰;南路军3万人绕过绕过喀尔巴阡山脉,从南边迂回前进;拔都亲率中路6万大军,越过喀尔巴阡山,兵锋直指匈牙利当时的都城佩斯(今布达佩斯市附近)。
1241年3月,攻灭波兰后的北路蒙古军,继续一路烧杀抢掠后,奔向匈牙利,于同年12月渡过多瑙河与拔都会和。南路军则在1241年4月已与拔都在匈牙利平原会合。
1241年4月11日起,蒙古军队仅用两天时间就歼灭了匈牙利10万军队(只剩下2000人)。蒙古军队将佩斯屠城后,将城池付之一炬。
在匈牙利平原休整一段时间后,蒙古军队于1241年7月继续向欧洲腹地进军。这一次他们准备进攻德意志和意大利,整个西欧国家都吓得不知所措。还好,当年9月奥地利和波西米亚联军在维也纳附近击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暂时迟滞了蒙古入侵。
但是,主帅拔都又于1241年12月25日亲率主力大军轻易渡过了结冰的多瑙河,一路势如破竹,南路的蒙古军已经翻过尤利安山脉进入了亚平宁半岛,其前锋到达了距离威尼斯不足50公里之处。
当时的欧洲,除过英法之外的主要强国国都已被蒙古消灭,剩下的英、法都没有统一的军队,德意志诸邦更是一盘散沙。张皇失措的教皇宣布了对蒙古人的讨伐令,却没有任何效果。
就在西欧惊恐地以为将要沦亡于蒙古铁骑下时,蒙古人却突然撤走了。欧洲各国却没有人敢去追击。
抵达威尼斯附近的蒙古军并没有沿原路撤回,而是绕到巴尔干半岛,顺手攻灭了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后,才折返斡罗斯。
当然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蒙古军队之所以突然撤退,是因为蒙古本土发生了大事:大汗窝阔台去世了。根据蒙古传统,需要举行忽里勒台会议,推选新的大汗。成吉思汗的孙辈长子们,有的想回去争夺汗位,有的尽管知道无缘汗位,但也想趁新汗即位前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免自己辛苦打下的土地最后却为别人做了嫁衣。因此,他们都无心继续在欧洲征讨,退兵也就是必然的了。
因此可以说,窝阔台确实去世得太及时了,要是他多活上几年,说不定整个欧洲都被蒙古铁骑践踏了,那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西方文明称雄世界,历史就会被改写了。可见,西方人确实要感谢窝阔台:
首先,他下令西征欧洲,打通了东西方交流通道,使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先进技术得以传到欧洲,极大助推了欧洲的技术进步。
其次,窝阔台的及时去世,使蒙古骑兵的西征戛然而止,从而让西方文明避免了覆灭的命运。并且,法国、英国、西班牙以及意大利大部都没有遭到蒙古铁骑破坏,这这才使他们得以沿着原来的轨迹继续发展,从而使得14世纪的意大利率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恰好这时候,东罗马难民的涌入,给意大利带来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使他们有了反教会反封建的坚强武器,也使欧洲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网友评论